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高能量密度的氟化铜/氟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285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能量密度的氟化铜/氟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将氟化铜与氟化石墨烯按(0.8‑9):1的比例混合,然后,在密封球磨罐中球磨,球磨好放入手套箱中取出样品。所制备的氟化铜/氟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在锂金属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能量密度的氟化铜/氟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氟化物材料
,具体地说是利用密封球磨机球磨氟化铜与氟化石墨烯使其形成复合材料。
技术介绍
锂原电池已经成为长期、高容量能源产品的主要电源,氟化铜具有高的放电容量528mAh/g,较高的放电平台3.55V,高能量密度(1874Wh/kg)是一种具有很有应用前景的电极材料。氟化碳材料(CFx,x=1)的理论容量为865mAh/g,热力学理论的开路电压为4.57V。然而,氟化碳材料实际的放电平台远低于理论值。同时,为了获得更轻质量,更小体积的高能量储能电源设备,氟化碳材料的密度低需要与氟化金属材料复合获得更高能量密度,更小体积和质量的锂金属电池的正极材料。为了提高锂原电池能量密度,本专利技术提出制备氟化铜/氟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用于锂金属电池正极材料,达到制备高密度高能量的正极材料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现有技术中氟化碳压实密度低,放电平台低等问题,提供一种制备氟化铜/氟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用于锂金属电池正极材料,其中氟化铜能够提高复合材料的整体密度,提高放电平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能量密度的氟化铜/氟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将氟化铜与氟化石墨烯按(0.8-9):1的比例混合,然后,在密封球磨罐中球磨,球磨好放入手套箱中取出样品。优选地,氟化铜与氟化碳按照质量比为1:1的比例混合。在行星球磨机上球磨,转速为300转/分,时间为2小时。所述的氟化铜/氟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在锂金属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方便易行,且可通过氟化铜与氟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例控制电极材料来提高复合材料整体的电化学性能。氟化铜,氟化铜/氟化石墨(5:5)烯扫描电镜图如附图1-4所示,表明氟化铜与氟化石墨烯复合的很好。且通过XRD表征说明氟化铜与氟化石墨烯复合材料成功制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氟化铜的扫描电镜照片。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氟化铜的扫描电镜照片。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氟化石墨烯的扫描电镜照片。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氟化铜/氟化石墨烯的扫描电镜照片。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氟化铜/氟化石墨烯的扫描电镜照片。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制备的氟化铜/氟化石墨烯的XRD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氟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恒流放电曲线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制备的不同比例氟化铜/氟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恒流放电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氟化铜购买上海阿拉丁纯度为99.5%。实施例1(1)在手套箱中,将200mg氟化铜转移到密封球磨罐中在300转/分下球磨两小时。(2)将球磨后的密封球磨罐转移到手套箱中,取出样品。(3)将样品80mg、炭黑10mg、粘结剂(PVDF)10mg的比例在手套箱中研磨,将研磨好的浆料均匀涂布于附碳铝箔上,放置于加热台上120℃烘干24h。称量裁剪的正极材料分别为4.2mg、4.1mg、4.0mg。实施例2(1)在手套箱中,将180mg氟化铜和20mg氟化石墨烯转移到密封球磨罐中在300转/分下球磨两小时。(2)将球磨后的密封球磨罐转移到手套箱中,取出样品。(3)将样品80mg、炭黑10mg、粘结剂(PVDF)10mg的比例在手套箱中研磨,将研磨好的浆料均匀涂布于附碳铝箔上,放置于加热台上120℃烘干24h。称量裁剪的正极材料分别为4.5mg、4.1mg、4.3mg。实施例3(1)在手套箱中,将160mg氟化铜和40mg氟化石墨烯转移到密封球磨罐中在300转/分下球磨两小时。(2)将球磨后的密封球磨罐转移到手套箱中,取出样品。(3)将样品80mg、炭黑10mg、粘结剂(PVDF)10mg的比例在手套箱中研磨,将研磨好的浆料均匀涂布于附碳铝箔上,放置于加热台上120℃烘干24h。称量裁剪的正极材料分别为4.7mg、4.6mg、4.1mg。实施例4(1)在手套箱中,将100mg氟化铜和100mg氟化石墨烯转移到密封球磨罐中在300转/分下球磨两小时。(2)将球磨后的密封球磨罐转移到手套箱中,取出样品。(3)将样品80mg、炭黑10mg、粘结剂(PVDF)10mg的比例在手套箱中研磨,将研磨好的浆料均匀涂布于附碳铝箔上,放置于加热台上120℃烘干24h。称量裁剪的正极材料分别为4.9mg、4.3mg、4.1mg。实施例5(1)在手套箱中,将200mg氟化石墨烯转移到密封球磨罐中在300转/分下球磨两小时。(2)将球磨后的密封球磨罐转移到手套箱中,取出样品。(3)将样品80mg、炭黑10mg、粘结剂(PVDF)10mg的比例在手套箱中研磨,将研磨好的浆料均匀涂布于附碳铝箔上,放置于加热台上120℃烘干24h。称量裁剪的正极材料分别为4.2mg、4.3mg、4.4mg。将电池连接在LAND电池测试系统上,静置10min以后,进行恒电流放电性能测试,测试的放电电流为100mAg-1,放电终止电压为1.5V,测试采用扣式电池直接测量得到数据,如附图1和2为商业购买的氟化铜颗粒,附图3和4为氟化铜与氟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如附图5能够证明成功制备了氟化铜与氟化石墨烯复合材料。附图6表现出高的放电容量和放电平台。根据本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工艺参数的调整,均可实现氟化铜/氟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经测试表现出与本专利技术基本一致的性能,即氟化铜与氟化石墨烯复合材料作为锂金属正极材料,放电中压为2.61-2.64V,比容量为432.2-687.5mAhg-1。其他比例的能量密度分别为氟化铜为1068Wh/kg、氟化铜/氟化石墨烯(8:2)为1391Wh/kg、氟化铜/氟化石墨烯(3:7)为1582Wh/kg、氟化铜/氟化石墨烯(5:5)能量密度最佳达到1815Wh/kg。与氟化石墨烯(1494Wh/kg)相比复合材料即提高了放电平台又提高了放电容量。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做了示例性的描述,应该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核心的情况下,任何简单的变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不花费创造性劳动的等同替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能量密度的氟化铜/氟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将氟化铜与氟化石墨烯按(0.8-9):1的比例混合,然后,在密封球磨罐中球磨,球磨好放入手套箱中取出样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能量密度的氟化铜/氟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按照将氟化铜与氟化石墨烯按(0.8-9):1的比例混合,然后,在密封球磨罐中球磨,球磨好放入手套箱中取出样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氟化铜与氟化碳可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封伟孙立东李瑀彭聪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