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硫酸雾取样管,包括外管体、设置在外管体内并与外管体可拆卸连接的内管体、设置在内管体内侧并与内管体同轴设置的保护层以及设置在内管体内并与保护层垂直的过滤层;保护层包括设置在内管体内侧的陶瓷涂层、设置在陶瓷涂层内侧的阻燃层、设置在阻燃层内侧的耐高温层以及设置在耐高温层内侧的耐腐蚀层;过滤层包括依次设置在内管体的金属丝过滤网以及活性炭过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取样过程中的密封性,避免内管体内的硫酸雾发生泄漏而对环境以及取样人员的身体造成影响,对废气硫酸雾进行颗粒过滤处理以及活性炭过滤处理,便于取样人员对硫酸雾的后续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温硫酸雾取样管
本技术涉及取样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温硫酸雾取样管。
技术介绍
硫酸雾也叫酸雾,通常指大量漂浮的硫酸微粒形成的烟雾.有矿物燃料燃烧或矿物冶炼、硫酸产生等过程中排放的含硫氧化物废气造成,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硫酸雾既发生于直接生产或使用硫酸的工厂,也来自以煤、石油或重油为原料及燃料的工厂排烟。排烟中的二氧化硫气体成为三氧化硫后,与空气中的水分结合即生成硫酸雾。大气中二氧化硫可被氧化成硫酸雾,随飘尘直接进入肺泡。它的危害作用比二氧化硫大10倍。由二氧化硫排放引起的酸雨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已由80年代初的西南局部地区,扩展至西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大部分地区,目前年均降水PH值低于5.6的地区已占全国面积的40%左右。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危害居民健康,腐蚀建筑材料,破坏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每年多达200多亿元,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的硫酸雾取样管往往只能单一的管道进行采样处理,然而高温状态下的硫酸雾会极大的腐蚀取样管内壁,造成极大的伤害,也浪费了管道资源,并且在更换和安装方面也容易降低工作效率,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高温硫酸雾取样管,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温硫酸雾取样管,包括外管体、设置在外管体内并与外管体可拆卸连接的内管体、设置在内管体内侧并与内管体同轴设置的保护层以及设置在内管体内并与保护层垂直的过滤层;保护层包括设置在内管体内侧的陶瓷涂层、设置在陶瓷涂层内侧的阻燃层、设置在阻燃层内侧的耐高温层以及设置在耐高温层内侧的耐腐蚀层;过滤层包括依次设置在内管体的金属丝过滤网以及活性炭过滤网。作为优选,外管体外侧套设有降温管,降温管内设有水循环降温通道。作为优选,内管体的进气端设有散热扇。作为优选,散热扇的扇叶外侧涂抹有耐腐蚀层。作为优选,耐腐蚀层为锌镍合金镀层。作为优选,外管体内侧沿其轴线方向设有多组滑轨,内管体外侧沿其轴向方向设有与滑轨对应的滑条。作为优选,陶瓷涂层与耐腐蚀层之间设有抗冲击层。作为优选,抗冲击层采用的材料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作为优选,外管体的进气端设有公端接头,外管体的出气端设有母端接头。作为优选,阻燃层采用的材料为阻燃岩棉,耐高温层采用的材料为耐高温云母板。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外管体和与外管体可拆卸连接的内管体之间的配合,使取样人员能够便捷快速地更换内管体,避免管体内侧被硫酸雾腐蚀后更换麻烦的问题,并且本技术采用双管体可以增加取样过程中的密封性,避免内管体内的硫酸雾发生泄漏而对环境以及取样人员的身体造成影响。同时本技术通过耐腐蚀层和陶瓷涂层大幅度提高了内管体的耐腐蚀能力,通过阻燃层使内管体具有阻燃效果,通过耐高温层提高了内管体的耐高温能力。并且本技术通过在内管体内设置金属丝过滤网换热活性炭过滤网,对废气硫酸雾进行颗粒过滤处理以及活性炭过滤处理,便于取样人员对硫酸雾的后续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倡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通'、”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参见图1到图2,本技术包括外管体1以及设置在外管体1内侧并与外管体1可拆卸连接的内管体2,外管体1与内管体2同轴设置并且本技术采用双管体可以增加取样过程中的密封性,避免内管体2内的硫酸雾发生泄漏而对环境以及取样人员的身体造成影响。