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材接头防脱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833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2
一种线材接头防脱落装置,涉及线材接头防脱落装置领域。它包括座体,设有插入孔并定义插入方向;旋转环,活动地设置于该插入孔中,该旋转环的轴向平行于该插入方向且可在该座体内旋转,该旋转环具有至少一条导引信道,该导引信道设置于该旋转环的内壁;以及干涉构件,包括干涉件及逆止件,该干涉件凸起设置于该旋转环的外壁,该旋转环沿该旋入方向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线材接头防脱落装置,可防止线材接头因受到外力而脱落,确保线材与座体稳固结合,增加系统稳定、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材接头防脱落装置
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线材连接器,具体涉及线材接头防脱落装置。
技术介绍
输送电力、信号等的线材,通常以一线材接头(线材连接器)连接于系统母座。线材接头与系统母座通常是以简单卡合的方式连接,其结合能力并不佳,线材接头受到一些外力即可能从系统母座中脱离,造成电力、信号等无法传送的问题,相当不方便。若以增加结合力为考察,一般的线材防脱落结构都设计在外观面,相当突兀不美观,并且,结合力较好的防脱落结构通常操作方式也较复杂,并不利于使用者操作,使用者很可能无法理解该如何操作这样的防脱落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一般线材与系统结合力不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线材接头防脱落装置,它包括座体,设有插入孔并定义插入方向;旋转环,活动地设置于该插入孔中,该旋转环的轴向平行于该插入方向且可在该座体内旋转,该旋转环具有至少一条导引信道,该导引信道设置于该旋转环的内壁,该导引信道包括一直前段及一斜后段,该直前段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该插入方向而可容纳线材接头的凸部,该斜后段连通该直前段,该斜后段的延伸方向与该插入方向夹一角度而使该斜后段的延伸方向决定该旋转环的旋入方向,该斜后段的长度及角度决定旋转行程;以及干涉构件,包括干涉件及逆止件,该干涉件凸起设置于该旋转环的外壁,该逆止件设置于该座体的插入孔中并与该干涉件相距该旋转行程,该旋转环沿该旋入方向旋转,该干涉件顺向通过该逆止件,该逆止件藉由阻止该干涉件反向通过该逆止件而限制该旋转环反转。进一步的,该旋转环具有至少二环壁,设置于该旋转环的内壁而夹合形成该直前段。进一步的,该旋转环具有一斜挡块,设置于该旋转环的内壁,该斜挡块连接其中一环壁且设置于该直前段的后方,该斜挡块的斜面形成该斜后段。进一步的,该干涉件在该旋转环的外壁的隆起高度为沿该旋转方向渐缩而具有一斜坡面及一扺止面,于该旋转环沿该旋入方向旋转,该斜坡面顺向通过该逆止件,该扺止面扺于该逆止件而限制该旋转环反转。进一步的,该逆止件自该座体的内表面的凸起高度为沿该旋转方向渐增而具有一斜坡面及一扺止面,于该旋转环沿该旋入方向旋转,该干涉件顺向通过该斜坡面,该扺止面扺于该干涉件而限制该旋转环反转。进一步的,还包括解除构件,设置于该座体的外表面,于该解除构件被触发,该干涉件脱离原位而解除对该旋转环的反转限制。进一步的,还包括回弹构件,该回弹构件包括弹性件及挡部,该弹性件设置于该座体内并邻近于该插入孔,该挡部凸起设置于该旋转环的外壁,于该旋转环沿该旋入方向旋转,该挡部按压该弹性件而累积弹性位能,于该解除构件被触发,该弹性位能被释放而推挤该旋转环反向于该旋入方向旋转。进一步的,该座体具有旋转限制部以限制该旋转环的旋转角度。进一步的,还包括该线材接头,该线材接头具有形状匹配该直前段的该凸部,该凸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该插入方向。进一步的,该凸部及该直前段为复数个,至少一该斜后段连通其中一该直前段。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线材接头防脱落装置,可防止线材接头因受到外力而脱落,确保线材与座体稳固结合,增加系统稳定、安全。并且此防脱落装置设置于座体的内部,使得座体整体外观简洁美观。除此之外,本专利技术的线材接头防脱落装置在使用上极为直觉好用,对一般使用者而言,仅需直接插入线材接头而不需操作其他机构即可达到锁定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线材接头防脱落装置之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线材接头防脱落装置之爆炸示意图。图3A为旋转环于旋转前之立体示意图。图3B为干涉构件于旋转前之示意图。图3C为回弹构件于旋转前之示意图。图4A为旋转环于旋转后之立体示意图。图4B为干涉构件于旋转后之示意图。图4C为回弹构件于旋转后之示意图。图5为凸部进入直前段之剖面示意图。图6为凸部进入斜后段之剖面示意图。图7为解除反转限制之剖面示意图。其中,1座体、11插入孔、13沟槽、2旋转环、21环壁、22斜挡块、221斜面、3干涉构件、31逆止件、32干涉件、4解除构件、5回弹构件、51弹性件、511弹力部、512固定座、52挡部、D导引信道、D1直前段、D2斜后段、L插入方向、R旋入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为充分了解本专利技术,兹藉由下述具体之实施例,并配合所附之图式,对本专利技术做一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须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可透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相关
