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洁净地漏,属于洁净配件技术领域,包括地漏主体和地漏盖,所述地漏主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空腔分隔为上排水腔以及下排水腔,所述分隔板中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设置有用于封闭排水口的浮力件,所述上排水腔侧壁以及底部一体设置有拦截网,且所述拦截网形成凸起,所述浮力件位于凸起与排水口形成的空间内,所述排水口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围合板,所述围合板将下排水腔分隔为内腔与外腔,且所述围合板远离分隔板的一端与下排水腔底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外腔的侧壁设置有若干溢流口,所述溢流口的底端沿竖直方向的位置高于围合板的底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减少空间占用且方便清理杂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洁净地漏
本技术涉及洁净配件
,具体为一种洁净地漏。
技术介绍
洁净地漏(又名卫生级地漏)是依据国外进口洁净地漏的结构特点,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采用不锈钢材质进行设计制作。它成功地解决了疏通,清理,水封,气封,以及水气混流时的喷淋冷却等技术问题,是各类净化厂房、洁净室(GMP认证)专用洁净地漏,主要应用于全球范围内的化工、石油、电力、制药、啤酒、食品、乳品饮料及实验室等不可缺少的专用洁净配件。目前,现有洁净地漏处理异味扩散的方式一般为应用弯管形成液封,但弯管会占用更多空间,不能适用于较为狭小的排水口;在清洁方面,一些清洁的残渣经过洁净地漏容易导致阻塞,给清洁带来诸多不便。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洁净地漏,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洁净地漏,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洁净地漏,包括地漏主体和地漏盖,所述地漏主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空腔分隔为上排水腔以及下排水腔,所述分隔板中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接近上排水腔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封闭排水口的浮力件,所述上排水腔侧壁以及底部一体设置有拦截网,且所述拦截网于浮力件位置朝向地漏盖方向形成凸起,所述浮力件位于凸起与排水口形成的空间内,所述排水口接近下排水腔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围合板,所述围合板将下排水腔分隔为内腔与外腔,且所述围合板远离分隔板的一端与下排水腔底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外腔的侧壁设置有若干溢流口,所述溢流口的底端沿竖直方向的位置高于围合板的底端。优选的,所述浮力件为呈球状的浮力球,且排水口的侧壁设置有与浮力球表面相适配的倾斜面。优选的,所述浮力球接近下排水腔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延伸进入下排水腔的内腔,且其端部设置有限位件,所述围合板于浮力球与限位件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限位件沿竖直方向的位移距离的限位环,所述连接绳穿过限位环。优选的,所述拦截网与地漏盖之间设置有地漏基板,所述地漏基板上设置有若干漏孔。优选的,所述下排水腔包括与分隔板相连的固定部以及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部远离分隔板一端的活动部,且所述固定部与活动部的连接位置位于溢流口下方。优选的,若干所述溢流口均设置有防虫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在地漏主体的空腔内设置分隔板,将空腔分隔为上排水腔以及下排水腔,且在分隔板上安装浮力件以及拦截网,在分隔板下端安装围合板将下排水腔分隔为内腔与外腔,且在外腔侧壁开设溢流口,使用过程中,污水首先经过地漏盖进入上排水腔内进行储存,其中污水中的较大杂质经由拦截网过滤,待水位上升,浮力件受此影响随水位上升,开启排水口,使污水进入围合板形成的内腔内,随后污水流至内腔与外腔的底部之间,形成倒U形的液封段,待水位继续上升至溢流口时,污水由溢流口流向排水管路,实现污水的排放。由此,经过拦截网的拦截,能够方便后续通过取出拦截网将较大的杂质清除,且地漏主体内的液封段形成在内外腔之间,不会占用多余的空间,能够减少地漏主体的整体体积,使其能够应用在更多的场景。本技术在拦截网和地漏盖之间设置地漏基板,且在地漏基板上设置若干漏孔,由此能够对进入地漏盖的污水进行初步过滤,拦截较大的杂质垃圾,防止其进入上排水腔内造成阻塞。