外管体1的进气端设有公端接头9,外管体1的出气端设有母端接头10。本技术通过分别设置在外管体1两端的公端接头9和母端接头10,使取样人员可以便捷的将多个管道进行连接固定,任意的加成或者减短采样管的长度,以便于适应所需要的尺寸,外管体1的外侧套设有用于对管体内硫酸雾进行降温的降温管5,降温管5内设有水循环降温通道51,水循环降温通道51设置在降温管5内并呈S型分布,当本技术开始工作时取样人员则向水循环降温通道51内通入冷却液,并对管体内硫酸雾进行降温处理,避免高温状态下的硫酸雾极大地腐蚀内管体2内壁。外管体1内侧沿其轴线方向设有两组滑轨7,内管体2外侧沿其轴向方向设有与滑轨7对应的滑条71。本技术通过在外管体1内壁设置的滑轨7与设置在在内管体2外壁的滑条71配合,使取样人员能够便捷快速地更换内管体2或者外管体1。内管体2的内侧设有与内管体2同轴设置的保护层3,保护层3用于对内管体2内部进行保护,防止高温硫酸雾腐蚀。保护层3包括设置在内管体2内侧的陶瓷涂层31、设置在陶瓷涂层31内侧的阻燃层32、设置在阻燃层32内侧的耐高温层33以及设置在耐高温层33内侧的耐腐蚀层34;陶瓷涂层31与耐腐蚀层34之间设有用于提高内管体2抗冲击力的抗冲击层8。耐腐蚀层34采用的材料为锌镍合金镀层,阻燃层32采用的材料为阻燃岩棉,耐高温层33采用的材料为耐高温云母板,抗冲击层8采用的材料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本技术还包括设置在内管体2内并与保护层3垂直的过滤层4,过滤层4包括依次设置在内管体2的金属丝过滤网41以及活性炭过滤网42。并且本技术通过在内管体2内设置金属丝过滤网41换热活性炭过滤网42,对废气硫酸雾进行颗粒过滤处理以及活性炭过滤处理,便于取样人员对硫酸雾的后续利用。同时内管体2的进气端设有用于对内管体2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温硫酸雾取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体(1)、设置在外管体(1)内并与外管体(1)可拆卸连接的内管体(2)、设置在内管体(2)内侧并与内管体(2)同轴设置的保护层(3)以及设置在内管体(2)内并与保护层(3)垂直的过滤层(4);所述保护层(3)包括设置在内管体(2)内侧的陶瓷涂层(31)、设置在陶瓷涂层(31)内侧的阻燃层(32)、设置在阻燃层(32)内侧的耐高温层(33)以及设置在耐高温层(33)内侧的耐腐蚀层(34);所述过滤层(4)包括依次设置在内管体(2)的金属丝过滤网(41)以及活性炭过滤网(4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硫酸雾取样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体(1)、设置在外管体(1)内并与外管体(1)可拆卸连接的内管体(2)、设置在内管体(2)内侧并与内管体(2)同轴设置的保护层(3)以及设置在内管体(2)内并与保护层(3)垂直的过滤层(4);所述保护层(3)包括设置在内管体(2)内侧的陶瓷涂层(31)、设置在陶瓷涂层(31)内侧的阻燃层(32)、设置在阻燃层(32)内侧的耐高温层(33)以及设置在耐高温层(33)内侧的耐腐蚀层(34);所述过滤层(4)包括依次设置在内管体(2)的金属丝过滤网(41)以及活性炭过滤网(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硫酸雾取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体(1)外侧套设有降温管(5),所述降温管(5)内设有水循环降温通道(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硫酸雾取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体(2)的进气端设有散热扇(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温硫酸雾取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扇(6)的扇叶外侧涂抹有所述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柏清,赵星悦,李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科盛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