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散热设备间的屋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164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设备间的屋顶结构,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人字型的屋顶板、底板和位于两侧的三角侧板,所述屋顶板、底板和两侧的三角侧板彼此连接,并构成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结构,所述屋顶面的两侧靠近沿口位置均设有百叶窗式通风条,所述通风条上缘布置有横挡板,所述底板左侧、后侧和右侧的外缘设有开孔,所述开孔陪配置用于输入设备间产生的较热的空气,在底板上位于左侧和右侧开孔的外侧设有倾斜布置的挡水片,所述挡水片外侧的底板处开设有排水孔。采用本方案配合使用的设备间具有通风散热优良,并具有良好的排水设计,整体结构强度高,故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散热设备间的屋顶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散热设备间的屋顶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基于经济成本、能源产地、安全防护等因素的考虑,石油天然气管道、发电站、野外科研站、气象观测站等应用的无人化监控站点大多设于南北荒漠戈壁、无人海岛等偏远地区。使无人化监控站点及对应的设备间陷于极热极寒、风沙、缺水缺电、无风无光等极端环境之下,易造成设备故障或失效,地理位置的偏远给设备的检修带来不便,留下安全隐患。现有监控站点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1)多采取传统方式建造,成本高、工期长;(2)外电接入难,成本高;(3)在温热带地区多变的天气及高温潮湿对仪表设备的影响;(4)多设于偏远地区,建造难度大。综上原因,建造控温性好,自发电系统稳定,安装简便,运输便捷,成本可控的新型监控站点尤为重要。基于此,做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散热设备间的屋顶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设备间屋顶结构差,降温通风能力弱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散热设备间的屋顶结构,包括人字型的屋顶板、底板和位于两侧的三角侧板,所述屋顶板、底板和两侧的三角侧板彼此连接,并构成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结构,所述屋顶面的两侧靠近沿口位置均设有百叶窗式通风条,所述通风条上缘布置有横挡板,所述底板左侧、后侧和右侧的外缘设有开孔,所述开孔陪配置用于接纳设备间产生的较热的空气,在底板上位于左侧和右侧开孔的外侧设有倾斜布置的挡水片,所述挡水片外侧的底板处开设有排水孔。进一步的,所述屋顶板的截面为类似于三角形结构,该三角形结构的顶角的角度在120°至160°之间。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并利用斜面结构,提高空气流动的负压效果,从而加快屋顶内部的热空气的排出。进一步的,所述横挡板的外缘布置有挡水条。引流从屋顶流下的雨水从其横挡板的两侧排出,防止雨水从通风条处侵入至屋顶结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屋顶板上在通风条的两侧设有侧挡片,所述侧挡片与横档条的两端连接。使雨水可以从两侧向下排出,减少雨水从通风条处侵入至屋顶结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屋顶板内侧设有人字形加强梁片。提高结构强度,并使屋顶结构内部分隔成多个腔室,实现管束作用,并利用负压效应,提高通风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屋顶板的通风条处和底板的排水孔处,处均布置有防尘网。能够防止沙尘的入侵,也可以防止由于昆虫、真菌或藻类生长或者由于啮齿动物的破坏等造成设备间的异常损坏。进一步的,所述屋顶板的外缘载附有辐射制冷膜或反射隔热涂料。能够提高散热效果,并具有疏水、疏油、防污、不吸沙砾灰尘的特性,故可提高其使用寿命。采用本方案后,对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好处:本方案一种便于散热设备间的屋顶结构,主体采用相对密封的三角形结构,在保持合理通风通道的情况下,三角形结构便于雨水从两侧高效排出,由于屋顶结构主体为相对封闭的中空结构,其下方的开孔用于接纳设备间产生的较热的空气,而开孔对应的上方为通风条,故两者之间具有较为顺畅的通风通道,可以实现形成烟囱效应,热空气可以自然上升并从其顶部排出,大大优化了空气流动的顺畅性,即便是在无风环境中,也可以实现对设备间内部进行降温散热操作;本方案具有通风散热优良,并具有良好的排水设计,整体结构强度高,故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优选实施例设备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设备间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屋顶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设备间整体布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方案的初衷是为一种被动降温式发电蓄能设备间提供屋顶结构,该设备间特别适合应用在如高温多雨的环境中,众所周知,在热带无人海岛、热带亚热带的大山或森林深处或戈壁沙漠上,均需要一定的野外科研站、气象观测站或工业农业的监控站点,这类站点由于受到气温和内部工作发热的影响,很容易聚积高温,从而影响其工作或使用寿命;而采用空调的方式,在高温环境中,其制冷效率比很低,能耗大,在本身就是缺电的环境中,实施主动控温是很难的;本方案中相对简单的设备间来说,本身造价低,功能性少发热量少,为了轻量化小型化,故设计了一种被动降温是发电蓄能设备间,本方案为该设备间提供便于其散热的屋顶解决方案。