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军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井下压裂滑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401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井下压裂滑套,包括下连接头,所述下连接头的顶部连通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连通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连通有上连接头,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壳体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动套,所述第二壳体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球座,所述球座的顶部开设有封堵球安装孔,所述球座外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卡槽。通过顶柱的设置,在插入时,可以将两侧的卡块顶入至卡槽的内腔,从而提高卡紧效果,避免了第一销柱从插槽的内腔滑脱的状况,大大提高了紧固效果,提高了通孔能够承受的压力,使通孔保持的更加稳定,进而方便了压裂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井下压裂滑套
本技术涉及油气工程
,具体为一种电动井下压裂滑套。
技术介绍
近年来油气工程
发展非常迅速,其中,多级滑动套分段压裂技术就是一项新兴的完井技术。这项技术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开采的一种重要手段,主要应用于页岩气和低渗透油产层的定向井、水平井的压裂增产改造。同时,该项技术可根据地层地址状况和储层开发的需要,采用封隔器将水平井分隔成若干段,然后通过投球控制装置向井内依次投入由小到大的憋压球,逐级打开滑动套,有针对性的对产层进行分段压裂,从而大大提高了油气的采收率。在压裂过程中,压裂滑动套是必不可少的装置,压裂滑动套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对球座进行固定,然而现有的固定方式通常采用销钉进行固定,固定后稳定性较差,球座在压裂时会承受巨大的压力,导致球座滑动,进而造成漏液的状况,大大降低了压裂滑动套的实用性,为此,提出一种电动井下压裂滑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井下压裂滑套,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井下压裂滑套,包括下连接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井下压裂滑套,包括下连接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头(1)的顶部连通有第一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2)的顶部连通有第二壳体(3),所述第二壳体(3)的顶部连通有上连接头(6),所述第二壳体(3)的表面开设有通孔(5),所述第二壳体(3)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动套(8),所述第二壳体(3)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球座(9),所述球座(9)的顶部开设有封堵球安装孔(7),所述球座(9)外侧开设有插槽(10),所述插槽(10)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卡槽(19),所述插槽(10)的内侧开设有插孔(11),所述第二壳体(3)的表面且位于通孔(5)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销孔(20),所述第一销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井下压裂滑套,包括下连接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头(1)的顶部连通有第一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2)的顶部连通有第二壳体(3),所述第二壳体(3)的顶部连通有上连接头(6),所述第二壳体(3)的表面开设有通孔(5),所述第二壳体(3)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滑动套(8),所述第二壳体(3)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球座(9),所述球座(9)的顶部开设有封堵球安装孔(7),所述球座(9)外侧开设有插槽(10),所述插槽(10)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卡槽(19),所述插槽(10)的内侧开设有插孔(11),所述第二壳体(3)的表面且位于通孔(5)的底部开设有第一销孔(20),所述第一销孔(20)的内腔贯穿有第一销柱(4),所述第一销柱(4)的内腔开设有第二销孔(17),所述第二销孔(17)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滑动槽(13),所述滑动槽(1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动块(14),所述滑动块(14)靠近第二销孔(17)的一侧焊接有移动块(18),所述滑动块(14)远离第二销孔(17)的一侧焊接有卡块(15),所述第二销孔(17)的内腔贯穿有第二销柱(16),所述第二销柱(16)的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军覃丹双
申请(专利权)人:赵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