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管扶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8389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探管扶正装置,涉及矿用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套设于探管外壁上的弹性环,所述弹性环为圆环且能够与探管固定,环弹性环表面开设有通口,所述弹性环内设置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包括设置于弹性环内的套管,所述套管与弹性环之间通过若干弹性条连接,所述弹性条呈弧型且弧形开口朝向弹性环内,所述探管穿设于套管内。其具有遇有岩石碎块,在发生卡顿的时候,也可将探管取出,大大降低探管卡孔事故发生概率、减少经济损失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探管扶正装置
本技术涉及矿用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探管扶正装置。
技术介绍
钻杆柱在孔内高速回转时,保持细长钻杆平稳运转,使钻头轴线尽可能接近钻孔中心线的一种器具,也称扶正器,是石油、天然气及地质勘探钻井工程中,防止井斜变化的重要工具。现有技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7048695U的中国技术专利,该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性扶正器,主要涉及石油天然气钻井、地质勘探、矿山钻探、煤层气开发工具等行业领域。其主要由挡圈、弹片组、固定销组成;其中:所述弹片组的多个弹片长度由外到内依次缩短,并用固定销锁紧在一起,所述弹片组最外层弹片固定在挡圈上。该弹性扶正器在不改变现有工艺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多组弹片组合的方式增加支撑力,套管柱居中度显著提高,改善了固井质量。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探测的时候,弹片较长,弹片形成的中空的部分及弹片之间容易掉入岩石的碎块,导致探管卡在钻孔内无法取出,发生卡孔事故,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探管扶正装置,其具有遇有岩石碎块,在发生卡顿的时候,也可将探管取出,大大降低探管卡孔事故发生概率、减少经济损失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探管扶正装置,包括套设于探管外壁上的弹性环,所述弹性环为圆环且能够与探管固定,环弹性环表面开设有通口,所述弹性环内设置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包括设置于弹性环内的套管,所述套管与弹性环之间通过若干弹性条连接,所述弹性条呈弧型且弧形开口朝向弹性环内,所述探管穿设于套管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环可以为橡胶圈,弹性环上开设有通口,便于周缘的流体流过。同时,弹性环为圆形圈,能够与钻孔内壁接触良好,能够达到良好的扶正效果。将弹性环固定于探管的外壁上,弹性环水平固定于探管上,弹性环的外圈与钻孔的内壁抵接,在钻孔内将探管扶正,加强部能够对弹性环起到加强作用,使弹性环与钻孔内壁抵接得更紧,遇有岩石碎块,在发生卡顿的时候,岩石碎块不易卡入弹性环内,因此该情况下也可将探管取出,大大降低了探管卡孔事故的发生概率,有效减少了经济损失。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弹性条包括与弹性环和套管固定连接的固定条及与弹性环和套管可拆卸连接的活动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更换活动条。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环所述弹性环内圈的内壁固定有固定圈;所述固定条的一端固定于固定圈上,另一端固定于套管上;所述固定圈和套管对应位置上开设有卡接口;所述活动条的一端卡接于固定圈的卡接口内,另一端卡接于套管的卡接口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圈可以为具有弹性的金属圈,套管可以为具有弹性的管,方便固定条的安装,固定条通过卡接的方式安装到固定圈和套管上,使得固定条的安装和拆卸较为方便。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弹性条对称设置于弹性环的顶面和底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弹性环的上下两面形成加强支撑,使弹性环与钻孔内壁抵接更紧,从而使弹性环更好地固定在钻孔中。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套管的两端伸出弹性环外且超出弹性条在套管上的连接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胶带缠绕弹性环,将弹性环固定到探管上,套管伸出弹性环的部分,方便缠绕胶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环弹性环外圈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滚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环外圈的外壁上开设有凹孔,凹孔的内壁固定有金属片,滚珠安装在凹孔内,滚珠能够转动,可以减小弹性环外圈的外壁与钻孔内壁的摩擦,减小弹性环的磨损。