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混凝土组合连接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8147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混凝土组合连接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所述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上端或下端的端部横梁外侧翼缘上设置有连接接口;不设横梁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接口对应的连接钢板座,所述连接钢板座与所述连接接口之间的距离在0.3~0.5米之间,不预浇注混凝土;预制混凝土与端部横梁外侧翼缘上的安装孔位置对应的地方设置有安装螺栓或螺母的工艺槽;所述横梁的两端设置有T形梁托和连接钢板,所述横梁固定座和连接钢板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还包括L形连接件,所述L形连接件上设置有螺栓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工厂预制程度高,现场湿作业少。装配式型钢混凝土剪力墙之间以及与周边钢梁采用全螺栓连接方式,现场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可适用于高地震烈度地区,结构适用高度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混凝土组合连接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钢-混凝土组合连接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及其制备和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方向,是当前国家大力推广的新兴朝阳产业。住宅建筑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点,然后目前尚缺乏适宜的住宅建筑结构体系,钢筋灌浆套筒剪力墙由于工厂生产要求高、效率低、施工要求高、连接质量问题频发、成本高等原因受到行业质疑,部分地区甚至禁止竖向构件采用预制构件。住宅建筑具有功能复杂、使用要求高(如梁柱不外露)、安全性要求高、节能保温隔音防火要求高、使用期内维护难度大等功能特点。同时住宅建筑具有量大面广、建设量巨大、市场由开发商主导的商品房和政府主导的保障房构成,对成本较为敏感的市场特点。住宅建筑的功能特点和市场特点决定了住宅结构体系开发难度较大,需要满足成本控制严苛、使用功能要求高、钢构件(包括梁、柱、支撑、节点板)不外露、保温、隔音、抗震性能好等诸多要求。在国内的市场环境和产业发展情况下行业缺乏具有完善工业化特征的住宅结构体系,是装配式建筑行业核心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独特,使用方便,并且能够有效避免现场湿作业多、施工效率不高、成本高以及钢筋灌浆套筒连接现场施工难度较大、质量不易保证和成本高等问题的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钢-混凝土组合连接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包括钢筋结构和预制混凝土;钢筋结构包括水平分布的竖向钢筋以及纵向分布的水平钢筋;所述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高度高于一层层高;所述钢筋结构还包括若干个横梁和若干个立柱;所述横梁和所述立柱均由型钢制成;横梁的顶面与楼板的底面高度一致;所述立柱腹板靠近外侧翼缘处开设有钢筋孔,所述水平钢筋的左右端部分别弯折后穿过立柱腹板上开设的钢筋孔,浇筑混凝土后形成组合连接,传递水平分布钢筋内力;所述预制混凝土分段设置,对应每层楼板的位置设置有浇注预留段;预制混凝土设置在两个立柱外侧翼缘之间;所述钢筋结构在各层预制混凝土之间的浇注预留段内连续通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上端或下端的端部横梁外侧翼缘上设置有连接接口;不设横梁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接口对应的连接钢板座,所述连接钢板座与所述连接接口之间的距离在0.3~0.5米之间,不预浇注混凝土;预制混凝土与端部横梁外侧翼缘上的安装孔位置对应的地方设置有安装螺栓或螺母的工艺槽;所述横梁的两端设置有T形梁托和连接钢板,所述横梁固定座和连接钢板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还包括L形连接件,所述L形连接件上设置有螺栓孔。进一步,所述钢筋混凝土浇筑为密肋钢筋混凝土结构。进一步,所述浇注预留段的高度不大于本层楼板厚度。进一步,所述连接钢板座的高度为150mm~300mm。进一步,立柱的内侧翼缘宽度小于外侧翼缘宽度20至30mm,所述预制混凝土的厚度与所述立柱的外侧翼缘宽度相同。本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工厂,将型钢制成的横梁和立柱焊接成钢框,所述钢框的一端设置有端部横梁,所述端部横梁的外侧翼缘板上开设有螺栓安装孔,并焊接连接接口;立柱的另一端距离端面在0.3~0.5米之间焊接有连接钢板座;所述立柱腹板靠近外侧翼缘处开设钢筋孔。2)将钢框置于模台上;在所述钢框上固定水平钢筋、竖向钢筋;将水平钢筋的两端分别弯折后穿过立柱腹板上开设的钢筋孔,将所述竖向钢筋的两端弯折后分别穿过所述钢框端部的端部横梁中央肋板上和所述连接钢板座肋板上开设的钢筋孔,或者分别焊接在端部横梁肋板和所述连接钢板座肋板上;3)对应每层楼板的位置设置有浇注预留段;在两个所述立柱之间浇注混凝土,浇筑的同时进行振捣;4)浇筑完成后进行混凝土养护。进一步,还包括如下步骤:所述步骤1)中还包括在梁柱节点区域柱翼缘间焊接加劲肋。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还包括在横梁的两端焊接横梁T形梁托和连接钢板,加工L形连接件。