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拉片组件、施工支护体系及现浇自保温围护墙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拉片组件、施工支护体系及现浇自保温围护墙,属于建筑
技术介绍
在商用建筑、居住建筑和工业建筑的建造过程中,对外墙保温性能及施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外墙外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体系,主要是将钢丝网架保温板置于外模板和内模板之间,并通过连接件将外模板、保温板和内模板连接,然后在保温板与内模板、外模板之间形成的腔体内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保温板和混凝土成型为一体,具有固定牢固、使用寿命长、施工周期短等优点。常用的建筑内外模板分为木模板、钢制模板、胶合板模板、塑料模板、玻璃钢模板、铝合金模板等几类。铝合金模板重量轻,刚度大,耐久性好,生产标准程度高,施工速度相对快,模板周转的次数高,材料消耗小,是一种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并显著降低施工成本的新型模板。其中,铝合金模板对拉片体系是使用一次性对拉片作为连接件,将铝合金模板的拼缝位置使用对拉片对拉连接,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模板,将露出于墙体的对拉片外露部敲断即可,对拉片的剩余部分留在墙体内,避免了在墙上留下孔洞,不需要后期填塞,相对于对拉螺栓体系更加方便快捷。现有的外墙外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保温体系在施工时,将钢丝网架保温板内侧靠在混凝土钢筋网架上,外侧通过垫块与外模板定位,内模板和外模板通过连接件固定。其中,对拉片是安装固定钢丝网架保温板、内模板和外模板时的常用连接件。然而,现有的对拉片在实际应用时,尚不能保证钢丝网架保温板与内模板和外模板之间得到有效约束,当浇注混凝土时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拉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拉片本体,所述对拉片本体包括留置段和分别位于所述留置段两侧的模板连接段,所述留置段上间隔设置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与留置段可拆卸连接;/n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上分别设置有保温板抵靠部,用于抵靠在保温板的两个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拉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拉片本体,所述对拉片本体包括留置段和分别位于所述留置段两侧的模板连接段,所述留置段上间隔设置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与留置段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上分别设置有保温板抵靠部,用于抵靠在保温板的两个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拉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或第二定位件上还设置有钢丝网连接部,所述钢丝网连接部用于与钢丝网连接以定位钢丝网的位置,钢丝网连接部与保温板抵靠部沿对拉片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拉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或第二定位件包括插接本体A,所述插接本体A由两个竖板A以及连接两个竖板A的横板A构成,两个竖板A沿对拉片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所述两个竖板A上均设置插接槽A,所述留置段上设置凸起部,所述插接槽A与所述凸起部两侧的留置段沿对拉片本体宽度方向交叉插接,以阻止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之间的相对运动;
第一定位件和/或第二定位件上远离模板连接段的竖板A构成所述保温板抵靠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拉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连接部包括绑扎孔,所述绑扎孔设置在竖板A上,钢丝网与所述绑扎孔绑扎连接以定位钢丝网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拉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连接部还包括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置在横板A上,钢丝网卡入所述限位槽内以定位钢丝网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拉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或第二定位件包括插接本体B,所述插接本体B由两个横板B以及连接两个横板B的一个竖板B构成,两个横板B及一个竖板B环绕在所述留置段外周,所述留置段上设置凸起部,所述横板B上设置卡接槽B,所述卡接槽B与所述凸起部沿对拉片本体长度方向交叉卡接,以阻止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之间的相对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拉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抵靠部呈板状结构,保温板抵靠部环绕固定在卡接本体B的外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拉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连接部包括绑扎孔,所述绑扎孔设置在所述横板B上,钢丝网与所述绑扎孔绑扎连接以定位钢丝网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拉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网连接部还包括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设置在横板B上,钢丝网卡入所述限位槽内以定位钢丝网的位置,所述绑扎孔和限位槽沿对拉片本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横板B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拉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上形成有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接槽B沿对拉片本体长度方向交叉卡接。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拉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或第二定位件包括套接本体,所述套接本体具有可套设于留置段外侧的套接腔,所述套接腔由环绕留置段的若干个侧壁围成,且形成所述套接腔的若干个侧壁中至少有一个环绕于留置段顶部,所述留置段上设置凸起部,所述套接本体上设置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凸起部抵接,以阻止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之间的相对运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对拉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本体沿拉片本体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所述保温板抵靠部,另一端设置所述钢丝网连接部,所述套接腔的内壁设置台肩,所述台肩构成与所述凸起部抵接的抵接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对拉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本体沿拉片本体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所述保温板抵靠部,另一端构成与所述凸起部抵接的抵接部,或者所述套接腔的内壁设置台肩,所述台肩构成与所述凸起部抵接的抵接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对拉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上形成有卡槽,所述套接本体的端部卡入所述卡槽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对拉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件和/或第二定位件还包括插销,所述套接本体和留置段上分别设置插孔,所述插销贯穿套接本体和留置段上的插孔以将套接本体固定在留置段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对拉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由两个插腿及连接两个插腿的连接段构成,所述套接本体和留置段上设置两个插孔,插销的两个插腿分别贯穿套接本体和留置段上的两个插孔。
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军,王波,王鑫,魏述杰,杨阳,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赟卓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