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顶部救援功能的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584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顶部救援功能的电梯,涉及电梯的技术领域,包括轿厢,所述轿厢的厢门所对的轿厢内侧壁上设置有攀爬结构,所述攀爬结构包括设置于轿厢内侧壁上的隐藏槽,所述隐藏槽的内壁的上端与L型的定位杆连接,所述定位杆远离隐藏槽的一端与轿厢的顶部连接,所述定位杆的水平端滑动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上转动设置有伸缩梯,所述隐藏槽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限制伸缩梯移动的定位结构;所述轿厢的顶部设置有贯穿该顶部的救援通道,所述救援通道的内壁设置有照明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安全性高、灵活度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顶部救援功能的电梯
本技术涉及电梯的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顶部救援功能的电梯。
技术介绍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4米/秒以下)、快速电梯4~12米/秒)和高速电梯(1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电梯一旦出现故障或卡层时,导致电梯轿厢的门无法打开,被困人员只能选择等待救援,在救援时,有时需要从电梯的顶部的通风照明处将人救出,但是现有的电梯轿厢空间有限,并且高度较高,普通身高的人无法从电梯轿厢的顶部通孔处爬出,这就导致了救援时效的降低,因此本申请设置有一种具有顶部救援功能的电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顶部救援功能的电梯,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描述的现有技术中电梯轿厢不具备顶部救援功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顶部救援功能的电梯,包括轿厢,所述轿厢的厢门所对的轿厢内侧壁上设置有攀爬结构,所述攀爬结构包括设置于轿厢内侧壁上的隐藏槽,所述隐藏槽的内壁的上端与L型的定位杆连接,所述定位杆远离隐藏槽的一端与轿厢的顶部连接,所述定位杆的水平端滑动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上转动设置有伸缩梯,所述隐藏槽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限制伸缩梯移动的定位结构;所述轿厢的顶部设置有贯穿该顶部的救援通道,所述救援通道的内壁设置有照明结构。优选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隐藏槽一侧内侧壁上的绑带、以及设置于隐藏槽另一侧内侧壁上的定位杆,所述绑带上远离隐藏槽的一端设置有能够滑动套设于定位杆上的定位管。优选的:所述定位杆为L型。优选的:所述照明结构包括设置于救援通道内侧壁上的环形的定位环、以及放置于定位环上的灯座,且灯座的外圆周壁的直径大于定位环内圆周壁的直径,所述灯座的下表面均匀的设置有若干呈圆形排列的定位板,且定位板在定位环的内圆周壁范围内,所述灯座的下表面均匀的设置有若干LED光源,所述定位板远离灯座的一端转动设置有连板,所述连板与定位环通过螺杆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灯座上设置有一透明玻璃,所述LED光源在透明玻璃上方。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在轿厢上设置隐藏槽和定位结构中的绑带能够将伸缩梯放置于隐藏槽内,不影响轿厢内的空间,通过释放绑带能够移出伸缩梯,被困人员通过伸缩梯能够从救援通道爬出,并且本申请中的灯座与定位环时通过螺杆可拆卸连接的,便于逃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有顶部救援功能的电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伸缩梯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部分部件的右视图。图4是本技术部分部件的左向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照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轿厢10、救援通道20、攀爬结构30、隐藏槽31、定位杆32、滑套33、伸缩梯34、定位结构40、绑带41、定位管42、定位杆43、照明结构50、定位环51、灯座52、LED光源53、定位板54、连板55、螺杆56、透明玻璃5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5】,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具有顶部救援功能的电梯,包括轿厢10,,所述轿厢10的厢门所对的轿厢10内侧壁上设置有攀爬结构30,所述攀爬结构30包括设置于轿厢10内侧壁上的隐藏槽31,所述隐藏槽31的内壁的上端与L型的定位杆32连接,所述定位杆32远离隐藏槽31的一端与轿厢10的顶部连接,所述定位杆32的水平端滑动套设有滑套33,所述滑套33上转动设置有伸缩梯34,所述隐藏槽31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限制伸缩梯34移动的定位结构40;所述轿厢10的顶部设置有贯穿该顶部的救援通道20,所述救援通道20的内壁设置有照明结构50。优选的:所述定位结构40包括设置于隐藏槽31一侧内侧壁上的绑带41、以及设置于隐藏槽31另一侧内侧壁上的定位杆43,所述绑带41上远离隐藏槽31的一端设置有能够滑动套设于定位杆43上的定位管42。优选的:所述定位杆43为L型。优选的:所述照明结构50包括设置于救援通道20内侧壁上的环形的定位环51、以及放置于定位环51上的灯座52,且灯座52的外圆周壁的直径大于定位环内圆周壁的直径,所述灯座52的下表面均匀的设置有若干呈圆形排列的定位板54,且定位板54在定位环51的内圆周壁范围内,所述灯座52的下表面均匀的设置有若干LED光源53,所述定位板54远离灯座52的一端转动设置有连板55,所述连板55与定位环51通过螺杆56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灯座52上设置有一透明玻璃57,所述LED光源53在透明玻璃57上方。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申请当需要使用救援通道时,先将定位管42从定位杆43上取下,然后转动伸缩梯34,使得伸缩梯34倾斜,并伸长伸缩梯34,使得伸缩梯34的底部与轿厢10的底部接触,然后被困人员顺着伸缩梯34向上攀爬,然后转动连接连板55与定位环51的螺杆56,使得连板55与定位环51分离,此时灯座52与定位环51也就能够分离,将灯座52移出救援通道20的范围,这就使得被困人员能够从轿厢10的顶部的救援通道20爬出电梯,达到及时救援的目的。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顶部救援功能的电梯,包括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的厢门所对的轿厢内侧壁上设置有攀爬结构,所述攀爬结构包括设置于轿厢内侧壁上的隐藏槽,所述隐藏槽的内壁的上端与L型的定位杆连接,所述定位杆远离隐藏槽的一端与轿厢的顶部连接,所述定位杆的水平端滑动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上转动设置有伸缩梯,所述隐藏槽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限制伸缩梯移动的定位结构;所述轿厢的顶部设置有贯穿该顶部的救援通道,所述救援通道的内壁设置有照明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顶部救援功能的电梯,包括轿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的厢门所对的轿厢内侧壁上设置有攀爬结构,所述攀爬结构包括设置于轿厢内侧壁上的隐藏槽,所述隐藏槽的内壁的上端与L型的定位杆连接,所述定位杆远离隐藏槽的一端与轿厢的顶部连接,所述定位杆的水平端滑动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上转动设置有伸缩梯,所述隐藏槽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限制伸缩梯移动的定位结构;所述轿厢的顶部设置有贯穿该顶部的救援通道,所述救援通道的内壁设置有照明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顶部救援功能的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于隐藏槽一侧内侧壁上的绑带、以及设置于隐藏槽另一侧内侧壁上的定位杆,所述绑带上远离隐藏槽的一端设置有能够滑动套设于定位杆上的定位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雪荣孙英英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通鼎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