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线单头加工专用载具和数据线双头加工专用载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339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数据线单头加工专用载具和数据线双头加工专用载具,包括由边框围成的模框和安装在该模框上的一模条,所述模框至少一边框上设有一贯通其上、下端面的长通槽,以及若干线槽,所述数据线插入所述线槽,所述长通槽内容置有若干对可转动的夹线件,每对所述夹线件夹持所述数据线的两侧;所述模条平行所述长通槽,且所述模条上设有若干插接件,每个所述插接件与一个所述线槽对应,所述插接件设有与所述数据线的插接口相匹配的插槽,所述插接口伸入所述插槽并被其夹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据线单头加工专用载具和数据线双头加工专用载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线加工设备
,具体地,涉及数据线单头加工专用载具和数据线双头加工专用载具。
技术介绍
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进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其用以充电或传输数据的数据线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中必不可少的电子配件。当前的数据线生产,主要是依靠人工完成一个个工序,对其进行加工和组装,工作效率低下,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随着工业2.0的到来,人们对数据线的生产自动化和标准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数据线的生产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数据线载具加工过程仅能装夹单条线材,并且装夹过程繁琐,不能够快速拆卸和装夹;单侧夹紧的线材容易发生晃动,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不良品,降低生产效率,不符合现代自动化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数据线单头加工专用载具和数据线双头加工专用载具,解决了现有线材加工仅能装夹单条线材,装夹过程繁琐,不能够快速拆卸和装夹的缺陷,实现了数据线的快速装夹和拆卸,夹持稳固,便于加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数据线单头加工专用载具,包括由边框围成的模框和安装在该模框上的一模条,所述模框至少一边框上设有一贯通其上、下端面的长通槽,以及若干线槽,所述数据线插入所述线槽,所述长通槽内容置有若干对可转动的夹线件,每对所述夹线件夹持所述数据线的两侧;所述模条平行所述长通槽,且所述模条上设有若干插接件,每个所述插接件与一个所述线槽对应,所述插接件设有与所述数据线的插接口相匹配的插槽,所述插接口伸入所述插槽并被其夹紧。所述插接件包括上压块和下夹块,所述下夹块的顶部开设有所述插槽;所述上压块具有压紧部,该压紧部从所述插槽上方伸入并遮盖所述槽口,向下压紧所述数据线的插接口。所述插槽的槽壁上部呈喇叭形外张形成槽口,槽壁下部平直,槽壁上部与槽壁下部以弧形过渡连接。所述模条上开设有与所述上压块和所述下夹块匹配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所述上压块的和所述下夹块上都设有安装孔,一安装轴穿过安装孔将三者串联安装。所述上压块上的安装孔为椭圆形长孔,从而使得所述上压块能够上下滑动以配合压紧所述数据线的插接口。所述长通槽和所述线槽相交设置,每对所述夹线件分置于所述线槽两侧;所述线槽为盲槽,所述长通槽在所述线槽下方设有隔板,将所述长通槽内空间分隔为若干独立的容纳室;每对所述夹线件以所述隔板为中心,镜像设置于该隔板两侧的所述容纳室内。每个所述夹线件具有一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下部设有转动部和推动部,所述推动部位于两主体部之间,所述转动部枢接于所述长通槽。所述推动部凸伸出所述主体部,在所述夹线件转动一定角度时,相对的一对推动部相互抵持干涉,阻止所述夹线件继续转动;所述转动部和所述长通槽上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轴孔和枢轴,或每对所述夹持件上的两个转动部呈前、后位相应设置,所述转动部上设有共轴的轴孔,一枢轴穿过两轴孔和所述长通槽将二者枢接。所述主体部的上部向两侧分别凸伸出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下设弧形槽,一对所述夹线件的弧形槽形成夹持位。相邻的两对所述夹线件之间设有一第一弹性件,以及所述长通槽中,最外侧的所述夹线件和所述长通槽的槽壁之间也设有该第一弹性件。一种数据线双头加工专用载具,具有上述的数据线单头加工专用载具,两个所述数据线加工载具分别夹持固定数据线的两端。两个所述数据线载具左右并排设置,或上下并列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数据线单头加工专用载具和数据线双头加工专用载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所述数据线单头加工专用载具能同时装夹若干条线材,装夹过程简单,实现了数据线的快速装夹和拆卸,提高了生产效率。所述数据线单头加工专用载具夹线稳固,便于加工,有利于提升产品质量。所述数据线单头加工专用载具夹线稳固,插槽的上部呈喇叭形,槽壁上部与槽壁下部以弧形过渡连接,便于数据线的插接口插入,且能够保护插接口的外壳,避免刮花。