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地临时外墙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231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建筑工地临时外墙支架,包括矩形框架体,所述矩形框架体由多个X轴向杆、Y轴向杆和Z轴向杆构成,所述Z轴向杆为伸缩杆,所述Z轴向杆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上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分别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X轴向杆和Y轴向杆分别通过连接机构与Z轴向杆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框架体内设置有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包括两个中间X轴向杆,所述Z轴向杆上滑动连接有Z轴向调节座,所述Z轴向调节座上沿X轴方向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中间X轴向杆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机构与Z轴向调节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拆装和运输,节省人力和时间,提高支架使用效率;而且可以调节支架高度,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建筑物外墙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地临时外墙支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工地临时外墙支架。
技术介绍
建筑支架在现今的住宅、公路、桥梁等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很普遍的应用,建筑支架是指在建筑工地上用在建筑物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具有便于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方便地进行上下作业、便于高空构件的安装、为建筑物外墙提提供稳固支护等功能的建筑必要设施。在现有的城市大型建筑工程中,建筑支架一般采用钢管或合成材料进行拼装,但是现有的建筑支架的拼装过程较为繁琐,特别是用在临时建筑外墙的建筑支架,其使用周期较短,传统的建筑支架在短周期的使用中拆装过程繁琐、转运移动不便、不能自由调节支架高度成为了显著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建筑工地临时外墙支架,提高建筑支架的拆装效率,方便运输,并且可以灵活调节支架高度,提高使用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筑工地临时外墙支架,包括矩形框架体,所述矩形框架体由多个X轴向杆、Y轴向杆和Z轴向杆构成,所述Z轴向杆为伸缩杆,所述Z轴向杆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上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分别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X轴向杆和Y轴向杆分别通过连接机构与Z轴向杆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框架体内设置有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包括两个中间X轴向杆,所述Z轴向杆上滑动连接有Z轴向调节座,所述Z轴向调节座上沿X轴方向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中间X轴向杆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机构与Z轴向调节座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半抱箍和锁紧箍,所述半抱箍为弧形凹槽结构,所述半抱箍靠近凹槽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锁紧箍配合半抱箍结构设置,所述半抱箍和锁紧箍通过螺栓孔由螺栓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Z轴向调节座和Z轴向杆上配合设置有多个螺栓孔,所述Z轴向调节座与Z轴向杆通过螺栓孔螺纹连接;所述相邻两个Z轴向杆上还间隔设置有多个横管,所述横管两端通过螺栓孔与Z轴向杆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X轴向杆和中间X轴向杆上分别滑动连接有多个X轴向调节座,所述X轴向杆上的X轴向调节座与中间X轴向杆上的X轴向调节座之间铰接有支撑件。优选地,所述X轴向调节座、X轴向杆和中间X轴向杆上配合设置有多个螺栓孔,所述X轴向调节座与X轴向杆之间、X轴向调节座与中间X轴向杆之间均通过螺栓孔螺纹连接。进一步优选,所述支撑件包括斜套管和斜拉管,所述斜套管和斜拉管之间套接。进一步优选,所述Z轴向杆包括套管和竖杆,所述竖杆下端设置在套管内,所述竖杆与套管滑动连接,所述竖杆与套管上均设置有螺栓孔,所述竖杆与套管通过螺栓孔螺纹连接,所述Z轴向调节座滑动设置在竖杆上,所述Z轴向调节座与竖杆螺纹连接。更进一步优选,所述Z轴向杆下端支座连接有万向轮。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方便拆装和运输,节省人力和时间,提高支架使用效率;而且可以灵活调节支架高度,适用于不同高度的建筑物外墙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图1的左侧视图;图3为图1中连接机构的立体图。