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近视的手机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948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近视手机外壳,包括:手机外壳、电源、后盖、超声波收发装置、充电插口,电路板组件,所述手机外壳包括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开口反向设置,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内侧面半嵌入设有多个滑动锁紧装置,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部,所述后盖嵌入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的上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超生波接收器对称设置所述手机外壳的上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超声波测量距离提醒用户与电子屏幕保持距离,从而达到远离近视的目的。当使用距离小于设置距离时,会发出报警声音或者爆闪灯光提示用户,促使用户自己尽快调整姿势,从而保护好自己眼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近视的手机外壳
本技术涉及防近视
,特别涉及一种防近视的手机外壳。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手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电子设备,可是很多人用手机的习惯不好,经常在灯光很暗情况下将手机屏幕仍旧保持高亮度,或者眼睛离屏幕过近,不能保持适当的距离使用手机,这样会对使用者的眼睛造成一定的损伤,易造成近视,据调查,我国近视患者已经越来越低龄化,作为最常见的眼部疾病,近视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我们的眼睛,许多人在学生期间由于学业繁重而患上近视,但是除了学业繁重的原因,没有良好的坐姿和用眼习惯,也是导致近视的重要原因。在当前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子产品日益更新,日常用的手机的时间越来越长。虽然丰富了大家的生活,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麻烦——近视,特别是对小孩的伤害。而且手机在绝大数情况下都成了哄小孩的神器。然而小孩对手机依赖性强,使用时间也长。对小孩的眼睛影响越来越大,看手机越来越近。因此,开发一种可以随时提示用户与屏幕保持一定距离的防近视手机外壳。以便控制用户日常行为规范来调节用户视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地提醒使用者保持正确的姿势,并时时监督,科学的防近视的手机外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近视的手机外壳,包括:手机外壳,所述手机外壳包括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开口位于所述手机外壳的前面,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开口反向设置,所述第一容置腔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上部,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内侧面半嵌入设有多个滑动锁紧装置,所述手机外壳的正面贯穿所述第一容置腔设有多个安装位;电源,所述电源为蓄电池,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部;后盖,所述后盖嵌入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的上部,所述后盖与所述手机外壳活动连接;超声波收发装置,所述超声波波收装置包括超声波发生器、超生波接收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超生波接收器对称设置所述手机外壳的上部,并嵌入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相应的安装卡位中。优选地,还包括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PCB板及设置在所述PCB板上的控制电路、超生波收发电路、微处理器、无线模块,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控制电路、无线模块、超生波收发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优选地,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设置在所述手机外壳的前面并位于所述第一容置中部,所述报警装置包括电位指示灯、喇叭,所述电位指示灯为多个,多个所述电位指示灯竖直设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手机外壳的顶部嵌入设置有充电插口,所述充电插口为Type-C插口、和/或Micro插口、和/或Lightning插口,所述充电插口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手机外壳沿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开口内侧周边嵌入设有后盖装配位,所述手机外壳的内部设有多个连接柱,多个所述连接柱均匀设置,多个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后盖上设置的安装孔相对应,所述手机外壳与所述后盖螺钉连接。优选地,所述手机外壳的前面活动设有控制键,所述控制键与所述PCB板活动连接,所述控制键为硅胶材料制作。优选地,所述蓄电池为锂电池、和/或镍氢电池,所述蓄电池为圆形钮扣状。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前面贯穿设有多个导音孔,多个所述导音孔圆形阵列式分布,多个所述导音孔与所述喇叭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底部分别设有多个锥形凸起和散热孔,多个所述散热孔与多个所述锥形凸起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无线模块包括蓝牙模块、WIFI模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超声波测量距离提醒用户与电子屏幕保持距离,从而达到远离近视的目的。