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夜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767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夜灯,包括:灯体、PCB组件、光源组件、红外传线感器、灯罩,所述灯体为一侧设有平面的圆柱形腔体,所述灯体的上部嵌入设有灯座,所述PCB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灯体的内部,所述PCB组件包括主控PCB板及设置在所述主控PCB板上的驱动电路、微处理器、手势识别模块,所述微处理器包括多个活动设置在所述微处理器上的控制芯片,所述微处理器、手势识别模块、驱动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基板、副电路板,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PCB组件电性连接,所述红外传线感器与所述主控PCB板电性连接,所述灯罩为一侧开口的半球形透明体,所述灯罩活动设置在所述灯体的上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精巧,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可靠实用,且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夜灯
本技术涉及灯具
,特别涉及一种小夜灯。
技术介绍
1809年,英国化学家戴维专利技术电弧光灯,人类进入了利用电照明的时代。1879年,在美国的加州剧院,人类第一次使用电弧光灯,1906年,爱迪生以钨丝为灯丝专利技术了家用电灯泡。以后,白炽灯、日光灯、节能灯、霓虹灯、小夜灯以及当代利用高科技专利技术的各种高科技灯如雨后春笋般登上照明的舞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日常生活中,小夜灯是一种在夜间起辅助、指引照明作用的灯具,得到了使用者的喜爱,随着需求的不同小夜灯也多种多样。但是,市场上的小夜灯除能够照明外,在使用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在黑夜进入房间时不容易找到开关,小夜灯的使用仍不够方便,且灵动性差,如有时不方便直接接近灯体去调光或开关,必须靠近灯体才能完成开关灯的动作,不能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还需进一步的改进。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可通过手势实现开关灯及亮度和色彩调节的小夜灯以足广大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精巧,携带方便,且操作简单,可靠实用,节能环保的小夜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夜灯,包括:灯体,所述灯体为一侧设有平面的圆柱形腔体结构,所述灯体的上部嵌入设有灯座,所述灯体的侧面设有一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位于所述平面相背的一侧;PCB组件,所述PCB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灯体的内部,所述PCB组件包括主控PCB板及设置在所述主控PCB板上的驱动电路、微处理器、手势识别模块,所述微处理器包括多个活动设置在所述微处理器上的控制芯片,所述微处理器、手势识别模块、驱动电路电性连接;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垂直设置在所述灯座中部,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基板、副电路板,所述副电路板垂直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中央,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PCB组件电性连接;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与所述主控PCB板电性连接;灯罩,所述灯罩为一侧开口的半球形透明体,所述灯罩活动设置在所述灯体的上部。优选的,所述灯罩与所述灯体相匹配,所述灯罩为透明材料制,所述灯罩的内壁设有散光层,所述灯罩的开口处外侧设有第一外螺纹。优选的,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灯体内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包括一红外线探头,所述红外线探头凸出设置在所述圆形通孔中,所述红外线探头与所述圆形通孔相匹配。优选的,所述基板为一双面条形电路板,所述基板的两侧自上而下均匀设有多个LED二极管,所述副电路板的中央贯穿设有与所述基板相匹配的方孔,所述基板与所述副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副电路板水平设置在所述灯座上,所述副电路板与所述灯座螺钉连接。优选的,所述灯体的上部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一内螺纹,所述灯罩与所述灯体旋转连接。优选的,还包括插片,所述插片固定设置在所述灯体上并位所述平面的下部,所述插片为两个,两个所述插片对称设置,两个所述插片与所述主控PCB板电性连接。优选的,还包括蓄电池组件,所述蓄电池组件设置在所述灯座的下部,所述蓄电池组件与所述主控PCB板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灯体、灯座为PVC或PC材料制作,所述灯罩为PC或PMMA材料制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设计精巧,携带方便,且操作简单,在灯体内设有蓄电池,方便使用者在没有电源的地方使用,在灯座上设有红外传线感器,可实现手势调节灯的亮度和开关,方便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小夜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小夜灯实施例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小夜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小夜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灯体,2-圆形通孔,3-灯罩,4-红外线探头,5-插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图4所示,一种小夜灯,包括:灯体1,灯体1为一侧设有平面的圆柱形腔体结构,灯体1的上部嵌入设有灯座,灯体1的侧面设有一圆形通孔2,圆形通孔2位于平面相背的一侧;PCB组件,PCB组件活动设置在灯体1的内部,PCB组件包括主控PCB板及设置在主控PCB板上的驱动电路、微处理器、手势识别模块,微处理器包括多个活动设置在微处理器上的控制芯片,微处理器、手势识别模块、驱动电路电性连接;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手势识别模块通过设定手势的次数、手势的方向实现灯的开关的亮度,色彩的调节。