图中:1-矩形框架体、2-Z轴向杆、201-竖杆、202-套管、3-Z轴向调节座、4-支座、5-万向轮、6-X轴向杆、7-半抱箍、8-锁紧箍、9-支撑件、901-斜拉管、902-斜套管、10-X轴向调节座、11-螺栓孔、12-横管、13-Y轴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建筑工地临时外墙支架,包括矩形框架体1,矩形框架体1由多个X轴向杆6、Y轴向杆13和Z轴向杆2构成,Z轴向杆2为伸缩杆,Z轴向杆2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支座4,支座4上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分别设置有连接机构,X轴向杆6和Y轴向杆13分别通过连接机构与Z轴向杆2固定连接;矩形框架体1内设置有中间层,中间层包括两个中间X轴向杆6,Z轴向杆2上滑动连接有Z轴向调节座3,Z轴向调节座3上沿X轴方向设置有连接机构,中间X轴向杆6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机构与Z轴向调节座3固定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Z轴向杆2包括套管202和竖杆201,竖杆201下端设置在套管202内,竖杆201与套管202滑动连接,竖杆201与套管202上均设置有螺栓孔11,竖杆201与套管202通过螺栓孔11螺纹连接,Z轴向调节座3滑动设置在竖杆201上,Z轴向调节座3与竖杆201螺纹连接。使用时,将竖杆201从套管202中向上拉伸,然后通过螺栓固定,调整矩形框架体1的整体高度;再调整Z轴向调节座3的高度并通过螺栓固定,从而调整中间层在矩形框架体1内的高度。如图3所示,连接机构包括半抱箍7和锁紧箍8,半抱箍7为弧形凹槽结构,半抱箍7靠近凹槽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设置有螺栓孔11,锁紧箍8配合半抱箍7结构设置,半抱箍7和锁紧箍8通过螺栓孔11由螺栓固定连接。连接机构由半抱箍7和锁紧箍8构成,在半抱箍7和锁紧箍8上均设置有连接块,通过连接块上的螺栓孔进行螺纹连接,方便组装和拆卸。如图1所示,Z轴向调节座3和Z轴向杆2上配合设置有多个螺栓孔11,Z轴向调节座3与Z轴向杆2通过螺栓孔11螺纹连接;如图2所示,相邻两个Z轴向杆2上还间隔设置有多个横管12,横管12两端通过螺栓孔11与Z轴向杆2螺纹连接。横管12可以增加矩形框架体1的稳定性,并且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攀爬支架。如图1所示,X轴向杆6和中间X轴向杆6上分别滑动连接有多个X轴向调节座10,X轴向杆6上的X轴向调节座10与中间X轴向杆6上的X轴向调节座10之间铰接有支撑件9,本实施例中支撑件9包括斜套管902和斜拉管901,斜套管902和斜拉管901之间套接。支撑件9可以对整个矩形框架体1起到支撑作用,增加矩形框架体1的稳定性;使用时根据需要调整中间层的高度,然后调整X轴向杆6和中间X轴向杆6上的X轴向调节座10,调整支撑件9的位置,从而提高支撑件9对矩形框架体1的支撑作用,增加支架的稳定性。X轴向调节座10、X轴向杆6和中间X轴向杆6上配合设置有多个螺栓孔11,X轴向调节座10与X轴向杆6之间、X轴向调节座10与中间X轴向杆6之间均通过螺栓孔11螺纹连接。Z轴向杆2下端支座4连接有万向轮5。本技术的说明书和附图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技术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一些技术特征做出一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地临时外墙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框架体,所述矩形框架体由多个X轴向杆、Y轴向杆和Z轴向杆构成,所述Z轴向杆为伸缩杆,所述Z轴向杆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上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分别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X轴向杆和Y轴向杆分别通过连接机构与Z轴向杆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框架体内设置有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包括两个中间X轴向杆,所述Z轴向杆上滑动连接有Z轴向调节座,所述Z轴向调节座上沿X轴方向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中间X轴向杆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机构与Z轴向调节座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地临时外墙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框架体,所述矩形框架体由多个X轴向杆、Y轴向杆和Z轴向杆构成,所述Z轴向杆为伸缩杆,所述Z轴向杆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上沿X轴方向和Y轴方向分别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X轴向杆和Y轴向杆分别通过连接机构与Z轴向杆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框架体内设置有中间层,所述中间层包括两个中间X轴向杆,所述Z轴向杆上滑动连接有Z轴向调节座,所述Z轴向调节座上沿X轴方向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中间X轴向杆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机构与Z轴向调节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半抱箍和锁紧箍,所述半抱箍为弧形凹槽结构,所述半抱箍靠近凹槽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锁紧箍配合半抱箍结构设置,所述半抱箍和锁紧箍通过螺栓孔由螺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Z轴向调节座和Z轴向杆上配合设置有多个螺栓孔,所述Z轴向调节座与Z轴向杆通过螺栓孔螺纹连接;所述相邻两个Z轴向杆上还间隔设置有多个横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楠黄弋钊赵菲菲陈哲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