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凤霞专利>正文

一种井下工具用单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559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6 1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井下工具用单流阀,设置于双层油管管路之间,所述的井下工具用单流阀包括:阀体、内层单流阀、第一弹性件、外层单流阀、第二弹性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内层单流阀、外层单流阀,在意外情况发生时,内层单溜阀和外层单流阀同时关闭,可以有效的封闭内外两层连续油管的通断,防止井液返出,从而防止发生井喷;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内层单流阀接外层单流阀的开启压力低,具有可以承受高压、施工作业安全可靠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内层单流阀和外层单流阀利用液体流路的连通,实现同时开启和关闭,无需机械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工具用单流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采油井下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井下工具用单流阀。
技术介绍
双层连续油管带工具进行作业时,将会遇到因突发性事故而引起的双层连续油管管体破损和断裂等问题,此时井内油气水将从断裂后的双层连续油管内外通道中喷涌而出并引发井喷事故。因此,需要安装一种在意外情况发生时,能够有效地封闭内外两层连续油管的通道,防止发生井喷的双层连续油管用单流阀。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在意外情况发生时有效地封闭内外两层连续油管的通道,从而阻止井液返出,防止发生井喷事故的井下工具用单流阀。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工具用单流阀,设置于双层油管管路之间,所述的井下工具用单流阀包括:阀体,具有相对的进口侧与出口侧,所述进口侧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出口侧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均用于连接双层油管外管,所述阀体内开设有第一容腔与第二容腔,所述第一容腔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一螺纹孔中心连通,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二螺纹孔的中心连通,所述第二容腔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一螺纹孔连通,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二螺纹孔连通,所述第三管道与第四管道用于连通双层油管的外管,所述第一容腔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堵头,所述第二容腔内设置有第二堵头;内层单流阀,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容腔内,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一管道处以阻隔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一容腔;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内层单流阀与所述第一堵头之间,使所述内层单流阀抵接所述第一管道以阻隔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一容腔;外层单流阀,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容腔内,能够阻隔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二容腔,所述外层单流阀侧面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与所述阀体密封贴合,所述外层单流阀与所述阀体之间形成有第三容腔与第四容腔,所述第三容腔与所述第四容腔位于所述凸环的两侧;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外层单流阀与所述第二堵头之间,使所述外层单流阀抵接所述第三管道以阻隔所述第三管道与第二容腔;所述阀体上还开设有第五管道和第六管道,所述第五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三容腔,所述第六管道连通所述第三管道与第四容腔,当所述井下工具用单流阀正常工作时,进入井下的流体经第一管道,利用流体的压差推开第一内层单流阀,使流体能够流过第一容腔,进入第二管道,且第一管道内的流体经第五管道流入第三容腔内,从而推动所述外层单流阀向远离所述进口侧01方向移动,使第四容腔内的流体经第六管道流入第三管道,同时从井下流出的液体从第四管道经第二容腔,而后从第三管道流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层单流阀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以连通所述内层单流阀的两侧,所述外层单流阀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以连通所述外层单流阀的两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阀体由第一阀部与第二阀部组成,所述第一阀部与第二阀部之间开设第一容腔与第二容腔,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三管道开设于所述第一阀部内,所述第二管道与第四管道开设于所述第二阀部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堵头包括抵接部与套筒部,所述第二弹性件抵接于所述抵接部,所述套筒部套设于所述外层单流阀外,且所述第四容腔形成于所述套筒部与所述凸环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套筒端部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能够抵接于所述凸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在于:(1)本专利技术设置有内层单流阀、外层单流阀,在意外情况发生时,内层单溜阀和外层单流阀同时关闭,可以有效的封闭内外两层连续油管的通断,防止井液返出,从而防止发生井喷;(2)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紧凑,具有可以承受高压、施工作业安全可靠的优点;(3)本专利技术中内层单流阀和外层单流阀利用液体流道的连通,实现同时开启和关闭,无需机械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寿命更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井下工具用单流阀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井下工具用单流阀的工作状态下的剖视图。图中,阀体1、进口侧01、出口侧02、第一容腔11、第二容腔12、第一管道13、第二管道14、第三管道15、第四管道16、第一阀部17、第一螺纹孔171、第二阀部18、第二螺纹孔181、第一堵头2、第二堵头3、抵接部31、套筒部32、凸起部321、内层单流阀4、第一通孔41、第一弹性件5、外层单流阀6、凸环61、第二通孔62、第三容腔63、第四容腔64、第二弹性件7、第五管道8、第六管道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工具用单流阀,设置于双层油管管路之间,所述的井下工具用单流阀包括:阀体1、内层单流阀4、第一弹性件5、外层单流阀6、第二弹性件7。