参考图1图2图3图4,设备间1通过构架4,架设在地面之上,并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一种便于散热设备间的屋顶结构,其主体建筑材料可以为金属集成墙板、彩铝板或彩钢板,该屋顶结构2包括人字型的屋顶板21、底板22和位于两侧的三角侧板23,屋顶板21、底板22和两侧的两块三角侧板23彼此连接,并构成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结构;屋顶面21的两侧靠近沿口位置均设有百叶窗式通风条210,屋顶板21的截面为类似于三角形结构,该三角形结构的顶角的角度在120°至160°之间,从而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并利用斜面结构,提高空气流动的负压效果,可以加快屋顶内部的热空气通过通风条210排出。通风条210上缘布置有横挡板211,用于减少雨水从通风条210处进入屋顶结构2内部,在最高处的横挡板211的外缘设置有挡水条212,通风条210的两侧均设有侧挡片213,从而形成一个雨水引流罩结构,当从屋顶流下的雨水从挡水条212处被从两侧被引出,并在侧挡片213的两侧排出,可以有效地防止雨水从通风条210处侵入至屋顶内部。为了更好地提高屋顶面21的结构强度,屋顶板21内侧垂直方向设有多片并列布置的人字形加强梁片214,加强梁片214的顶部和屋顶板21的内壁紧密贴合,其底部和底板22紧密贴合,加强梁片214将屋顶结构内部分隔成多个独立腔室,实现管束作用,并利用负压效应,可以提高通风效果。底板22左侧、后侧和右侧的外缘处设有跑道状开孔221,开孔221和设备间1墙板结构3对应的其顶部开孔301一一对应,在墙板结构3和屋顶结构2安装时候后,通过开孔221能够接纳从设备间1产生的较热,并使其进入至屋顶结构2的内部;在底板22上位于左侧和右侧开孔221的外侧设有倾斜布置的挡水片222,挡水片222外侧的底板22处开设有排水孔223,挡水片222正处于通风条210的正下方,即便有雨水通过通风孔210进入至屋顶结构2的内部,在挡水片222的引流下,该进入的雨水将被从排水孔223处被引出,从而不会进入至墙板结构3及设备间1的内部。在屋顶板21的通风条210处和底板22的排水孔223处处均布置有防尘网,防尘网是一种细密的金属网,在减少对空气流动的影响的情况下,能够防止沙尘的入侵,也可以防止由于昆虫、真菌或藻类生长或者由于啮齿动物的破坏等造成设备间1的异常损坏。为了更好实现隔温散热效果,在屋顶板21和三角侧板23的外侧面贴敷有辐射制冷膜或涂刷有反射隔热涂料,辐射制冷膜为优质憎水材料,具有疏水、疏油、防污、不吸沙砾灰尘的特性,通过超材料设计,具备高红外辐射率和高太阳光反射率,利用红外辐射大气窗口,可将接触物体热量以红外电磁波的方式传递至外太空冷源,辐射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散热设备间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字型的屋顶板、底板和位于两侧的三角侧板,所述屋顶板、底板和两侧的三角侧板彼此连接,并构成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结构,所述屋顶面的两侧靠近沿口位置均设有百叶窗式通风条,所述通风条上缘布置有横挡板,所述底板左侧、后侧和右侧的外缘设有开孔,所述开孔陪配置用于输入设备间产生的较热的空气,在底板上位于左侧和右侧开孔的外侧设有倾斜布置的挡水片,所述挡水片外侧的底板处开设有排水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散热设备间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人字型的屋顶板、底板和位于两侧的三角侧板,所述屋顶板、底板和两侧的三角侧板彼此连接,并构成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结构,所述屋顶面的两侧靠近沿口位置均设有百叶窗式通风条,所述通风条上缘布置有横挡板,所述底板左侧、后侧和右侧的外缘设有开孔,所述开孔陪配置用于输入设备间产生的较热的空气,在底板上位于左侧和右侧开孔的外侧设有倾斜布置的挡水片,所述挡水片外侧的底板处开设有排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设备间的屋顶结构,其特征在于:屋顶板的截面为类似于三角形结构,该三角形结构的顶角的角度在120°至16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韧坚秦建锋邵雪丽刘光明何棉磊陈超袁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绿筑住宅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