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宏基因组学的病原分析方法、分析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8135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宏基因组学的病原分析方法、分析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的基于宏基因组学的自动化病原分析方法,一方面整合优化了数据分析方法流程和工具,对病原鉴定过程进行标准化,能够大幅提速数据分析时间,缩减临床检测周期,实现快速检测。另一方面平台通过建立微生物参考序列数据库和病原信息库,综合评估参数和证据等级来有效区分病原菌与背景菌,可有效防止因未覆盖而导致的漏检,进一步提升临床检测结果的参考意义和可解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宏基因组学的病原分析方法、分析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信息学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宏基因组学的病原分析方法、分析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宏基因组测序(metagenomicnext-generationsequencing,mNGS)是综合分析来自患者样本的微生物和宿主的基因物质(DNA和RNA)的方法,应用于多种感染性疾病的诊断、疾病和健康状态下病原微生物分析。其检测通量高,靶标涵盖几乎所有潜在病原,非常适合发现新发病原体和不明感染源。mNGS以无需纯化培养、全面快速检测样本中的所有潜在病原体在相关领域得到认可,同时mNGS具有更高的病原体鉴定灵敏度,受抗生素的影响较小。因此,mNGS对检测传染性病原体具有重要的潜力及实用意义。虽然mNGS已经在相关应用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要提供“一站式”成熟的解决方案,传统的mNGS在实验重复性、结果可靠性及解读准确性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对mNGS的标准化造成障碍。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重复性、可靠性和准确性较好的基于宏基因组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疾病诊断和治疗目的的基于宏基因组学的病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S1:根据待测样品的测序数据获取序列信息;/n步骤S2:对所述序列信息进行质控分析,去除质量不合格的序列和宿主序列,得到目标序列数据;/n步骤S3:基于微生物参考序列数据库,从所述目标序列数据中分析得到微生物物种分类数据;/n步骤S4:基于病原信息库,从所述微生物物种分类数据中分析得到与疾病相关的病原数据;/n步骤S5:根据所述病原数据输出所述待测样品的病原检测结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疾病诊断和治疗目的的基于宏基因组学的病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根据待测样品的测序数据获取序列信息;
步骤S2:对所述序列信息进行质控分析,去除质量不合格的序列和宿主序列,得到目标序列数据;
步骤S3:基于微生物参考序列数据库,从所述目标序列数据中分析得到微生物物种分类数据;
步骤S4:基于病原信息库,从所述微生物物种分类数据中分析得到与疾病相关的病原数据;
步骤S5:根据所述病原数据输出所述待测样品的病原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从所述测序数据中识别并去除碱基错误率大于1%的序列,得到合格序列数据;
步骤S22:从所述合格序列数据中识别并去除宿主序列,得到所述目标序列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将所述目标序列数据与所述微生物参考序列数据库进行比对,得到第一比对结果;
步骤S32:按照一致性大于90%、覆盖度大于90%且比对分值小于最优分值的110%的标准对所述第一比对结果进行过滤,得到第二比对结果;
步骤S33:根据所述第二比对结果的基因信息标识编号获取对应的物种编号,并根据物种编号获取物种注释信息,然后对所述第二比对结果中的每条序列进行物种鉴定;
步骤S34:分别统计每一个分类层级上鉴定到的每一种微生物的序列数目,作为该微生物的初始丰度值;
步骤S35:矫正每一种微生物的所述初始丰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1:将每一种微生物的物种名称与所述病原信息库进行比对,确认该微生物是否属于病原;
步骤S42:将确认为病原的微生物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过滤:对于鉴定为RNA病毒的微生物,其序列数目需≥3;对于鉴定为DNA病毒、细菌、古菌、真菌或寄生虫的微生物,其RPMratio需≥10。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鑫磊王勇强陈俊如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协云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