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水氟化氢卸车分析取样管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87205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水氟化氢卸车分析取样管路系统,包括气相管路、液相管路、分析取样管路和吹扫管路;气相管路是指槽车通向氟化氢吸收装置的管路,液相管路是指槽车通向氟化氢储罐的管路,分析取样管路是指槽车通向分析和取样装置的管路,吹扫管路是指氮气源分别连接于气相管路、液相管路、分析取样管路进行吹扫的管路。该卸车管路系统减少卸车管路中无水氟化氢残留,且可完成槽车中氟化氢的分析取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水氟化氢卸车分析取样管路系统
本技术涉及无水氟化氢卸车管路系统。
技术介绍
无水氟化氢(HF)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原子能等行业,是强氧化剂,也是制取元素氟、各种氟致冷剂、无机氟化物,各种有机氟化物的基本原料。为发展氟化工产业,无水氟化氢槽车运输必不可少,而无水氟化氢因其强腐蚀性,在卸车过程中对于管路系统的要求十分严格,因此能够安全高效并且不造成周围环境污染地把氟化氢从槽车中转移到储罐中就显得尤为必要。目前,氟化氢槽车卸车方法主要采用的是利用氮气对槽车内部进行加压,无水氟化氢通过液相出口被压到储罐中去。这种办法简单、高效、便捷,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卸车结束后卸车管道中会积留部分无水氟化氢,拆卸连接管路时会有氟化氢泄漏风险。为了处理积留在管道中的无水氟化氢,通常的做法是对管路进行抽空,这样就增加真空装置成本,且管路系统也进一步复杂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水氟化氢卸车管路系统,该系统减少卸车管路中无水氟化氢残留,且可完成槽车中氟化氢的分析取样。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水氟化氢卸车管路系统,包括气相管路、液相管路、分析取样管路和吹扫管路;气相管路是指槽车通向氟化氢吸收装置的管路,液相管路是指槽车通向氟化氢储罐的管路,分析取样管路是指槽车通向分析和取样装置的管路,吹扫管路是指氮气源分别连接于气相管路、液相管路、分析取样管路进行吹扫的管路;槽车气相通过气相连接阀19-气相管路快切阀18-气相吸收调节阀17,连接于氟化氢吸收装置16;槽车液相通过液相连接阀8-液相管路快切阀7-储罐进料调节阀15,连接于氟化氢储罐14;槽车气相管路与液相管路间连接有气液相连通阀12;液相管路通过分析管路快切阀6连接于微量水分电导率仪5,之后通过分析调节阀4-取样调节阀3连接于氟化氢取样瓶2;氮气源1气相管路吹扫阀11连接于气相管路,通过液相管路吹扫阀10连接于液相管路,通过取样分析管路反吹阀9连接于分析取样管路;分析取样管路通过取样管路放空阀13连接于氟化氢吸收装置16。进一步地,该卸车管路与卸车平台成适当角度的夹角,优选20度角,无水氟化氢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流入氟化氢储罐中,有利于解决无水氟化氢积留问题。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管路系统还可采用DCS系统远程控制,实现氟化氢槽车自动卸车,整个过程安全、简捷、方便、环保。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通过氮气吹扫系统氟化氢残液进入氟化氢吸收装置,卸车后不留存积液,防止了管路中残留氟化氢的泄漏,同时对氟化氢进行了回收,保护了环境,还节约了传统卸车系统中的抽真空设备,从而降低了整个系统的成本。本技术技术方案能够做到人员不接触氟化氢进料,不污染周围环境,卸车过程快速高效,且卸车管路系统中还包括了微量水分电导率仪和取样分析装置,在分析来料方面也具备了快速准确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无水氟化氢卸车分析取样管路系统示意图。其中:1-氮气源,2-氟化氢取样瓶,3-取样调节阀,4-分析调节阀,5-微量水分电导率仪,6-分析管路快切阀,7-液相管路快切阀,8-液相连接阀,9-取样分析管路反吹阀,10-液相管路吹扫阀,11-气相管路吹扫阀,12-气液相连通阀,13-取样管路放空阀,14-氟化氢储罐,15-储罐进料调节阀,16-氟化氢吸收装置,17-气相吸收调节阀,18-气相管路快切阀,19-气相连接阀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详细地介绍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进行阐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无水氟化氢卸车管路系统,包括气相管路、液相管路、分析取样管路和吹扫管路;气相管路是指槽车通向氟化氢吸收装置的管路,液相管路是指槽车通向氟化氢储罐的管路,分析取样管路是指槽车通向分析和取样装置的管路,吹扫管路是指氮气源分别连接于连接于气相管路、液相管路、分析取样管路进行吹扫的管路;槽车气相通过气相连接阀19-气相管路快切阀18-气相吸收调节阀17,连接于氟化氢吸收装置16;槽车液相通过液相连接阀8-液相管路快切阀7-储罐进料调节阀15,连接于氟化氢储罐14;槽车气相管路与液相管路间连接有气液相连通阀12;液相管路通过分析管路快切阀6连接于微量水分电导率仪5,之后通过分析调节阀4-取样调节阀3连接于氟化氢取样瓶2;氮气源1气相管路吹扫阀11连接于气相管路,通过液相管路吹扫阀10连接于液相管路,通过取样分析管路反吹阀9连接于分析取样管路;分析取样管路通过取样管路放空阀13连接于氟化氢吸收装置16。