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试验台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试验台齿轮系统,试验台齿轮系统包括一级行星齿轮,一级行星齿轮中的第一太阳轮内设置有第一输出轴;二级行星齿轮,其与一级行星齿轮对称设置,二级行星齿轮与一级行星齿轮的齿轮参数相同,二级行星齿轮中的第二行星架与第一行星架固定连接,第二太阳轮内设置有输入轴,输入轴与第一输出轴分别与牵引机车上位于两侧轨道上的车轮连接;连接轴,其上设置有第一齿轮,连接轴与输入轴平行设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圈的外齿部分啮合传动;驱动组件,其与连接轴驱动连接,且在驱动组件与连接轴的连接处设置有锁止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试验台齿轮系统的有益效果:能够同时实现试验台上牵引机车的直行和转向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试验台齿轮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试验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试验台齿轮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对在轨道上运行的牵引机车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牵引机车的设计研发至正式投入使用的阶段中,必须通过试验台齿轮系统对牵引机车的运行可靠性进行大量的试验。但现有的试验台齿轮系统的结构功能单一,可靠性较低,不能同时实现牵引机车的直行和转向功能,不能满足牵引机车在试验台上的运行状态的试验要求。因此,亟需一种试验台齿轮系统,能够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试验台齿轮系统,能够同时实现试验台上牵引机车的直行和转向功能,且具有可靠性较高的特点。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试验台齿轮系统,用于试验牵引机车的运行状态,试验台齿轮系统包括:一级行星齿轮,其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齿圈、第一行星架及多个第一行星轮,多个所述第一行星轮周向啮合连接在所述第一齿圈与所述第一太阳轮之间,且所述第一太阳轮内设置有第一输出轴;二级行星齿轮,其与所述一级行星齿轮对称设置,所述二级行星齿轮与所述一级行星齿轮的齿轮参数相同,所述二级行星齿轮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第二齿圈及多个第二行星轮,多个所述第二行星轮周向啮合连接在所述第二齿圈的内齿部分与所述第二太阳轮之间,且所述第二行星架与所述第一行星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太阳轮内设置有输入轴,所述输入轴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同轴设置,所述输入轴与所述第一输出轴分别与所述牵引机车上位于两侧轨道上的车轮连接;连接轴,其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连接轴与所述输入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圈的外齿部分啮合传动;驱动组件,其与所述连接轴驱动连接,且在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连接轴的连接处设置有锁止装置,以防止所述驱动组件及所述连接轴转动。优选地,所述试验台齿轮系统还包括:第一驱动件,其与所述输入轴驱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输入轴转动。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第二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齿轮;中间轴,其与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中间轴上设置有第三齿轮,且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连接。优选地,所述中间轴与所述连接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优选地,所述联轴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卡槽,所述锁止装置卡接在所述卡槽内。优选地,所述第二驱动件为伺服电机。优选地,所述伺服电机上设置有电气锁止按钮,以用于使所述伺服电机处于待机状态。优选地,所述锁止装置为手动锁止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件为电机。