本技术还公开了上述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安装下一层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用临时支撑固定,将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横梁两端T形梁托和连接板分别与周边钢梁下翼缘和腹板进行连接,设置L形连接件与周边钢梁上翼缘和所述连接钢板座分别进行连接;2)安装下一层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各层水平楼板,依次设置各层水平楼板钢筋;3)浇注各层楼板叠合层混凝土及浇注预留段;4)将上下两层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之间的所述端部连接接口与所述连接钢板座通过纵向钢筋连接,将所述连接钢板座与周边钢梁连接;5)在连接处浇筑预留段内设置水平分布钢筋,浇筑连接处的浇筑预留段;6)安装上一层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中各层水平预制楼板,设置水平楼板钢筋;7)浇注混凝土填充楼板;重复步骤1)至步骤7),直至所有层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均安装完毕。进一步,所述横梁及L形连接件与周边钢梁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本技术利用内置钢框作为施工时承重的骨架,实现了以多个结构层高度作为一个预制单元,大大减少了连接接头的数量,可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好,可适用于高烈度区,结构适用高度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组装示意图。图中:1、钢横梁;101、钢横梁连接接口;2、钢立柱;3、水平钢筋;4、竖向钢筋;501、连接钢板座;6、T形梁托;7、混凝土;8、连接板;9、L形连接板;10、T形连接底角;11、周边钢梁;A、上层剪力墙结构;B、下层剪力墙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利用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说明。本技术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包括混凝土7和钢筋结构。浇注时,整个剪力墙的混凝土7不是浇注为一体;而是分段浇注。混凝土7对应层楼板的位置设置有浇注预留段,楼板的钢筋或者仅上层钢筋伸入并锚固于各层预制混凝土之间的浇注预留段,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混凝土组合连接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包括钢筋结构和预制混凝土;钢筋结构包括水平分布的竖向钢筋以及纵向分布的水平钢筋;所述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高度高于一层层高;所述钢筋结构还包括若干个横梁和若干个立柱;所述横梁和所述立柱均由型钢制成;横梁的顶面与楼板的底面高度一致;所述水平钢筋的左右端部分别弯折后穿过所述立柱腹板上开设的钢筋孔;所述预制混凝土分段设置,对应每层楼板的位置设置有浇注预留段;预制混凝土设置在两个立柱外侧翼缘之间;所述钢筋结构在各层预制混凝土之间的浇注预留段内连续通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上端或下端的端部横梁外侧翼缘上设置有连接接口;不设横梁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接口对应的连接钢板座,所述连接钢板座与所述连接接口之间的距离在0.3~0.5米之间,不预浇注混凝土;预制混凝土与端部横梁外侧翼缘上的安装孔位置对应的地方设置有安装螺栓或螺母的工艺槽;所述横梁的两端设置有T形梁托和连接钢板,所述横梁固定座和连接钢板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还包括L形连接件,所述L形连接件上设置有螺栓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混凝土组合连接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包括钢筋结构和预制混凝土;钢筋结构包括水平分布的竖向钢筋以及纵向分布的水平钢筋;所述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高度高于一层层高;所述钢筋结构还包括若干个横梁和若干个立柱;所述横梁和所述立柱均由型钢制成;横梁的顶面与楼板的底面高度一致;所述水平钢筋的左右端部分别弯折后穿过所述立柱腹板上开设的钢筋孔;所述预制混凝土分段设置,对应每层楼板的位置设置有浇注预留段;预制混凝土设置在两个立柱外侧翼缘之间;所述钢筋结构在各层预制混凝土之间的浇注预留段内连续通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预制型钢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上端或下端的端部横梁外侧翼缘上设置有连接接口;不设横梁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接口对应的连接钢板座,所述连接钢板座与所述连接接口之间的距离在0.3~0.5米之间,不预浇注混凝土;预制混凝土与端部横梁外侧翼缘上的安装孔位置对应的地方设置有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超岳清瑞王晟王存政庄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深圳有限公司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