本技术在溢流口设置有防虫网,由此能够充分防止排水管路内的蚊虫、蟑螂等沿地漏主体内部进入洁净房间内,避免产生卫生污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凸显分隔板结构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3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地漏主体;2、地漏盖;3、分隔板;31、排水口;311、倾斜面;4、空腔;41、上排水腔;42、下排水腔;421、内腔;422、外腔;423、溢流口;424、防虫网;43、固定部;431、外螺纹;44、活动部;441、内螺纹;5、浮力件;51、浮力球;52、连接绳;53、限位件;54、限位环;6、拦截网;61、凸起;7、围合板;8、地漏基板;81、漏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洁净地漏,包括地漏主体1和安装在地漏主体1上端的地漏盖2,地漏主体1内开设有空腔4,空腔4内安装固定有一呈水平的分隔板3,分隔板3将空腔4分隔为上排水腔41以及下排水腔42,分隔板3中部位置贯穿开设有排水口31,排水口31接近上排水腔41的一侧安装有用于封闭排水口31的浮力件5,上排水腔41侧壁以及底部一体安装有拦截网6,拦截网6与上排水腔41侧壁以及底部均处于贴合状态,且其位于浮力件5的位置朝向地漏盖2方向形成凸起61,浮力件5位于凸起61与排水口31之间形成的空间内,排水口31接近下排水腔42的一侧沿竖直方向安装固定有一横截面呈封闭的圆环状的围合板7,围合板7将下排水腔42分隔为内腔421与外腔422,且围合板7远离分隔板3的一端与下排水腔42底面之间具有间隙,外腔422的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溢流口423,溢流口423的底端沿竖直方向的位置高于围合板7的底端。优选的,浮力件5为呈球状的浮力球51,且排水口31的侧壁开设有与浮力球51表面相适配的倾斜面311,倾斜面311的较低端朝向排水口31的中心轴线方向,由此能够利用浮力球51与倾斜面311的配合,封闭排水口31,防止异味漏出,且在污水在上排水腔41内达到一定水位后,浮力球51在浮力的作用下上升,排水口31开启,污水下流至下排水腔42内;其中,浮力球51被限制在拦截网6的凸起61与排水口31之间形成的空间内,防止浮力球51脱离排水口31位置,避免异味漏出。优选的,浮力球51接近下排水腔42的一侧固定有连接绳52,连接绳52延伸进入下排水腔42的内腔421,且其端部固定有呈球状的限位件53,围合板7位于浮力球51与限位件53之间的位置固定有用于限制限位件53沿竖直方向的位移距离的限位环54,连接绳52穿过限位环54,当浮力球51上升或下降时,限位件53沿竖直方向随之运动,且向上移动的极端位置为与限位环54下端面抵接的位置,由此,能够实现对浮力球51的限位,防止其在浮力作用下位移至其他位置,保证其封堵排水口31的作用。优选的,拦截网6与地漏盖2之间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洁净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漏主体(1)和地漏盖(2),所述地漏主体(1)内设有空腔(4),所述空腔(4)内设置有分隔板(3),所述分隔板(3)将空腔(4)分隔为上排水腔(41)以及下排水腔(42),所述分隔板(3)中部设置有排水口(31),所述排水口(31)接近上排水腔(4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封闭排水口(31)的浮力件(5),所述上排水腔(41)侧壁以及底部一体设置有拦截网(6),且所述拦截网(6)于浮力件(5)位置朝向地漏盖(2)方向形成凸起(61),所述浮力件(5)位于凸起(61)与排水口(31)形成的空间内,所述排水口(31)接近下排水腔(42)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围合板(7),所述围合板(7)将下排水腔(42)分隔为内腔(421)与外腔(422),且所述围合板(7)远离分隔板(3)的一端与下排水腔(42)底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外腔(422)的侧壁设置有若干溢流口(423),所述溢流口(423)的底端沿竖直方向的位置高于围合板(7)的底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洁净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漏主体(1)和地漏盖(2),所述地漏主体(1)内设有空腔(4),所述空腔(4)内设置有分隔板(3),所述分隔板(3)将空腔(4)分隔为上排水腔(41)以及下排水腔(42),所述分隔板(3)中部设置有排水口(31),所述排水口(31)接近上排水腔(4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封闭排水口(31)的浮力件(5),所述上排水腔(41)侧壁以及底部一体设置有拦截网(6),且所述拦截网(6)于浮力件(5)位置朝向地漏盖(2)方向形成凸起(61),所述浮力件(5)位于凸起(61)与排水口(31)形成的空间内,所述排水口(31)接近下排水腔(42)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围合板(7),所述围合板(7)将下排水腔(42)分隔为内腔(421)与外腔(422),且所述围合板(7)远离分隔板(3)的一端与下排水腔(42)底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外腔(422)的侧壁设置有若干溢流口(423),所述溢流口(423)的底端沿竖直方向的位置高于围合板(7)的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洁净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件(5)为呈球状的浮力球(51),且排水口(31)的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业,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山川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