所述数据线双头加工专用载具能够同时夹持加工数据线的两端,节约了工序,提升了加工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数据线单头加工专用载具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数据线单头加工专用载具的反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为了图示的清楚,该图省略了第一弹性件。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夹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夹持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模条和所述插接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数据线双头加工专用载具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参照图1和图2,数据线单头加工专用载具1,包括由边框10围成的模框和安装在该模框上的一模条20。所述模框至少一边框10上设有一贯通其上、下端面的长通槽11,以及若干线槽12,所述数据线30插入所述线槽12。所述长通槽11内容置有若干对可转动的夹线件40,每对所述夹线件40夹持所述数据线30的两侧。应理解,所述线槽12的个数至少为一个,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灵活设置,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制。所述模条20平行所述长通槽11,且所述模条20上设有若干插接件50,每个所述插接件50与一个所述线槽12对应。所述插接件50设有与所述数据线30的插接口31相匹配的插槽51,所述插接口伸入所述插槽51并被其夹紧。本专利技术所述数据线单头加工专用载具,通过所述夹线件40夹持固定数据线30,通过所述插接件50夹持固定所述插接口31,从而方便实现对数据线的加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长通槽11和所述线槽12彼此独立设置,彼此不相交。在本专利技术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数据线单头加工专用载具,包括由边框围成的模框和安装在该模框上的一模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框至少一边框上设有一贯通其上、下端面的长通槽,以及若干线槽;所述数据线插入所述线槽,所述长通槽内容置有若干对可转动的夹线件,每对所述夹线件夹持所述数据线的两侧;/n所述模条平行所述长通槽,且所述模条上设有若干插接件,每个所述插接件与一个所述线槽对应,所述插接件设有与所述数据线的插接口相匹配的插槽,所述插接口伸入所述插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数据线单头加工专用载具,包括由边框围成的模框和安装在该模框上的一模条,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框至少一边框上设有一贯通其上、下端面的长通槽,以及若干线槽;所述数据线插入所述线槽,所述长通槽内容置有若干对可转动的夹线件,每对所述夹线件夹持所述数据线的两侧;
所述模条平行所述长通槽,且所述模条上设有若干插接件,每个所述插接件与一个所述线槽对应,所述插接件设有与所述数据线的插接口相匹配的插槽,所述插接口伸入所述插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单头加工专用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包括上压块和下夹块,所述下夹块的顶部开设有所述插槽;所述上压块具有压紧部,该压紧部从所述插槽上方伸入并遮盖所述槽口,向下压紧所述数据线的插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线单头加工专用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的槽壁上部呈喇叭形外张形成槽口,槽壁下部平直,槽壁上部与槽壁下部以弧形过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线单头加工专用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条上开设有与所述上压块和所述下夹块匹配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所述上压块的和所述下夹块上都设有安装孔,一安装轴穿过安装孔将三者串联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线单头加工专用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块上的安装孔为椭圆形长孔,从而使得所述上压块能够上下滑动以配合压紧所述数据线的插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线单头加工专用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长通槽和所述线槽相交设置,每对所述夹线件分置于所述线槽两侧;
所述线槽为盲槽,所述长通槽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升生丁升清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良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