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7584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折叠护板、轿厢底板和直角钢板,折叠护板内嵌设有若干轿厢底板,折叠护板的四角均嵌设有直角钢板,折叠护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一合页、第二合页、第三合页和第四合页,两个第三侧板之间连接有第四合页,第三侧板的两侧均设有两个第二侧板,相邻第二侧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合页,第二侧板远离第三侧板的一侧均设有第一侧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牢固和组装拆卸方便的特点,折叠护板设置有不同高度规格,可方便折叠护板通过电梯门,而上下层折叠护板之间通过直角钢板螺丝固定,能够充分保证不同折叠护板之间的连接牢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厢安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轿厢配件
,具体为一种电梯轿厢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其中,电梯轿厢是运送乘客和货物的电梯组件,是电梯的基础工作部分,轿厢由轿厢架和轿厢体组成,为美观起见,轿厢体内部装饰华丽,还配有通风系统、照明系统、控制系统和报警系统等,而无论是商用楼层还是住宅楼,电梯轿厢均承担着运输装修建材的功能,装修建材在搬运中,极易损伤轿厢体内壁,在轿厢体内壁造成凹陷或者划痕,一般情况相下,装修建材搬运期间,需要在轿厢体内壁安装防护板。传统轿厢体防护板的各侧板采用依次单独安装的方式,这使得轿厢体防护结构的整体强度较差,建材搬运冲击轿厢体防护结构,容易造成结构散架的后果,且分体安装的方式,操作工序繁琐,使得电梯防护结构的安装施工时限较长,影响电梯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安全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轿厢体防护板结构不稳固和拆装不易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轿厢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折叠护板、轿厢底板和直角钢板,所述折叠护板内嵌设有若干轿厢底板,所述折叠护板的四角均嵌设有直角钢板,所述折叠护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一合页、第二合页、第三合页和第四合页,两个所述第三侧板之间连接有第四合页,所述第三侧板的两侧均设有两个第二侧板,相邻所述第二侧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合页,所述第二侧板远离第三侧板的一侧均设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相邻第二侧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合页,相邻所述第三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连接有第三合页,所述第三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相邻侧均开设有两个第二插槽,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相邻侧均开设有两个第一插槽,所述直角钢板的两个侧边上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侧壁上均设有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相对应的穿孔,所述直角钢板的两个侧边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并通过穿入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锁紧螺栓进行锁紧。优选的,所述第二合页连接在第二侧板的外侧,所述第四合页连接在第三侧板的外侧。优选的,所述第一合页连接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内侧,所述第三合页连接在第三侧板和第二侧板内侧。优选的,所述第二插槽位于第三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上下两侧,所述第一插槽位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上下两侧。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侧板上开设有按键槽,所述第二侧板的中部开设有扶手预留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电梯轿厢,具有结构牢固和组装拆卸方便的特点,折叠护板设置有不同高度规格,可方便折叠护板通过电梯门,而上下层折叠护板之间通过直角钢板螺丝固定,能够充分保证不同折叠护板之间的连接牢固度,避免了单独安装各个侧板的麻烦,简化了轿厢防护板的安装施工流程,同时,通过合页连接的结构与角钢配合,具有不容易散架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折叠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延展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直角钢板的立体图。