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新旧桥临时拼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9611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新旧桥临时拼接结构,包括新桥面和旧桥面,所述新桥面和旧桥面的拼接处上均设置有至少两级相互配合的台阶,所述台阶上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新桥面和旧桥面;所述新桥面与旧桥面拼接处的顶部上均开设有沟槽,所述沟槽的底部铺设有底垫层,所述底垫层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连接层、基体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所述沥青混凝土面层与新桥面和旧桥面的上层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本拼接结构其解决了现有新旧桥面结合部位的桥面结构容易出现纵向开裂分离以及容易沉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新旧桥临时拼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公路桥梁
,尤其涉及一种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新旧桥临时拼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其中道路拓宽和路网贯通项目越来越多,涉及到新旧桥拼接的情况越来越多。例如兰州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广西钦州至北海段改扩建工程,主线起自钦南区高桥村,接正在改扩建的兰海高速南宁至钦州段,经高塘、高滩、石滩、牛角滩、高岭桐、沙朗、铁山港、何屋村,止于山口镇桂海主线收费站,接兰海高速公路山口(桂粤界)至湛江段。在该段中存在不少新建路面或者桥梁是在原有的旧路或者旧桥上改扩建得到,其中,旧路运营多年,沉降后路线纵面、横断面与设计差异大,设计拟合困难。因此新旧桥的拼接建设是目前高速公路上改扩建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由于新旧桥沉降上的差异无法克服,容易在拼接处产生高差突变,影响桥面结构完好和交通安全。而且在拼接处,当有荷载通过时容易引起较大的振动,长久的共振容易造成新旧桥拼接处出现裂纹甚至蹦坏,影响整个道路上车辆的行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新旧桥临时拼接结构,本拼接结构其解决了现有新旧桥面结合部位的桥面结构容易出现纵向开裂分离以及容易沉降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新旧桥临时拼接结构,包括新桥面和旧桥面,所述新桥面和旧桥面的拼接处上均设置有至少两级相互配合的台阶,所述台阶上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新桥面和旧桥面;所述新桥面与旧桥面拼接处的顶部上均开设有沟槽,所述沟槽的底部铺设有底垫层,所述底垫层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连接层、基体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所述沥青混凝土面层与新桥面和旧桥面的上层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沥青混凝土面层是由坚硬骨料和弹性沥青加热混合而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为10cm~12cm。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层为钢板构成,所述连接层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垫层。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基体层为混凝土层。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垫层为混凝土层。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新桥面和旧桥面上的底垫层的上层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水平加强钢筋和竖直加强钢筋;所述水平加强钢筋设置在每级所述台阶的水平面上,且两端分别连接新桥面和旧桥面;所述竖直加强钢筋设置在每级所述台阶的竖直方向上,且两端分别连接新桥面和旧桥面。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竖直加强钢筋的下端固装在所述旧桥面的台阶上,所述竖直加强钢筋的上端与所述新桥面上的水平加强钢筋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新桥面和旧桥面的拼接处的底部设置有添嵌缝式防水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新旧桥临时拼接结构在新桥面和旧桥面的拼接处上设计多级台阶,使得新桥面、旧桥面的结合处连接更加稳固;此外在台阶上设计有连接组件,提高了新桥面和旧桥面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结合处容易出现纵向开裂分离的情况;此外,在新桥面与旧桥面拼接处上铺设多层复合结构,利用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优异力学特性使得了新桥面和旧桥面的结合处能够承受荷载高频振荡时显弹性、而受低频缓力时显塑性,同时满足车辆通过和新旧桥出现澄江沉降差异时,拼接处结构仍保持完好,能够满足使用功能。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断面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新桥面1、旧桥面2、台阶3、沟槽4、底垫层5、连接层6、基体层7、沥青混凝土面层8、连接组件9、水平加强钢筋91、竖直加强钢筋92、弹性沥青10、添嵌缝式防水层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部件被称为“设置在中部”,不仅仅是设置在正中间位置,只要不是设置在两端部都属于中部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新旧桥临时拼接结构,包括新桥面1和旧桥面2,所述新桥面1和旧桥面2的拼接处上均设置有至少两级相互配合的台阶3,所述台阶3上设置有连接组件9,所述连接组件9的两端分别连接新桥面1和旧桥面2;所述新桥面1与旧桥面2拼接处的顶部上均开设有沟槽4,所述沟槽4的底部铺设有底垫层5,所述底垫层5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连接层6、基体层7和沥青混凝土面层8,所述沥青混凝土面层8与新桥面1和旧桥面2的上层面处于同一水平面。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建设中新桥面1和旧桥面2的拼接处不可避免会形成接缝,由于新桥面1是后期建设得到的,因此在本申请中为了加强以及保持接缝处的强度,故将旧桥面2开凿出多级的台阶3,台阶3的具体数目与实际的建设情况进行设计,这样可以很好地利用旧桥面2的基体,然后再利用新桥面1铺盖在旧桥面2的多级台阶3上,这样采用层叠递进的阶梯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新桥面1和旧桥面2的拼接处的强度,避免外部载荷的长期施压而导致拼接处出现破裂的问题。此外,利用台阶3上的连接组件9使得新桥面1和旧桥面2的连接处更加稳固,同时避免拼接处纵向开裂的问题。此外,在本申请中沟槽4的具体形式是在最顶部的台阶3上进行设置,具体是,在新桥面1和旧桥面2最顶部的拼接处沿着拼接缝的长度方向进行开凿。这个沟槽4是在新桥面1和旧桥面2均建设好之后进行开凿得到,一般挖至桥梁主体水泥层上。由于两桥路面高度不同,故用底垫层5铺设第一层在沟槽4上,所述底垫层5为混凝土层。底垫层5与新旧桥梁主体之间刷涂环氧树脂胶粘剂,可以增加上下两层结构的粘结性。此外,所述连接层6为钢板构成,所述连接层6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垫层5。此外,为了使得连接层6安装稳度,后期受力均匀,所述新桥面1和旧桥面2上的底垫层5的上层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新旧桥临时拼接结构,包括新桥面和旧桥面,所述新桥面和旧桥面的拼接处上设置有至少两级相互配合的台阶,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上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新桥面和旧桥面;所述新桥面与旧桥面拼接处的顶部上均开设有沟槽,所述沟槽的底部铺设有底垫层,所述底垫层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连接层、基体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所述沥青混凝土面层与新桥面和旧桥面的上层面处于同一水平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新旧桥临时拼接结构,包括新桥面和旧桥面,所述新桥面和旧桥面的拼接处上设置有至少两级相互配合的台阶,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上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新桥面和旧桥面;所述新桥面与旧桥面拼接处的顶部上均开设有沟槽,所述沟槽的底部铺设有底垫层,所述底垫层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连接层、基体层和沥青混凝土面层,所述沥青混凝土面层与新桥面和旧桥面的上层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新旧桥临时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混凝土面层是由坚硬骨料和弹性沥青加热混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新旧桥临时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为10cm~12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新旧桥临时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为钢板构成,所述连接层通过螺栓固定在底垫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新旧桥临时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层为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华李云刚徐圣志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桂中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