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COD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4093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2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质COD预测方法,包括根据基础模型M1和校正模型M2预测出水质COD;建立基础模型M1包括:基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测试标准水体样本的吸光度,根据所述吸光度和与之对应的COD值建立所述基础模型M1;建立校正模型M2包括:基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测试自然水样的吸光度,将自然水样的吸光度代入基础模型M1,确定出与自然水样吸光度对应的COD初步预测值;实际测量所述自然水样的COD,确定出所述自然水样的COD测量值;分别以所述COD初步预测值为自变量、以所述COD测量值为因变量线性拟合出所述校正模型M2。本发明专利技术申请的水质COD预测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化学监测方法,大大简化操作步骤,缩短检测时间,并且不采用化学试剂,没有废液产生,绿色环保。

Cod prediction method of water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质COD预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质环境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水质COD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水作为一种重要自然资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更是生命之源,其战略地位愈发凸显。但是近年来水质污染事件频发,各种污水排放现象屡禁不止,自然水体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严重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同时也危害了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快速掌控水质变化情况,加强水体污染预警能力迫在眉睫。中国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2016-2018年项目,再次突出了水质在线监控和水质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的重要性;2020年4月水利部办公厅印发的《2020年水资源管理工作要点》中更是提出要进一步强化水资源监测体系监测,做好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实施,加强实际应用,对水质监测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水质相关指标检测仍多使用化学法,例如通常用来表征水样被污染情况的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OxygenDemand)指标,国内测定的标准方法有重铬酸钾法和高锰酸钾法,这类通过复杂化学反应来进行检测的方式都存在反应时间长、步骤繁琐,产生废液易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质COD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待测水样导入基础模型M1和校正模型M2,计算出待测水样的COD预测值;/n建立所述基础模型M1包括:基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测试标准水体样本的吸光度,根据所述吸光度和与之对应的COD值建立所述基础模型M1;/n建立所述校正模型M2包括:基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测试自然水样的吸光度,将所述自然水样的吸光度代入所述基础模型M1,确定出与自然水样吸光度对应的COD初步预测值;实际测量所述自然水样的COD,确定出所述自然水样的COD测量值;分别以所述COD初步预测值为自变量、以所述COD测量值为因变量线性拟合出所述校正模型M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质COD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待测水样导入基础模型M1和校正模型M2,计算出待测水样的COD预测值;
建立所述基础模型M1包括:基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测试标准水体样本的吸光度,根据所述吸光度和与之对应的COD值建立所述基础模型M1;
建立所述校正模型M2包括:基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测试自然水样的吸光度,将所述自然水样的吸光度代入所述基础模型M1,确定出与自然水样吸光度对应的COD初步预测值;实际测量所述自然水样的COD,确定出所述自然水样的COD测量值;分别以所述COD初步预测值为自变量、以所述COD测量值为因变量线性拟合出所述校正模型M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COD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所述基础模型M1时,对测试获得的吸光度数据做预处理,所述预处理包括小波阈值去噪、线性插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质COD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所述基础模型M1时,对预处理后的吸光度数据,选取特征波长范围的标准水体样本的吸光度,间隔2nm作为输入矩阵的自变量,对应的COD浓度值作为因变量,利用MATLAB对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仿真建模,采用PLSR建模方法建立所述基础模型M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COD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标准水体样本的方法包括,配制COD标准溶液和浊度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晨魏升慧徐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亨通海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