当使用距离小于设置距离时,会发出报警声音或者爆闪灯光提示用户,本技术超声波测量距离感应超过一定的值,就会触发开关,响铃就会报警,促使用户自己尽快调整姿势,从而保护好自己眼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近视的手机外壳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防近视的手机外壳实施例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防近视的手机外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手机外壳,2-第一容置腔,3-第二容置腔,4-后盖,5-超声波发生器,6-超生波接收器,7-电位指示灯,8-喇叭,9-控制键,10-充电插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3所示一种防近视的手机外壳,包括:手机外壳1,手机外壳1包括第一容置腔2、第二容置腔3,第二容置腔3的开口位于手机外壳1的前面,第一容置腔2的开口与第二容置腔3的开口反向设置,第一容置腔2设置在第二容置腔3的上部,第二容置腔3的内侧面半嵌入设有多个滑动锁紧装置,手机外壳1的正面贯穿第一容置腔2设有多个安装位;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二容置腔3与手机的外表面相匹配。电源,电源为蓄电池,电源设置在第一容置腔2内部;后盖4,后盖4嵌入设置在第一容置腔2的上部,后盖4与手机外壳1活动连接;超声波收发装置,超声波波收装置包括超声波发生器5、超生波接收器6,超声波发生器5、超生波接收器6对称设置手机外壳1的上部,并嵌入设置在第一容置腔2相应的安装卡位中。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后盖4的外表面嵌入设有指形扣位。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本技术超声波功率相当少,而且是5分钟或十分钟测试一次,对人体没有伤害,当距离短于设定距离就会发出报警声音或报警灯光。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电路板组件,电路板组件包括PCB板及设置在PCB板上的控制电路、超生波收发电路、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与所述控制电路、超生波收发电路电性连接,电路板组件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报警装置,报警装置设置在所述手机外壳的前面并位于所述第一容置中部,所述报警装置包括电位指示灯7、喇叭8,电位指示灯7为多个,多个电位指示灯7竖直设置,报警装置与电路板组件电性连接。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报警装置还包括震动器,震动器与电路板组件电性连接。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手机外壳1的顶部嵌入设置有充电插口10,充电插口10为Type-C插口、和/或Micro插口、和/或Lightning插口,充电插口9与电源电性连接。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手机外壳1沿所述第一容置腔2的开口内侧周边嵌入设有后盖装配位,手机外壳1的内部设有多个连接柱,多个连接柱均匀设置,多个连接柱与后盖4上设置的安装孔相对应,手机外壳1与所述后盖螺钉连接。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手机外壳1的前面活动设有控制键,控制键9与PCB板活动连接,控制键为硅胶材料制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近视的手机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n手机外壳,所述手机外壳包括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开口位于所述手机外壳的前面,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开口反向设置,所述第一容置腔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上部,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内侧面半嵌入设有多个滑动锁紧装置,所述手机外壳的正面贯穿所述第一容置腔设有多个安装位;/n电源,所述电源为蓄电池,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部;/n后盖,所述后盖嵌入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的上部,所述后盖与所述手机外壳活动连接;/n超声波收发装置,所述超声波收发装置包括超声波发生器、超生波接收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超生波接收器对称设置所述手机外壳的上部,并嵌入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相应的安装卡位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近视的手机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机外壳,所述手机外壳包括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开口位于所述手机外壳的前面,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开口反向设置,所述第一容置腔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上部,所述第二容置腔的内侧面半嵌入设有多个滑动锁紧装置,所述手机外壳的正面贯穿所述第一容置腔设有多个安装位;
电源,所述电源为蓄电池,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内部;
后盖,所述后盖嵌入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的上部,所述后盖与所述手机外壳活动连接;
超声波收发装置,所述超声波收发装置包括超声波发生器、超生波接收器,所述超声波发生器、超生波接收器对称设置所述手机外壳的上部,并嵌入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腔相应的安装卡位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近视的手机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PCB板及设置在所述PCB板上的控制电路、超生波收发电路、微处理器,无线模块,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控制电路、无线模块、超生波收发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路板组件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近视的手机外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设置在所述手机外壳的前面并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部,所述报警装置包括电位指示灯、喇叭,所述电位指示灯为多个,多个所述电位指示灯竖直设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电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瑞全姚忠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诚瑞电子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