图中:1、折叠护板;2、轿厢底板;3、直角钢板;4、第一侧板;5、第一合页;6、第二侧板;7、第二合页;8、第三侧板;9、第三合页;10、第四合页;11、第一螺纹孔;12、第一插槽;13、第二插槽;14、第二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梯轿厢安全防护装置,包括折叠护板1、轿厢底板2和直角钢板3,折叠护板1内嵌设有若干轿厢底板2,折叠护板1的四角均嵌设有直角钢板3,折叠护板1包括第一侧板4、第二侧板6、第三侧板8、第一合页5、第二合页7、第三合页9和第四合页10,两个第三侧板8之间连接有第四合页10,第三侧板8的两侧均设有两个第二侧板6,相邻第二侧板6之间连接有第二合页7,第二侧板6远离第三侧板8的一侧均设有第一侧板4,第一侧板4与相邻第二侧板6之间连接有第一合页5,相邻第三侧板8和第二侧板6之间连接有第三合页9,第三侧板8和第二侧板6的相邻侧均开设有两个第二插槽13,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6的相邻侧均开设有两个第一插槽12,直角钢板3的两个侧边上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1和第二螺纹孔14,第一插槽12和第二插槽13侧壁上均设有与第一螺纹孔11和第二螺纹孔14相对应的穿孔,直角钢板3的两个侧边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一插槽12和第二插槽13并通过穿入第一螺纹孔11和第二螺纹孔14的锁紧螺栓进行锁紧。其中,第二合页7连接在第二侧板6的外侧,第四合页10连接在第三侧板8的外侧,方便内折形成矩形结构。其中,第一合页5连接在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6内侧,第三合页9连接在第三侧板8和第二侧板6内侧,方便外折增大防护面积。其中,第二插槽13位于第三侧板8和第二侧板6的上下两侧,第一插槽12位于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6的上下两侧,上下层折叠护板1之间通过直角钢板3螺丝固定,能够充分保证不同折叠护板1之间的连接牢固度。其中,其中一个第一侧板4上开设有按键槽,第二侧板6的中部开设有扶手预留槽,电梯可正常使用。具体的,使用本技术时,如图2所示,先将折叠护板1充分折叠,随后将折叠后的折叠护板1挪入电梯内,再将折叠护板1重新延展,如图3所示,之后,将用力按压相邻第二侧板6和相邻第三侧板8,使得第二侧板6和第三侧板8紧贴电梯内壁,如图1所示,形成矩形的内壁防护结构,可避免建材搬运过程中,建材冲击力对电梯内壁造成损伤的问题,随后,再将直角钢板3分别插入相邻第一插槽12和相邻第二插槽13之间,通过直角钢板3限定相邻直角插槽的角度,再将螺栓旋拧插入第一螺纹孔11或第二螺纹孔14内,从而保证矩形结构的稳固性,此外,为全面防护轿厢内壁,折叠护板1设置有不同高度规格,可方便折叠护板1通过电梯门,而上下层折叠护板1之间通过直角钢板3螺丝固定,能够充分保证不同折叠护板1之间的连接牢固度,折叠护板1安装完毕后,再依次在轿厢底部过盈铺设底板即可,可有效避免电梯底部的石材表面受损,本电梯轿厢安全防护装置,具有结构牢固和组装拆卸方便的特点,避免了单独安装各个侧板的麻烦,简化了轿厢防护板的安装施工流程,同时,通过合页连接的结构与角钢配合,具有不容易散架的优点。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轿厢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护板(1)、轿厢底板(2)和直角钢板(3),所述折叠护板(1)内嵌设有若干轿厢底板(2),所述折叠护板(1)的四角均嵌设有直角钢板(3),所述折叠护板(1)包括第一侧板(4)、第二侧板(6)、第三侧板(8)、第一合页(5)、第二合页(7)、第三合页(9)和第四合页(10),两个所述第三侧板(8)之间连接有第四合页(10),所述第三侧板(8)的两侧均设有两个第二侧板(6),相邻所述第二侧板(6)之间连接有第二合页(7),所述第二侧板(6)远离第三侧板(8)的一侧均设有第一侧板(4),所述第一侧板(4)与相邻第二侧板(6)之间连接有第一合页(5),相邻所述第三侧板(8)和第二侧板(6)之间连接有第三合页(9),所述第三侧板(8)和第二侧板(6)的相邻侧均开设有两个第二插槽(13),所述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6)的相邻侧均开设有两个第一插槽(12),所述直角钢板(3)的两个侧边上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1)和第二螺纹孔(14),所述第一插槽(12)和第二插槽(13)侧壁上均设有与第一螺纹孔(11)和第二螺纹孔(14)相对应的穿孔,所述直角钢板(3)的两个侧边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一插槽(12)和第二插槽(13)并通过穿入第一螺纹孔(11)和第二螺纹孔(14)的锁紧螺栓进行锁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厢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护板(1)、轿厢底板(2)和直角钢板(3),所述折叠护板(1)内嵌设有若干轿厢底板(2),所述折叠护板(1)的四角均嵌设有直角钢板(3),所述折叠护板(1)包括第一侧板(4)、第二侧板(6)、第三侧板(8)、第一合页(5)、第二合页(7)、第三合页(9)和第四合页(10),两个所述第三侧板(8)之间连接有第四合页(10),所述第三侧板(8)的两侧均设有两个第二侧板(6),相邻所述第二侧板(6)之间连接有第二合页(7),所述第二侧板(6)远离第三侧板(8)的一侧均设有第一侧板(4),所述第一侧板(4)与相邻第二侧板(6)之间连接有第一合页(5),相邻所述第三侧板(8)和第二侧板(6)之间连接有第三合页(9),所述第三侧板(8)和第二侧板(6)的相邻侧均开设有两个第二插槽(13),所述第一侧板(4)和第二侧板(6)的相邻侧均开设有两个第一插槽(12),所述直角钢板(3)的两个侧边上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1)和第二螺纹孔(14),所述第一插槽(12)和第二插槽(13)侧壁上均设有与第一螺纹孔(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伟杰易挥龙彭冬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台菱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