优选地,所述第一行星架与所述第二行星架通过花键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对称设置齿轮参数相同的一级行星齿轮及二级行星齿轮,且使一级行星齿轮的第一行星架与二级行星齿轮的第二行星架固定连接,在一级行星齿轮的第一太阳轮内设置第一输出轴,在二级行星齿轮的第二太阳轮内设置输入轴,并使同轴设置的输入轴与第一输出轴分别与牵引机车上位于两侧轨道上的车轮连接;同时,在驱动组件与连接轴的连接处设置用于防止驱动组件及连接轴转动的锁止装置,并使连接轴上的第一齿轮与二级行星齿轮的第二齿圈的外齿部分啮合传动,整个试验台齿轮系统的结构较简单;当需要试验牵引机车的直行运动状态时,关闭驱动组件并打开锁止装置,以使连接轴能够始终保持不转动,以使第二齿圈始终保持不动;此时,给输入轴一个动力,输入轴开始转动,输入轴带动第二太阳轮转动,第二太阳轮带动第二行星轮转动,第二行星轮带动第二行星架转动,第二行星架带动第一行星架转动,第一行星架带动第一行星轮转动,第一行星轮带动第一太阳轮转动,第一太阳轮带动第一输出轴转动,从而实现牵引机车在轨道上滑动;且由于对称设置的一级行星齿轮与二级行星齿轮的齿轮参数相同,保证了输入轴与第一输出轴的转速相同,从而实现了牵引机车在轨道上直行运动;当需要试验牵引机车的转向运动状态时,打开驱动组件并关闭锁止装置,以使驱动组件驱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转动以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以带动第二齿圈转动,第二齿圈带动第二行星架转动,第二行星架带动第一行星架转动,第一行星架转动以带动多个周向设置的第一行星轮转动,多个第一行星轮转动带动第一太阳轮转动,第一太阳轮转动带动第一输出轴转动;同时,由于输入轴的动力持续输入,以带动第一输出轴始终保持转动,而此时,由于第一齿轮转动也能够带动第一输出轴转动,会增加或者减小第一输出轴的转速,而输入轴的转速未发生改变,以使输入轴与第一输出轴的转速不一致,从而实现牵引机车的转向运动;能够同时实现试验台上牵引机车的直行和转向功能,且能够通过改变驱动组件的转向以及转速以控制牵引机车转向的大小,其试验的通用性较强;同时,设置了锁止装置,能够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连接轴以及第二齿圈均保持不动,以保证输入轴与第一输出轴的转速能够完全一致,其试验的安全可靠性较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试验台齿轮系统的剖视图。图中:1-一级行星齿轮;11-第一输出轴;12-第一太阳轮;13-第一齿圈;14-第一行星架;15-第一行星轮;2-二级行星齿轮;21-输入轴;22-第二太阳轮;23-第二齿圈;24-第二行星架;25-第二行星轮;3-驱动组件;4-连接轴;41-第一齿轮;5-锁止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试验台齿轮系统,用于试验台上试验牵引机车的直行或者转向的运行状态,以使牵引机车的运行性能较好,才能正式市场进行使用。具体地,如图1所示,试验台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试验台齿轮系统,用于试验牵引机车的运行状态,其特征在于,试验台齿轮系统包括:/n一级行星齿轮(1),其包括第一太阳轮(12)、第一齿圈(13)、第一行星架(14)及多个第一行星轮(15),多个所述第一行星轮(15)周向啮合连接在所述第一齿圈(13)与所述第一太阳轮(12)之间,且所述第一太阳轮(12)内设置有第一输出轴(11);/n二级行星齿轮(2),其与所述一级行星齿轮(1)对称设置,所述二级行星齿轮(2)与所述一级行星齿轮(1)的齿轮参数相同,所述二级行星齿轮(2)包括第二太阳轮(22)、第二行星架(24)、第二齿圈(23)及多个第二行星轮(25),多个所述第二行星轮(25)周向啮合连接在所述第二齿圈(23)的内齿部分与所述第二太阳轮(22)之间,且所述第二行星架(24)与所述第一行星架(1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太阳轮(22)内设置有输入轴(21),所述输入轴(21)与所述第一输出轴(11)同轴设置,所述输入轴(21)与所述第一输出轴(11)分别与所述牵引机车上位于两侧轨道上的车轮连接;/n连接轴(4),其上设置有第一齿轮(41),所述连接轴(4)与所述输入轴(21)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齿轮(41)与所述第二齿圈(23)的外齿部分啮合传动;/n驱动组件(3),其与所述连接轴(4)驱动连接,且在所述驱动组件(3)与所述连接轴(4)的连接处设置有锁止装置(5),以防止所述驱动组件(3)及所述连接轴(4)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验台齿轮系统,用于试验牵引机车的运行状态,其特征在于,试验台齿轮系统包括:
一级行星齿轮(1),其包括第一太阳轮(12)、第一齿圈(13)、第一行星架(14)及多个第一行星轮(15),多个所述第一行星轮(15)周向啮合连接在所述第一齿圈(13)与所述第一太阳轮(12)之间,且所述第一太阳轮(12)内设置有第一输出轴(11);
二级行星齿轮(2),其与所述一级行星齿轮(1)对称设置,所述二级行星齿轮(2)与所述一级行星齿轮(1)的齿轮参数相同,所述二级行星齿轮(2)包括第二太阳轮(22)、第二行星架(24)、第二齿圈(23)及多个第二行星轮(25),多个所述第二行星轮(25)周向啮合连接在所述第二齿圈(23)的内齿部分与所述第二太阳轮(22)之间,且所述第二行星架(24)与所述第一行星架(1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太阳轮(22)内设置有输入轴(21),所述输入轴(21)与所述第一输出轴(11)同轴设置,所述输入轴(21)与所述第一输出轴(11)分别与所述牵引机车上位于两侧轨道上的车轮连接;
连接轴(4),其上设置有第一齿轮(41),所述连接轴(4)与所述输入轴(21)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齿轮(41)与所述第二齿圈(23)的外齿部分啮合传动;
驱动组件(3),其与所述连接轴(4)驱动连接,且在所述驱动组件(3)与所述连接轴(4)的连接处设置有锁止装置(5),以防止所述驱动组件(3)及所述连接轴(4)转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能,马进勇,申长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高精齿轮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