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混合型电子传输层的有机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8261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混合型电子传输层的有机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有机半导体薄膜光电探测器技术领域,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衬底、导电阴极、电子传输层、光活性层、空穴传输层和金属阳极,所述电子传输层由向配好的ZnO前驱体溶液添加有机染料分子D149充分混合后,采用旋涂、丝网印刷、喷涂和刮涂等溶液加工工艺制备,所述混合溶液中前驱体(Zn(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混合型电子传输层的有机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半导体薄膜光电探测器
,更具体的是涉及基于混合型电子传输层的有机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有机光电探测器是利用具有光电效应的有机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能够实现光电转换的一类器件。传统的光探测器是用无机半导体材料制成,其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工作电压较高且通常需要制冷系统,不适于做柔性、大面积器件。由于有机材料具有较高的光吸收系数,质轻,价廉,加工性能优异且可室温工作等特点,更易制备小体积,低功耗,低成本的探测器件,能够弥补无机光探测器中普遍存在的设备昂贵、工艺复杂等缺点。种类繁多的有机半导体材料也为有机光探测器件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很大的可选择性,其次有机半导体材料剪裁性好,可根据需要合成出具有相应光电特性的新材料。因此有机光探测器在可穿戴电子设备、生物医疗、人工视觉、光通信网络、夜视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比探测率(D*)是用来衡量有机光电探测器探测能力的重要参数,如何提高有机光电探测器的D*是本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其中器件的光/暗电流对D*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混合型电子传输层的有机光电探测器,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衬底(1)、导电阴极(2)、电子传输层(3)、光活性层(4)、空穴传输层(5)和金属阳极(6),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传输层(3)是向ZnO前驱体溶液中添加有机染料分子D149充分混合后,再经由旋涂和热退火工艺形成的一层薄膜,所述混合溶液容中前驱体Zn(C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混合型电子传输层的有机光电探测器,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衬底(1)、导电阴极(2)、电子传输层(3)、光活性层(4)、空穴传输层(5)和金属阳极(6),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传输层(3)是向ZnO前驱体溶液中添加有机染料分子D149充分混合后,再经由旋涂和热退火工艺形成的一层薄膜,所述混合溶液容中前驱体Zn(CH3COO)2·2H2O和D149的质量比是100:0.5~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合型电子传输层的有机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传输层(3)的厚度为30~35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合型电子传输层的有机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驱体混合溶液中Zn(CH3COO)2·2H2O和D149的质量比是100: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合型电子传输层的有机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1)的材料为透明聚合物材料或者石英玻璃,其中透明聚合物材料为聚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氨基甲酸酯、聚酰亚胺、氯醋树脂和聚丙烯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导电阴极(2)的材料为ITO,导电阴极(2)的厚度为185~30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混合型电子传输层的有机光电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活性层(4)材料为包含给体和受体的混合溶液制成,所述给体与受体质量比为1:(0.01~1),所述给体与受体混合溶液的浓度为10~30mg/mL,给体与受体混合溶液采用有机溶剂为主溶剂和0.5~3%含量的溶剂添加剂来制备纳米薄膜;所述给体材料为P3HT、PBDB-T、PDDTT、PCPDTBT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受体材料为PC61BM、PC71BM、ITIC-Th、O-IDTBR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机主溶剂为氯苯、邻二氯苯、氯仿中的一种或多种,溶剂添加剂为1,8-二碘辛烷(DIO)、氯萘(CN)、硝基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光活性层(4)的厚度为100~300n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亚东肖建花太惠玲王洋刘青霞顾德恩巩国豪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