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人工观测坝体及坝后压坡体渗漏量的布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于人工观测坝体及坝后压坡体渗漏量的布置结构,主要适用于坝后设压坡体的土石坝。
技术介绍
水利水电工程,尤其是抽水蓄能电站中,为了节省工程用地,常采用土石坝坝后设压坡体的布置形式。大坝投入使用后,库水对大坝产生了水压荷载,并在上下游水位差的作用下,使坝体有可能产生渗漏的情况。一般情况下,为了观测坝体的渗漏量,土石坝坝体渗漏观测都是由人工通过检查廊道进入排水箱涵内部进行量测,且对于坝后压坡体的渗漏是不进行观测的。这样的布置形式存在如下问题:①由于坝后压坡体底部排水箱涵坡度较陡,空间较小,氧气浓度较低,人工观测渗漏量难度较大;②由于压坡体底部细颗粒逐渐沉积,经年累月后,透水堆石区的排水效果也会有所降低,大坝运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对于坝后压坡体的渗漏量观测也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人工观测坝体及坝后压坡体渗漏量的布置结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人工观测坝体及坝后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人工观测坝体及坝后压坡体渗漏量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土石坝坝体下游坝脚处设置混凝土挡墙,挡墙上游侧浇筑集水箱涵,用于集中坝体渗水;挡墙下游侧透水堆石区埋设混凝土排水箱涵,排水箱涵布置挡墙下游侧透水堆石区排水孔;压坡体的末端设置挡渣坝,/n排水箱涵底板布置两道量水堰板,两道量水堰板左右配置布置,第一量水堰板和第二量水堰板之间通过隔墙隔开,并由隔墙和第一量水堰板在排水箱涵中围出集水池;/n集水箱涵的排水管经过挡墙、排水箱涵,其出水口设置在量水池中,第一量水堰板对应坝体渗水;第二量水堰板对应压坡体渗入排水箱涵中的渗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人工观测坝体及坝后压坡体渗漏量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土石坝坝体下游坝脚处设置混凝土挡墙,挡墙上游侧浇筑集水箱涵,用于集中坝体渗水;挡墙下游侧透水堆石区埋设混凝土排水箱涵,排水箱涵布置挡墙下游侧透水堆石区排水孔;压坡体的末端设置挡渣坝,
排水箱涵底板布置两道量水堰板,两道量水堰板左右配置布置,第一量水堰板和第二量水堰板之间通过隔墙隔开,并由隔墙和第一量水堰板在排水箱涵中围出集水池;
集水箱涵的排水管经过挡墙、排水箱涵,其出水口设置在量水池中,第一量水堰板对应坝体渗水;第二量水堰板对应压坡体渗入排水箱涵中的渗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人工观测坝体及坝后压坡体渗漏量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量水堰板的位置处在挡渣坝的下方,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裘杭杰,高亚楠,陈冬冬,余雪松,洪永招,刘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