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舱升降用齿轮箱,包括箱体、输出轴及位于箱体内的第一齿轮、第一输入轴、第二齿轮,输出轴下端转动穿过固定安装在箱体顶板上的轴承座后与第一齿轮键连接,第一输入轴与箱体转动连接且垂直于输出轴,第二齿轮与第一输入轴键连接且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第一输入轴两端穿出箱体后设有用于连接外置动力源的第一方柄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齿轮箱替换现有升降装置固定安装的动力源,在使用时再连接上外置动力源,避免了动力源在方舱长距离运输过程中被碰坏的情况,有利于方舱的长距离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舱升降用齿轮箱
本技术涉及齿轮传动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方舱升降用齿轮箱。
技术介绍
方舱的结构类似于集装箱,通常由金属板材焊接而成,通常方舱均配备有载车,通过载车运载到所需的地方,其标准也是参考集装箱标准制定的,与集装箱相比,具备更高的机动性能。现有方舱为了方便其短距离升降,通常在方舱的四周设置有升降装置。但是,目前升降装置的动力源是固定安装的,在长距离运输过程中容易被磕碰到,因而导致损坏,更换新的费用较贵;另外,升降装置只能通过动力源驱使,使得方舱升降较快,不能很好地对就位后的方舱进行水平微调。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舱升降用齿轮箱,以替换现有升降装置固定安装的动力源,并通过外置动力源或者手工驱动实现方舱的升降,有利于方舱的长距离运输,而且通过手工驱动可以很方便地对就位后的方舱进行水平微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方舱升降用齿轮箱,包括箱体、输出轴及位于所述箱体内的第一齿轮、第一输入轴、第二齿轮,所述输出轴下端转动穿过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顶板上的轴承座后与所述第一齿轮键连接,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且垂直于所述输出轴,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入轴键连接且与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输入轴两端穿出所述箱体后设有用于连接外置动力源的第一方柄头。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齿轮、第二输入轴及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入轴键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齿轮与箱体内侧壁之间,所述第二输入轴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且平行于所述第一输入轴,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输入轴键连接且与所述第三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输入轴两端穿出所述箱体后设有用于连接手柄的第二方柄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为锥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第四齿轮为直齿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传动比、所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的传动比均为1:2。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左右侧板上安装有轴套,所述第一输入轴与第二输入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轴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方柄头与第二方柄头分别位于对应的轴套正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入轴其中一端的第一方柄头上套有可拆卸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螺钉与所述箱体外侧壁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上端位于所述轴承座外且通过联轴器与升降装置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方舱升降用齿轮箱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上述结构的齿轮箱替换现有升降装置固定安装的动力源,在使用时再连接上外置动力源,避免了动力源在方舱长距离运输过程中被碰坏的情况,有利于方舱的长距离运输;2、通过第二输入轴两端的第二方柄头,在方舱就位后,操作人员可利用手柄对方舱进行水平微调;3、通过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构成的两级减速传动,能够使得方舱的升降变缓,提高其手动水平微调的精度;4、通过设置的轴套,可以减少第一输入轴与第二输入轴转动的磨损,同时方便动力源或者手柄的对准,实现快速连接;5、设置的固定板,可以防止第一输入轴回转,从而防止方舱由于自身重力而出现的回落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舱升降用齿轮箱,包括箱体1、输出轴2及位于箱体1内的第一齿轮3、第一输入轴4、第二齿轮5,输出轴2下端转动穿过固定安装在箱体1顶板上的轴承座6后与第一齿轮3键连接,第一输入轴4与箱体1转动连接且垂直于输出轴2,第二齿轮5与第一输入轴4键连接且与第一齿轮3相互啮合;第一输入轴4两端穿出箱体1后设有用于连接外置动力源(图中未示出)的第一方柄头41。在具体使用时,将外置动力源与第一方柄头41连接后,其提供的动力依次经过第一输入轴4、第二齿轮5、第一齿轮3传递给输出轴2,输出轴2然后再将动力传递给升降装置,从而实现方舱的升降。通过上述结构的齿轮箱替换现有升降装置固定安装的动力源,在使用时再连接上外置动力源,避免了动力源在方舱长距离运输过程中被碰坏的情况,有利于方舱的长距离运输。上述方舱升降用齿轮箱还包括第三齿轮7、第二输入轴8及第四齿轮9,第三齿轮7与第一输入轴4键连接且位于第二齿轮5与箱体1内侧壁之间,第二输入轴8与箱体1转动连接且平行于第一输入轴4,第四齿轮9与第二输入轴8键连接且与第三齿轮7相互啮合;第二输入轴8两端穿出箱体1后设有用于连接手柄(图中未示出)的第二方柄头81。在方舱就位后,操作人员将手柄套在第二方柄头81上,然后摇动手柄即可对方舱进行水平微调。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3、第二齿轮5为锥齿轮,第三齿轮7、第四齿轮9为直齿轮;第一齿轮3与第二齿轮5的传动比、第三齿轮7与第四齿轮9的传动比均为1:2。通过第四齿轮9与第三齿轮7、第二齿轮5与第一齿轮3构成的两级减速传动,能够使得方舱的升降变缓,提高其手动水平微调的精度。如图1所示,箱体1的左右侧板上安装有轴套10,第一输入轴4与第二输入轴8的两端分别与轴套10转动连接,第一方柄头41与第二方柄头81分别位于对应的轴套10正中。通过设置的轴套10,可以减少第一输入轴4与第二输入轴8转动的磨损,同时方便动力源或者手柄的对准,实现快速连接。第一输入轴4其中一端的第一方柄头41上套有可拆卸的固定板11,固定板11通过螺钉与箱体1外侧壁相连接。方舱在经过动力源驱使升降或者手动水平微调后,将固定板11套在第一方柄头41上,可以防止第一输入轴4回转,从而防止方舱由于自身重力而出现的回落现象。如图1和图2所示,输出轴2上端位于轴承座6外且通过联轴器12与升降装置(图中未示出)相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舱升降用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输出轴及位于所述箱体内的第一齿轮、第一输入轴、第二齿轮,所述输出轴下端转动穿过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顶板上的轴承座后与所述第一齿轮键连接,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且垂直于所述输出轴,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入轴键连接且与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输入轴两端穿出所述箱体后设有用于连接外置动力源的第一方柄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舱升降用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输出轴及位于所述箱体内的第一齿轮、第一输入轴、第二齿轮,所述输出轴下端转动穿过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顶板上的轴承座后与所述第一齿轮键连接,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且垂直于所述输出轴,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入轴键连接且与所述第一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输入轴两端穿出所述箱体后设有用于连接外置动力源的第一方柄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舱升降用齿轮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齿轮、第二输入轴及第四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输入轴键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二齿轮与箱体内侧壁之间,所述第二输入轴与所述箱体转动连接且平行于所述第一输入轴,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二输入轴键连接且与所述第三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二输入轴两端穿出所述箱体后设有用于连接手柄的第二方柄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更生,高鑫,代军,文其贵,王家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元天英精密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