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拜耳公司专利>正文

制备螺缩酮取代的环状酮烯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8776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的制备顺式烷氧基取代的螺环1‑氢‑吡咯烷‑2,4‑二酮衍生物的方法,以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中使用的新的中间体或起始化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制备螺缩酮取代的环状酮烯醇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的制备取代的环己烷氨基酸酯和螺缩酮取代的环状酮烯醇的方法,以及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经历或使用的新的中间体或起始化合物。取代的环状环己烷氨基酸酯合成活性杀虫成分、杀螨成分和除草成分的重要的中间体。已知某些螺缩酮取代的环状酮烯醇具有杀虫、杀螨或除草活性(WO99/16748;WO06/089633)。这种螺缩酮取代的环状酮烯醇的一种已知的合成方法(A)(WO2014/024659)由相应的通式(I)的螺缩酮取代的环己酮起始,使其在Bucherer-Bergs反应中转化为通式(II)的螺缩酮取代的乙内酰脲。这些乙内酰脲碱性水解得到通式(III)的螺缩酮取代的环己烷氨基酸。然后,将这些氨基酸通过与甲醇和亚硫酰氯反应进行酯化,得到通式(IV)、(V)和(VI)的取代的环己烷氨基酸甲酯的盐酸盐的混合物。借助碱,这些盐酸盐可用于获得游离的通式(IV)、(V)和(VI)的环己烷氨基酸甲酯。然后,将这些氨基酸甲酯在氮气下用通式(VII)的苯乙酰氯酰化,得到通式(VIII)、(IX)和(X)的化合物的混合物。然后,通式(VIII)、(IX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制备式(XI)的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II)的化合物通过与式(XV)的化合物和亚硫酰氯反应而转化得到式(IV′)、(V′)和(VI′)的化合物的盐酸盐的混合物,/nR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10 EP 18166442.61.制备式(XI)的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II)的化合物通过与式(XV)的化合物和亚硫酰氯反应而转化得到式(IV′)、(V′)和(VI′)的化合物的盐酸盐的混合物,
R7-OH(XV)
这些盐酸盐借助碱转化为游离的式(IV′)、(V′)和(VI′)的化合物,然后它们在碱的存在下,用式(VII)的化合物进行酰化,获得式(VIII′)、(IX′)和(X′)的化合物的混合物,然后这些化合物在迪克曼反应中通过强碱的作用进行环化,得到式(XI)、(XII′)和(XIII)的化合物的混合物,然后这些化合物在酸的存在下与式(XIV)的化合物反应得到式(XI)的化合物:
HO-(CR1R2)n-CR3R4-CR5R6-OH(XIV)



其中
R1至R6独立地为氢、甲基、乙基或苯基,
R7为任选地支化的C2-C8-烷基,
R8至R12独立地为氢、甲基、乙基、具有1个或2个碳原子和1至5个氟原子的氟烷基、卤素、甲氧基、乙氧基、三氟甲氧基,或任选地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或卤素取代的苯基,
n为0或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R1至R6独立地为氢、甲基或乙基,
R7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或正己基,
R8至R12独立地为氢、甲基、乙基、氟、氯、溴、甲氧基、乙氧基、三氟甲氧基,或任选地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氟、氯或溴取代的苯基,
n为0或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R3至R6独立地为氢或甲基,
R7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或正己基,
R8至R12独立地为氢、甲基、乙基、氟、氯、溴、甲氧基、乙氧基,或任选地甲基、甲氧基、氟或氯取代的苯基,
n为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R3为氢,
R4为氢或甲基,
R5为氢,
R6为氢或甲基,
R7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或正己基,
R8为氢、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氯或溴,
R9为氢,
R10为氢、甲基、氯或溴,
R11为氢,
R12为氢、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氯或溴,
n为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R3为氢,
R4为氢,
R5为氢,
R6为氢,
R7为乙基、正丙基或正丁基,
R8为甲基、乙基、氯或溴,
R9为氢,
R10为氢、氯或溴,
R11为氢,
R12为甲基、乙基、氯或溴,
n为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R3为氢,
R4为氢,
R5为氢,
R6为氢,
R7为乙基、正丙基或正丁基,
R8为甲基,
R9为氢,
R10为氯,
R11为氢,
R12为甲基,
n为0。


7.式(V′)的化合物,



其中
R7为任选地支化的C2-至C8-烷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式(V′)的化合物,
其中R7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或正己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式(V′)的化合物,
其中R7为乙基、正丙基或正丁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式(V′)的化合物,
其中R7为正丙基或正丁基。


11.式(IX′)的化合物,



其中R7、R8、R9、R10、R11、R12具有上文给出的定义。


12.式(X′)的化合物,



其中R7、R8、R9、R10、R11、R12具有上文给出的定义。


13.式(XII′)的化合物,



其中R7、R8、R9、R10、R11、R12具有上文给出的定义。


14.式(VI′)的化合物,



其中
R7为任选地支化的C3-至C8-烷基。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希姆勒P·布鲁克纳W·林德纳J·J·哈恩W·A·莫拉迪R·费舍尔M·多克纳
申请(专利权)人:拜耳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