该卸车管路与卸车平台成20度夹角。该装置连接有DCS控制系统。氟化氢槽车进入指定位置后,完成槽车气液相阀门连接前的准备工作,然后将气相连接阀19、液相连接阀8分别连接槽车上的对应阀门,连接紧固后,通过DCS控制打开气相管路吹扫阀11、液相管路吹扫阀10、液相管路快切阀7、气相管路调节阀18、气液相连通阀12;通过氮气源1通入氮气,待压力表显示为0.2MPa时关闭氮气源1,然后对上述阀门进行试漏。试漏合格后,打开气相吸收调节阀17对管路系统进行泄压,待压力降至0.1MPa,打开分析管路快切阀6、分析调节阀4,通过取样调节阀3取得一定量的样品并分析其中氟硅酸的含量,通过微量水分电导率仪5可以得知无水氟化氢中的水分含量。整个分析过程快捷方便,如果分析的水分和氟硅酸含量合格,则依次打开取样管路放空阀13、储罐进料调节阀15,分析取样管路中的氟化氢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分别流入氟化氢储罐14和氟化氢吸收装置16中,待管道中压力降至常压后,再打开氮气源1和取样分析管路反吹阀9,通过开关氮气源1的阀门达到吹扫管路中残留氟化氢液体的目的。完成来料分析后,关闭取样管路放空阀13、取样分析管路反吹阀9、气相吸收调节阀17、气液相连通阀12、分析管路快切阀6、分析调节阀4、液相管路吹扫阀10。打开氮气源1、气相管路吹扫阀11,通过DCS控制氮气的压力在0.2MPa左右,则槽车中的无水氟化氢经过液相连接阀8-液相管路快切阀7-储罐进料调节阀15进入氟化氢储罐14开始卸车。根据DCS上氟化氢储罐的液位和重量可以判断卸车完毕,在此过程中控制管道压力在0.2MPa左右。无水氟化氢卸车完毕,关闭氮气源1、气相管路吹扫阀11,打开气相吸收调节阀17,管道余压将氟化氢泄到吸收装置16;打开氮气源1、液相管路吹扫阀10、气相管路吹扫阀11,进一步吹扫留存在管路中的氟化氢液体并排压正常。最后关闭所有开启的阀门,拆卸与槽车液相连接阀8,与槽车气相连接阀19并添加盲板,槽车上相应的气液相阀门也添加加盲板。本技术管路系统通过吸收装置不仅能够保护环境,并变废为宝,管路中积留的无水氟化氢被吸收装置中的水吸收后变为一定浓度的氢氟酸后可作为商品销售,从而降低成本。管道倾角的设置,使氟化氢全部流入了氟化氢储罐14和氟化氢吸收装置16,达到了无污染处理。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水氟化氢卸车分析取样管路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气相管路、液相管路、分析取样管路和吹扫管路;气相管路是指槽车通向氟化氢吸收装置的管路,液相管路是指槽车通向氟化氢储罐的管路,分析取样管路是指槽车通向分析和取样装置的管路,吹扫管路是指氮气源分别连接于气相管路、液相管路、分析取样管路进行吹扫的管路;槽车气相通过气相连接阀(19)-气相管路快切阀(18)-气相吸收调节阀(17),连接于氟化氢吸收装置(16);槽车液相通过液相连接阀(8)-液相管路快切阀(7)-储罐进料调节阀(15),连接于氟化氢储罐(14);槽车气相管路与液相管路间连接有气液相连通阀(12);液相管路通过分析管路快切阀(6)连接于微量水分电导率仪(5),之后通过分析调节阀(4)-取样调节阀(3)连接于氟化氢取样瓶(2);氮气源(1)气相管路吹扫阀(11)连接于气相管路,通过液相管路吹扫阀(10)连接于液相管路,通过取样分析管路反吹阀(9)连接于分析取样管路;分析取样管路通过取样管路放空阀(13)连接于氟化氢吸收装置(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水氟化氢卸车分析取样管路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气相管路、液相管路、分析取样管路和吹扫管路;气相管路是指槽车通向氟化氢吸收装置的管路,液相管路是指槽车通向氟化氢储罐的管路,分析取样管路是指槽车通向分析和取样装置的管路,吹扫管路是指氮气源分别连接于气相管路、液相管路、分析取样管路进行吹扫的管路;槽车气相通过气相连接阀(19)-气相管路快切阀(18)-气相吸收调节阀(17),连接于氟化氢吸收装置(16);槽车液相通过液相连接阀(8)-液相管路快切阀(7)-储罐进料调节阀(15),连接于氟化氢储罐(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腾升焦培培王娟杨亚琴付梦月张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黎明大成氟化工有限公司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