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学探针检测施工材料次氯酸根离子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727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光学探针检测施工材料次氯酸根离子的方法,先做标准曲线,取相应探针溶液溶于水中加入不同浓度的Cl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光学探针检测施工材料次氯酸根离子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光学探针的检测施工材料检测方法,尤其是基于光学探针检测施工材料中次氯酸根离子的方法,属于化学检测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试验水平已不断提高,但许多原材料力学和化学性能指标的检测方法仍不够稳定和成熟,尤其是许多化学性能指标的检测确定还是依靠各种传统的分析检测方法来实现,不但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充足的检测时间,而且还需要有经验的人力资源。空间、时间及仪器成本的压力,原材料化学性能指标检测的不准确及时,都会导致检测费用的增加、影响施工进度、缩短目标建筑的使用寿命、降低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在桥梁、地下工程、建筑工程等施工生产中,简易快速检测、控制原材料化学性能指标至关重要。目前建筑施工原材料的化学指标检测以对混凝土用料有危害的离子ClO-为主。用于材料检测的常见方法有:传统化学滴定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等,其中用于施工材料的检测手段以传统滴定方法见多,但是各个方法都有其技术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光学探针对建筑施工原材料进行施工前检测,具有准确及时、操作简单、耗材低等优点;在施工现场能够及时掌握原材料的性能,科学规范施工,施工安全并提高施工速度;并且在确保满足试验要求质量标准前提下,才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光学探针的检测施工材料检测方法,称取C16.9mg溶于2mLDMF配成浓度为5.0×10-3mol/L的探针溶液备用。先做标准曲线,取6μL探针溶液溶于3mL水中,探针溶液中探针分子的浓度为1.0×10-5mol/L,加入不同浓度的ClO-,即滴定实验得到标准曲线。检测时,取待测液3mL,加入6μL探针溶液,测其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含有不同浓度的ClO-,在814nm处的吸收光谱明显降低;发射光谱834nm处的荧光强度明显降低。对应标准曲线,得知所含ClO-浓度。附图说明图1为探针分子C1在未加入ClO-(●)和加入ClO-(■)随pH值的变化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探针分子C1的合成如下: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对探针分子C1与各种常见离子识别的吸收光谱行为进行研究。在浓度为2.0×10-5mol/L的溶液体系中,探针分子C1的吸收光谱在814nm处显示其特征吸收峰,当加入5倍的其他离子(Ac-,BF4-,Br-,ClO-,Cl-,ClO4-,CO32-,F-,HCO3-,H2PO4-,HPO42-,P2O72-,OH-,PO4-,HSO4-,NO2-,NO3-,S2-,SO42-,TBHP)时,探针分子C1在814nm处的吸收光谱没有显著的变化,这表明探针分子C1和这些离子之间没有强相互作用,因而对探针在814nm处的紫外吸收不产生较强的影响;相反,在加入5倍ClO-之后,探针分子C1在814nm处的吸收光谱明显降低,这表明探针分子C1和ClO-之间发生了较强的作用。为了进一步确定探针分子C1对ClO-的选择性,在上述溶剂体系中,考察了探针分子C1与不同离子的荧光光谱识别行为。探针分子C1自身有很强的荧光发射峰,发射峰的位置在834nm。当加入了5倍的其他离子后(5.0×10-5mol/L),虽然某些离子也会引起荧光光谱强度的微弱下降,但只有ClO-的猝灭效应最显著。上述现象表明,在水溶液体系中,探针分子C1能够作为ClO-选择性识别探针。在水溶液中,探针分子C1对ClO-有很好的选择性,对ClO-的检测限可以达到10-7mol/L。并且在广泛pH的范围内仍然可以检测ClO-,这对于探针分子C1在实际快速检测氯离子的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图1中可以看出,pH值在5.5~10.0的范围内,荧光强度对pH值的变化都不敏感。这表明探针分子C1在广泛的酸碱变化范围内可以与ClO-相互作用,这对于探针分子C1在实际检测ClO-的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光学探针检测施工材料次氯酸根离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Cl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学探针检测施工材料次氯酸根离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ClO-浓度检测和HSO4-浓度检测,ClO-浓度检测过程如下,称取C16.9mg溶于2mLDMF配成浓度为5.0×10-3mol/L的探针溶液备用;先做标准曲线,取6μL探针溶液溶于3mL水中,探针溶液中探针分子的浓度为1.0×10-5mol/L,加入不同浓度的ClO-,即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秋晨陈诗林董轶高江张广兴王建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