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灯座的外侧均匀设有多个卡扣,多个卡扣与灯体1内壁设置的多个卡槽相匹配,灯座与灯体1卡扣连接。光源组件,光源组件垂直设置在灯座中部,光源组件包括基板、副电路板,副电路板垂直设置在基板的中央,光源组件与PCB组件电性连接;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与所述主控PCB板电性连接;灯罩3,灯罩3为一侧开口的半球形透明体,灯罩3活动设置在灯体1的上部。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灯罩3与灯体1相匹配,灯罩3为透明材料制,灯罩3的内壁设有散光层,灯罩3的开口处外侧设有第一外螺纹。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灯体1的内部,红外线传感器包括一红外线探头4,红外线探头4凸出设置在圆形通孔2中,红外线探头4与圆形通孔2相匹配。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基板为一双面条形电路板,基板的两侧自上而下均匀设有多个LED二极管,副电路板的中央贯穿设有与基板相匹配的方孔,基板与副电路板电性连接,副电路板水平设置在灯座上,副电路板与灯座螺钉连接。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灯体1的上部内侧设有与第一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一内螺纹,灯罩3与灯体1旋转连接。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插片5,插片5固定设置在灯体1上并位平面的下部,插片5为两个,两个插片5对称设置,两个插片5与主控PCB板电性连接。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两个插片5与灯体1注塑成形为一体。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蓄电池组件,蓄电池组件设置在灯座的下部,蓄电池与主控PCB板电性连接。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蓄电池组件包括电池保护电路。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灯体1、灯座为PVC或PC材料制作,灯罩3为PC或PMMA材料制作。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夜灯,其特征在于,包括:/n灯体,所述灯体为一侧设有平面的圆柱形腔体结构,所述灯体的上部嵌入设有灯座,所述灯体的侧面设有一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位于所述平面相背的一侧;/nPCB组件,所述PCB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灯体的内部,所述PCB组件包括主控PCB板及设置在所述主控PCB板上的驱动电路、微处理器、手势识别模块,所述微处理器包括多个活动设置在所述微处理器上的控制芯片,所述微处理器、手势识别模块、驱动电路电性连接;/n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垂直设置在所述灯座中部,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基板、副电路板,所述副电路板垂直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中央,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PCB组件电性连接;/n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与所述主控PCB板电性连接;/n灯罩,所述灯罩为一侧开口的半球形透明体,所述灯罩活动设置在所述灯体的上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夜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体,所述灯体为一侧设有平面的圆柱形腔体结构,所述灯体的上部嵌入设有灯座,所述灯体的侧面设有一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位于所述平面相背的一侧;
PCB组件,所述PCB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灯体的内部,所述PCB组件包括主控PCB板及设置在所述主控PCB板上的驱动电路、微处理器、手势识别模块,所述微处理器包括多个活动设置在所述微处理器上的控制芯片,所述微处理器、手势识别模块、驱动电路电性连接;
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垂直设置在所述灯座中部,所述光源组件包括基板、副电路板,所述副电路板垂直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中央,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PCB组件电性连接;
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与所述主控PCB板电性连接;
灯罩,所述灯罩为一侧开口的半球形透明体,所述灯罩活动设置在所述灯体的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与所述灯体相匹配,所述灯罩为透明材料制,所述灯罩的内壁设有散光层,所述灯罩的开口处外侧设有第一外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夜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灯体内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包括一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忠科周瑞全王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诚瑞电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