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用途鼎,除可用于栽种植物外,也可做为室内装饰物,并可用来调合风水。
技术介绍
鼎的第一个铸造者是黄帝。三千多年前,黄帝用首山的铜在荆山山麓所筑出的一个粗胚熔炉铸造而成。黄帝所铸的鼎,其功能为用来煮肉与盛肉并将其放置在祭坛上,用作祭拜“天地”时的供品,用来表示感谢“天地”赐给了风调雨顺、作物丰收的一年,并再祈求“天地”来年能更风调雨顺、作物丰收。故自黄帝始、商、周以来,铜鼎就一直在祭拜天地的典礼中使用。千百年来,历经道教、佛教等宗教的兴起与盛行,铜鼎转而使用为香炉。在转变中,所祭拜的神有所变化。但铜鼎炉却在各种中国传统宗教的祭拜典礼中一直保持着其屹然不动的显着地位。其庄严的造型与神圣的内涵为其能在变动中保持其迄立不摇的根本原因。在黄帝之后的两千多年,因大量复制的铸造技术的一直未曾实现,铜鼎的铸造完全须仰仗能工巧匠纯粹用手工打造,故仅帝王、诸侯及富豪家才会拥有铜鼎。铜鼎也表征拥有者的身份、地位及尊贵。后来由于“块范法”铸造技术的出现,民间才开始有少量的鼎出现。其后的一千多年,虽历经陶器、瓷器等制造技术的出现,但在祭拜上,使用铜鼎仍然被视为最高的诚意与敬意。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途鼎,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鼎身,其内部为中空,鼎身的下面具有多只脚,该多只脚的内部为中空,并与鼎身的腹部相连接,以支持该鼎,其中一脚的底端设有一个孔;一个鼎盖,其可覆盖在鼎身口上,其中央有一开口,鼎盖的上面具有多个 耳;一个盆,其安置于鼎身内,盆的上部从鼎盖的底端通过鼎盖中央的开口后与鼎盖结合;一个储水盘,其安置于鼎身内,并固定在该盆的下面,储水盘进一步布设有一根漏管,用来控制该储水盘内的水量;及一个漏斗,其设于其中一鼎脚内,漏 斗的导管通过该鼎脚而自其底端的孔穿出,漏斗与储水盘的漏管相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途鼎,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鼎身,其内部为中空,鼎身的下面具有多只脚,该多只脚的内部为中空,并与鼎身的腹部相连接,以支持该鼎,其中一脚的底端设有一个孔;一个鼎盖,其可覆盖在鼎身口上,其中央有一开口,鼎盖的上面具有多个耳;一个盆,其安置于鼎身内,盆的上部从鼎盖的底端通过鼎盖中央的开口后与鼎盖结合;一个储水盘,其安置于鼎身内,并固定在该盆的下面,储水盘进一步布设有一根漏管,用来控制该储水盘内的水量;及一个漏斗,其设于其中一鼎脚内,漏斗的导管通过该鼎脚而自其底端的孔穿出,漏斗与储水盘的漏管相对,以使储水盘内过量的水可经过漏管及漏斗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鼎,其特征在于,盆的中间部份进一步设有一根环绕该盆的肋,该肋可通过数个螺丝与鼎盖的底端密合,从而将该盆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鼎,其特征在于,盆底端的中央进一步设有一个大致为圆柱形的中空突起,其顶端与其周围的墙各设有多个孔,另设有一向下延伸的长螺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途鼎,其特征在于,储水盘的中央进一步设具有一个孔的突起,以使盆底端的长螺丝通过该孔及突起,由一螺帽结合该长螺丝,而将储水盘固定于盆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鼎,其特征在于,该盆可用来栽种植物。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途鼎,其特征在于,盆底端的多个孔可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宗立,陈英夆,
申请(专利权)人:佛阁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