所述阀体1具有相对的进口侧01与出口侧02,所述进口侧01设置有第一螺纹孔171,所述出口侧02设置有第二螺纹孔172,所述第一螺纹孔171与第二螺纹孔172均用于连接双层油管外管,所述阀体1内开设有第一容腔11与第二容腔12,所述第一容腔11通过第一管道13与第一螺纹孔171中心连通,通过第二管道14与第二螺纹孔172的中心连通,所述第二容腔12通过第三管道15与第一螺纹孔171连通,通过第四管道16与第二螺纹孔172连通,所述第三管道15与第四管道16用于连通双层油管的外管,所述第一容腔11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堵头2,所述第二容腔12内设置有第二堵头3;所述内层单流阀4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容腔11内,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一管道13处以阻隔所述第一管道13与第一容腔11;所述第一弹性件5设置于所述内层单流阀4与所述第一堵头2之间,使所述内层单流阀4抵接所述第一管道13以阻隔所述第一管道13与第一容腔11;所述外层单流阀6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容腔12内,能够阻隔所述第三管道15与所述第二容腔12,所述外层单流阀6侧面设置有凸环61,所述凸环61外圈与所述阀体1密封贴合,所述外层单流阀6与所述阀体1之间形成有第三容腔63与第四容腔64,所述第三容腔63与所述第四容腔64位于所述凸环61的两侧;所述第二弹性件7设置于所述外层单流阀6与所述第二堵头3之间,使所述外层单流阀6抵接所述第三管道15以阻隔所述第三管道15与第二容腔12;所述阀体1上还开设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工具用单流阀,设置于双层油管管路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下工具用单流阀包括:/n阀体,具有相对的进口侧与出口侧,所述进口侧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出口侧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均用于连接双层油管外管,所述阀体内开设有第一容腔与第二容腔,所述第一容腔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一螺纹孔中心连通,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二螺纹孔的中心连通,所述第二容腔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一螺纹孔连通,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二螺纹孔连通,所述第三管道与第四管道用于连通双层油管的外管,所述第一容腔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堵头,所述第二容腔内设置有第二堵头;/n内层单流阀,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容腔内,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一管道处以阻隔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一容腔;/n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内层单流阀与所述第一堵头之间,使所述内层单流阀抵接所述第一管道以阻隔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一容腔;/n外层单流阀,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容腔内,能够阻隔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二容腔,所述外层单流阀侧面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与所述阀体密封贴合,所述外层单流阀与所述阀体之间形成有第三容腔与第四容腔,所述第三容腔与所述第四容腔位于所述凸环的两侧;/n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外层单流阀与所述第二堵头之间,使所述外层单流阀抵接所述第三管道以阻隔所述第三管道与第二容腔;/n所述阀体上还开设有第五管道和第六管道,所述第五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三容腔,所述第六管道连通所述第三管道与第四容腔;/n当所述井下工具用单流阀正常工作时,进入井下的流体经第一管道,利用流体的压差推开第一内层单流阀,使流体能够流过第一容腔,进入第二管道,且第一管道内的流体经第五管道流入第三容腔内,从而推动所述外层单流阀向远离所述进口侧方向移动,使第四容腔内的流体经第六管道流入第三管道,同时从井下流出的液体从第四管道经第二容腔,而后从第三管道流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工具用单流阀,设置于双层油管管路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井下工具用单流阀包括:
阀体,具有相对的进口侧与出口侧,所述进口侧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出口侧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均用于连接双层油管外管,所述阀体内开设有第一容腔与第二容腔,所述第一容腔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一螺纹孔中心连通,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二螺纹孔的中心连通,所述第二容腔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一螺纹孔连通,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二螺纹孔连通,所述第三管道与第四管道用于连通双层油管的外管,所述第一容腔内固定设置有第一堵头,所述第二容腔内设置有第二堵头;
内层单流阀,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容腔内,能够抵接于所述第一管道处以阻隔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一容腔;
第一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内层单流阀与所述第一堵头之间,使所述内层单流阀抵接所述第一管道以阻隔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一容腔;
外层单流阀,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容腔内,能够阻隔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二容腔,所述外层单流阀侧面设置有凸环,所述凸环与所述阀体密封贴合,所述外层单流阀与所述阀体之间形成有第三容腔与第四容腔,所述第三容腔与所述第四容腔位于所述凸环的两侧;
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外层单流阀与所述第二堵头之间,使所述外层单流阀抵接所述第三管道以阻隔所述第三管道与第二容腔;
所述阀体上还开设有第五管道和第六管道,所述第五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凤霞刘天昌王月慧
申请(专利权)人:苏凤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