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识别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8508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户识别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具体包括:获取目标用户的互联网访问数据,互联网访问数据包括至少两个指标;根据互联网访问数据中的传输控制协议TCP三次握手连接的时间信息,确定用户侧时延;根据互联网访问数据和用户侧时延,确定目标应用场景下的目标用户的用户画像信息,用户画像信息包括至少两个指标;当用户画像信息中的至少两个指标均满足对应的预设条件时,确定目标用户为质差用户。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可以深入挖掘用户侧的网络质量情况,提升网络感知质差用户的定位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户识别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
,尤其涉及一种用户识别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家庭宽带用户持续向高速率迁移,在网络容量不断增长、网速不断提高、网内资源不断丰富的同时,用户的业务质量感知提升却往往受限于“最后一公里”的网络质量。通常,运营商将认为网络质量较差的用户称为质差用户。如果能准确识别定位出质差用户,有针对性的改善这类用户的网络质量,便可以提升整体用户的满意度和使用体验。在相关技术中,识别质差用户的方案包括:网络质量评估系统通过定制终端的客户端软件,采集各类设备中的相关状态数据和性能指标数据,分析得到网络健康评估结果。或者,通过基于业务识别的用户感知评估,确定识别出质差用户。但是,现有的确定质差用户的方案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多是对用户整体感知进行评估分析,无法挖掘用户侧质差情况,由此,无法精准高效地定位质差用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识别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基于目标应用场景下的用户侧时延等网络访问数据指标,进行用户质差感知分析,可以深入挖掘用户侧网络质量情况,进而提升了网络感知质差用户的定位准确性。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识别的方法,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用户的互联网访问数据,所述互联网访问数据包括至少两个指标;根据所述互联网访问数据中的传输控制协议TCP三次握手连接的时间信息,确定用户侧时延;根据所述互联网访问数据和所述用户侧时延,确定目标应用场景下的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画像信息,所述用户画像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指标;当所述用户画像信息中的至少两个指标均满足对应的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目标用户为质差用户。可选地,所述根据互联网访问数据中的传输控制协议TCP三次握手连接的时间信息,确定用户侧时延,包括:根据所述互联网访问数据中的TCP三次握手连接的时间信息,确定第一时间值和第二时间值;所述第一时间值为采集端接收用户端反馈数据的数据传输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值为所述采集端接收服务端反馈数据的数据传输时间;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值和所述第二时间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侧时延。可选地,所述根据互联网访问数据和所述用户侧时延,确定目标应用场景下的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画像信息,包括:根据所述互联网访问数据和所述用户侧时延,利用预设的应用信标数据模型,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应用场景;按照所述目标应用场景,对所述目标用户的互联网访问数据和用户侧时延进行归类,构建所述目标应用场景下的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画像,以得到所述用户画像信息。可选地,所述目标应用场景包括用户终端类型和用户应用类型中的至少一项。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质差用户确定所述质差用户在目标应用场景下的质差信息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用户反馈的网络感知信息;根据所述用户反馈的网络感知信息和所述质差信息,确定用户识别结果准确率;根据所述用户识别结果准确率,调整所述预设条件。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识别的装置,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用户的互联网访问数据,所述互联网访问数据包括至少两个指标;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互联网访问数据中的传输控制协议TCP三次握手连接的时间信息,确定用户侧时延;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互联网访问数据和所述用户侧时延,确定目标应用场景下的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画像信息,所述用户画像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指标;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用户画像信息中的至少两个指标均满足对应的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目标用户为质差用户。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四层延迟数据中的TCP三次握手连接的时间信息,确定第一时间值和第二时间值;所述第一时间值为采集端接收用户端反馈数据的数据传输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值为所述采集端接收服务端反馈数据的数据传输时间;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值和所述第二时间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侧时延。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识别的设备,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可选的所述的用户识别的方法。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如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可选的所述的用户识别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户识别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利用获取的用户互联网访问数据和TCP三次握手连接确定的用户侧时延,得到目标应用场景下的目标用户的用户画像信息,将目标应用场景下用户画像信息与预设条件进行匹配,识别出质差用户。基于目标应用场景下的用户侧时延等网络访问数据指标,进行用户质差感知分析,可以深入挖掘用户侧网络质量情况,进而提升了网络感知质差用户的定位准确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识别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识别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基于TCP三次握手的时间信息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识别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识别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识别的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好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通常,运营商认为网络质量对用户满意度的影响较大,并将感知网络质量较差的用户称为质差用户。如果能准确识别定位出质差用户,有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户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目标用户的互联网访问数据,所述互联网访问数据包括至少两个指标;/n根据所述互联网访问数据中的传输控制协议TCP三次握手连接的时间信息,确定用户侧时延;/n根据所述互联网访问数据和所述用户侧时延,确定目标应用场景下的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画像信息,所述用户画像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指标;/n当所述用户画像信息中的至少两个指标均满足对应的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目标用户为质差用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户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用户的互联网访问数据,所述互联网访问数据包括至少两个指标;
根据所述互联网访问数据中的传输控制协议TCP三次握手连接的时间信息,确定用户侧时延;
根据所述互联网访问数据和所述用户侧时延,确定目标应用场景下的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画像信息,所述用户画像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指标;
当所述用户画像信息中的至少两个指标均满足对应的预设条件时,确定所述目标用户为质差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互联网访问数据中的传输控制协议TCP三次握手连接的时间信息,确定用户侧时延,包括:
根据所述互联网访问数据中的TCP三次握手连接的时间信息,确定第一时间值和第二时间值;所述第一时间值为采集端接收用户端反馈数据的数据传输时间,所述第二时间值为所述采集端接收服务端反馈数据的数据传输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值和所述第二时间值,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用户侧时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互联网访问数据和所述用户侧时延,确定目标应用场景下的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画像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互联网访问数据和所述用户侧时延,利用预设的应用信标数据模型,确定所述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应用场景;
按照所述目标应用场景,对所述目标用户的互联网访问数据和用户侧时延进行归类,构建所述目标应用场景下的所述目标用户的用户画像,以得到所述用户画像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应用场景包括用户终端类型和用户应用类型中的至少一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质差用户确定所述质差用户在目标应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晓张峰铭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