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清除和整理落纱的纺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846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清除和整理落纱的纺织机,包括纺织机主体,所述纺织机主体一端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落纱轴,且落纱轴的外侧套设有纱线管,所述纺织机主体底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靠近纱线管的一端共同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滑槽,且第一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安装仓、第二安装仓、第一电动升降杆、第二滑槽、第一夹板、连接杆、第二夹板、第二滑块、第二电动升降杆和第三电动升降杆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同时对多组纱线管进行夹持并拆卸,不需要操作人员弯腰手动对落纱好的纱线管进行更换,大大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清除和整理落纱的纺织机
本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为一种可自动清除和整理落纱的纺织机。
技术介绍
纺织机,又叫纺机、织机、棉纺机等,古代的纺织机是依靠人力带动的织布机。纺织机就是把线、丝、麻等原材料加工成丝线后织成布料的工具全称,古今纺织工艺流程和设备的发展都是因应纺织原料而设计的,因此,原料在纺织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当前的纺织机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会将大量的纱线逐渐缠绕在纱线管的外侧,在纱线管卷满纱线后,往往是通过人工对这些落纱后的纱线管一个一个进行拆卸并更换新的一组纱线管,且需要一直弯腰进行作业,对操作人员来说劳动强度较大,而且效率较低,无法自动对纺织机上的纱线管进行清清除并更换;且当前的纺织机在取走已经落纱好的纱线管后,需要人工将新的纱线管一个一个的套设到相应的转轴外侧,十分耽误时间,且需要操作人员直接接触纺织机的一个工作部位,很容易导致操作人员受伤;同时当前可自动清除和整理落纱的纺织机在夹持纱线管时,很容易导致纱线管因夹持力量过大而导致纱线管损坏,十分影响对落纱的整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清除和整理落纱的纺织机,包括纺织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机主体(1)一端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落纱轴(5),且落纱轴(5)的外侧套设有纱线管(12),所述纺织机主体(1)底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柱(11),所述支撑柱(11)靠近纱线管(12)的一端共同设置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滑槽(10),且第一滑槽(1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块(9),所述纺织机主体(1)靠近纱线管(12)的一端设置有收集仓(8),所述收集仓(8)靠近纺织机主体(1)的一端与第一滑块(9)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收集仓(8)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安装仓(2),且第一安装仓(2)内底部的中间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清除和整理落纱的纺织机,包括纺织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机主体(1)一端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落纱轴(5),且落纱轴(5)的外侧套设有纱线管(12),所述纺织机主体(1)底部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支撑柱(11),所述支撑柱(11)靠近纱线管(12)的一端共同设置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滑槽(10),且第一滑槽(10)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块(9),所述纺织机主体(1)靠近纱线管(12)的一端设置有收集仓(8),所述收集仓(8)靠近纺织机主体(1)的一端与第一滑块(9)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收集仓(8)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安装仓(2),且第一安装仓(2)内底部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第三电动升降杆(25),所述第三电动升降杆(25)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安装仓(13),所述第二安装仓(13)内部远离纺织机主体(1)一端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电动升降杆(14),所述第二安装仓(13)内部远离纺织机主体(1)一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电动升降杆(24),所述第一电动升降杆(14)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夹板(22),且第二夹板(22)的两侧设置有与第二滑槽(15)相互配合的第二滑块(23),所述第二夹板(22)靠近纺织机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辅助固定机构,所述第二电动升降杆(24)的输出端设置有连接杆(21),且连接杆(21)远离第二电动升降杆(2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夹板(20),所述第一安装仓(2)一侧靠近纺织机主体(1)一端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架(4),所述安装架(4)靠近纺织机主体(1)的一端均匀设置有三组下料漏斗(3),所述收集仓(8)靠近安装架(4)的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7),所述控制面板(7)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电动升降杆(14)、第二电动升降杆(24)和第三电动升降杆(25)电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帅帅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悠莱纺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