技术实现思路
,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专利范围。说明如后: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至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之线材接头防脱落装置100,其包含:座体1、旋转环2及干涉构件3。座体1设有插入孔11而定义插入方向L。插入孔11为供线材接头6沿插入方向L插入。在本实施例中,为利于组装,座体1分为二个部件,各部件具有一半圆孔,组装形成插入孔11,然而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如图3A所示,旋转环2活动地设置于插入孔11中。旋转环2的轴向平行于插入方向L,而可以轴向为旋转轴在座体1内旋转。旋转环2具有至少一条导引信道D,导引信道D设置于旋转环2的内壁。导引信道D包括一直前段D1及一斜后段D2,直前段D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插入方向L而可容纳线材接头6的凸部61(如图2所示)。斜后段D2连通直前段D1,斜后段D2的延伸方向与插入方向L夹一角度。详细来说,在本实施例中,旋转环2具有至少二环壁21,设置于旋转环2的内壁。二个环壁21夹合形成直前段D1;旋转环2还具有一斜挡块22,设置于旋转环2的内壁,斜挡块22连接其中一环壁21且设置于直前段D1的后方,斜挡块22的斜面221形成斜后段D2。利用线材接头6的插入而使旋转环2旋转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如图5所示,并参考图1、图2,当线材接头6进入插入孔11,凸部61对准导引信道D的直前段D1而嵌入直前段D1;接着如图6所示,当凸部61欲进入斜后段D2,即会受到斜挡块22的阻碍,此时线材接头6沿插入方向L的施力扺于斜挡块22的斜面221,对斜面221而言线材接头6施予一个向量的分力,该分力迫使旋转环2沿旋入方向R旋转,因此线材接头6一边深入斜后段D2一边使旋转环2旋转。斜后段D2的延伸方向决定旋转环2的旋入方向R,而斜后段D2的长度及角度决定旋转环2的旋转行程。利用旋转环2的旋转而固定线材接头6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如图3A及图3B所示,干涉构件3包括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材接头防脱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座体,设有插入孔并定义插入方向;/n旋转环,活动地设置于该插入孔中,该旋转环的轴向平行于该插入方向且可在该座体内旋转,该旋转环具有至少一条导引信道,该导引信道设置于该旋转环的内壁,该导引信道包括一直前段及一斜后段,该直前段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该插入方向而可容纳线材接头的凸部,该斜后段连通该直前段,该斜后段的延伸方向与该插入方向夹一角度而使该斜后段的延伸方向决定该旋转环的旋入方向,该斜后段的长度及角度决定旋转行程;以及/n干涉构件,包括干涉件及逆止件,该干涉件凸起设置于该旋转环的外壁,该逆止件设置于该座体的插入孔中并与该干涉件相距该旋转行程,该旋转环沿该旋入方向旋转,该干涉件顺向通过该逆止件,该逆止件藉由阻止该干涉件反向通过该逆止件而限制该旋转环反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材接头防脱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体,设有插入孔并定义插入方向;
旋转环,活动地设置于该插入孔中,该旋转环的轴向平行于该插入方向且可在该座体内旋转,该旋转环具有至少一条导引信道,该导引信道设置于该旋转环的内壁,该导引信道包括一直前段及一斜后段,该直前段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该插入方向而可容纳线材接头的凸部,该斜后段连通该直前段,该斜后段的延伸方向与该插入方向夹一角度而使该斜后段的延伸方向决定该旋转环的旋入方向,该斜后段的长度及角度决定旋转行程;以及
干涉构件,包括干涉件及逆止件,该干涉件凸起设置于该旋转环的外壁,该逆止件设置于该座体的插入孔中并与该干涉件相距该旋转行程,该旋转环沿该旋入方向旋转,该干涉件顺向通过该逆止件,该逆止件藉由阻止该干涉件反向通过该逆止件而限制该旋转环反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接头防脱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旋转环具有至少二环壁,设置于该旋转环的内壁而夹合形成该直前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材接头防脱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旋转环具有一斜挡块,设置于该旋转环的内壁,该斜挡块连接其中一环壁且设置于该直前段的后方,该斜挡块的斜面形成该斜后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材接头防脱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干涉件在该旋转环的外壁的隆起高度为沿该旋转方向渐缩而具有一斜坡面及一扺止面,于该旋转环沿该旋入方向旋转,该斜坡面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光毅彭彦凯黄见成李慧玲
申请(专利权)人:亚瑞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亚荣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盛能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