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展开和折收的雷达天线面机构及其工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8321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展开和折收的雷达天线面机构及其工作方法,属于雷达天线技术领域,包括:天线主面板、对称设置在天线主面板两侧的天线面边瓣、设置在天线主面板底部的支撑机构,以及对称设置在支撑机构两侧的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一端与同侧面的天线面边瓣铰接,另一端与支撑结机构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一组俯仰支臂和分别设置在一组俯仰支臂的外侧壁上的转轴固定座;其中,旋转机构一端分别与同侧的转轴固定座转动连接。本方案中,其一,不需要人力的参与,可快速完成天线面的展开和折收;其二,该机构可有效减小天线收藏后的空间尺寸,提高天线运输的机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展开和折收的雷达天线面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雷达天线
,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展开和折收的雷达天线面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雷达一种是用来辐射和接收电磁波并决定其探测方向的设备,其可以搭载于船舶、无人机上用于探测周围环境(例如海上或森林地带)的搜救目标。雷达在发射时须把能量集中辐射到需要照射的方向,而在接收时又尽可能只接收探测方向的回波,同时分辨出目标的方位和仰角。现有技术中,中大口径车载雷达天线的机动性问题一直是雷达天线领域的难题,因为天线口径过大,在运输过程中必然要对天线进行分块处理,分块了的雷达天线,在雷达进入阵地后必然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去拼装,这样雷达天线就丧失了快速反应能力;人工拆装方案需要将拆下的天线面单独放置和运输,这将会导致运输时需要的车辆更多,且由于天线面尺寸大、质量重,人工拆装的安全性较低;由于大口径天线的天线面分块数量较多,人工拆装很难保证天线面的重复定位精度,这将会直接影响天线的电性能指标。因此,传统的天线面拆装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我们有必要研制一种可快速自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展开和折收的雷达天线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主面板、对称设置在天线主面板两侧的天线面边瓣、设置在天线主面板底部的支撑机构,以及对称设置在支撑机构两侧的旋转机构;/n所述旋转机构一端与同侧面的天线面边瓣铰接,另一端与支撑机构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展开和折收的雷达天线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主面板、对称设置在天线主面板两侧的天线面边瓣、设置在天线主面板底部的支撑机构,以及对称设置在支撑机构两侧的旋转机构;
所述旋转机构一端与同侧面的天线面边瓣铰接,另一端与支撑机构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展开和折收的雷达天线面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天线主面板与天线中心体连接成一个整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展开和折收的雷达天线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一组俯仰支臂和分别设置在一组俯仰支臂的外侧壁上的转轴固定座;
其中,旋转机构一端分别与同侧的转轴固定座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自动展开和折收的雷达天线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固定座结构呈L型板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自动展开和折收的雷达天线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两组U型旋转支臂,以及设置在转轴固定座之间的机构转轴;
所述两组U型旋转支臂一端分别于同侧的天线面边瓣铰接,另一端分别于同侧机构转轴进行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一组机构转轴一端均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位于同侧转轴固定座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自动展开和折收的雷达天线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转轴与转轴固定座的接触位置处设有轴承。


7.一种可自动展开和折收的雷达天线面机构的工作方法,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一种可自动展开和折收的雷达天线面机构应用于所述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展开过程和折收过程;
展开过程:
步骤1,当天线载车完成准备工作后,将天线座升起至天线朝天位置;
步骤2,接着,驱动电机和电动推杆工作,驱动电机带动旋转机构向天线主板面外侧旋转,电动推杆实时推动天线面边瓣绕铰接轴旋转,
当天线面边瓣完全处于主面板外侧时,驱动电机反转,带动天线面边瓣向天线主面板内侧旋转,当旋转至与天线主面板对接位置时停止驱动电机工作;锁紧机构将天线面边瓣与天线主面板进行锁紧,完成天线的展开工作;
折收过程:
步骤1,当天线工作结束后,先使天线面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星安韬赵炜袁大龙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天翌天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