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弹性环的顶面和底面均向外凸出固定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由弹性环的内圈向外圈延伸;所述通口开设于加强筋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可以增强弹性环的强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套管和弹性环上开设有分割线,所述套管为弹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套管和弹性环都具有弹性,因此可以沿分割线将套管和弹性环张开一定角度,从而将该装置从探管上取下,方便将该装置安装到探管的不同位置。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圆形弹性环与钻孔的内壁抵接,能够对探管进行扶正,在遇到岩石碎块时,岩石碎块不易卡入弹性环中,便于将探管从钻孔中取出;2.加强部对弹性环能够起到加强支撑的作用,使弹性环与钻孔的内壁能够抵接得更牢,弹性环在钻孔内能够固定得更稳;3.弹性环和套管为可以从探管的侧面安装到探管上,方便将弹性环和套管固定到探管的不同位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套设于探管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显示活动条的局部爆炸图。附图标记:1、探管;2、弹性环;21、通口;22、固定圈;23、滚珠;24、加强筋;3、加强部;31、套管;32、弹性条;321、固定条;322、活动条;4、分割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为技术公开的一种探管扶正装置,包括套设于探管1外壁上的弹性环2,弹性环2为圆环且能够与探管1固定,弹性环2内设置有加强部3,加强部3包括设置于弹性环2内的套管31,套管31与弹性环2之间通过若干弹性条32连接。弹性环2在钻孔内能够对探管1进行扶正,弹性条32对弹性环2起到加强支撑的作用,使弹性环2与钻孔的内壁抵接更紧,使得弹性环2在钻孔内固定得更加稳固,岩石碎块不易卡在弹性环2内,在发生卡顿的时候,也可将探管1取出,大大降低探管1卡孔事故的发生概率。参照图1和图2,探管1为圆管,弹性环2可以为橡胶环,弹性环2为圆环,环弹性环2的上下表面向外凸出固定有加强筋24,加强筋24由弹性环2的内圈向外圈延伸,加强筋24可以增强弹性环2的支撑强度。加强筋24上开设有通口21,便于周缘的流体流过。参照图1,弹性环2外圈的外壁上开设有凹孔,凹孔环绕弹性环2的外圈周向分布,凹孔的内壁固定有金属片,凹孔内安装有滚珠23,滚珠23在凹孔内能够转动。滚珠23能够减小弹性环2与钻孔内壁的摩擦,减小弹性环2的磨损。参照图1,加强部3设置于弹性环2的内圈中,环弹性环2内圈的内壁固定有固定圈22,固定圈22可以为具有弹性的金属圈,套管31具有弹性,套管31的两端伸出弹性环2外且超出弹性条32在套管31上的连接位置。可以通过胶带缠绕将弹性环2固定到探管1上,套管31伸出弹性环2的部分,方便缠绕胶带。参照图1和图3,弹性条32呈弧型且弧形开口朝向弹性环2内,弹性条32可以为金属条,弹性条32对称设置于弹性环2的顶面和底面,可以从弹性环2的上下两端对弹性环2起到加强支撑的作用,加强支撑的效果更好。弹性条32包括与弹性环2和套管31固定连接的固定条321及与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探管扶正装置,包括套设于探管(1)外壁上的弹性环(2),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环(2)为圆环且能够与探管(1)固定,环弹性环(2)表面开设有通口(21),所述弹性环(2)内设置有加强部(3),所述加强部(3)包括设置于弹性环(2)内的套管(31),所述套管(31)与弹性环(2)之间通过若干弹性条(32)连接,所述弹性条(32)呈弧型且弧形开口朝向弹性环(2)内,所述探管(1)穿设于套管(3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探管扶正装置,包括套设于探管(1)外壁上的弹性环(2),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环(2)为圆环且能够与探管(1)固定,环弹性环(2)表面开设有通口(21),所述弹性环(2)内设置有加强部(3),所述加强部(3)包括设置于弹性环(2)内的套管(31),所述套管(31)与弹性环(2)之间通过若干弹性条(32)连接,所述弹性条(32)呈弧型且弧形开口朝向弹性环(2)内,所述探管(1)穿设于套管(3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探管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条(32)包括与弹性环(2)和套管(31)固定连接的固定条(321)及与弹性环(2)和套管(31)可拆卸连接的活动条(3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探管扶正装置,其特征在于:环所述弹性环(2)内圈的内壁固定有固定圈(22);所述固定条(321)的一端固定于固定圈(22)上,另一端固定于套管(31)上;所述固定圈(22)和套管(31)对应位置上开设有卡接口;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太春韩生炳尹冬王龙周稠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地之源地质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