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桨距变转速双旋翼纵列式无人直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213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桨距变转速双旋翼纵列式无人直升机,由机体组件和前后安置于机体上的动力组件和调姿组件构成,调姿组件与动力组件一一对应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螺旋桨的桨距不变,靠调节电机转速改变升力,靠倾转斜盘角度改变姿态,结构简化、重量减轻、废阻减小、成本降低、可靠性提高、维护变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桨距变转速双旋翼纵列式无人直升机
本技术属于无人机
,具体涉及一种定桨距变转速双旋翼纵列式无人直升机。
技术介绍
多旋翼无人机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载荷和航时一般都比较小,多用于要求不高、近航程的应用场景,如农林植保、交通执法、影视拍摄等。固定翼无人机气动效率高、续航时间长、飞行速度快,但不能悬停、且需要跑道,多用于远航程应用场景,如地理测绘、电力巡线、森林火检等。无人直升机(指单旋翼尾桨无人直升机,又称常规无人直升机)既能垂直起降(无需跑道)、自由悬停,续航时间和飞行速度又比较适中,可用于中航程应用场景,如孤岛运输、航空物探、救援救灾等。常规无人直升机存在一定短板,如难操控、对飞控和操控人员要求高等;另外,为了增大起飞重量就需要增加旋翼直径,然而当旋翼直径过大时,会引起重量增加、造价提高、贮运场地变大、空间生存能力变差;还有,为了平衡主旋翼衍生的反扭力矩需要设置尾桨,因为尾桨的存在,机械效率低(尾桨损耗约7%~12%)、易受侧风干扰、机身过于狭长、尾部故障率高,且配平过程繁琐、外挂物易受起落架干扰。双旋翼纵列式直升机的主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桨距变转速双旋翼纵列式无人直升机,其特征在于:由机体组件和前后安置于机体上的动力组件和调姿组件构成,调姿组件与动力组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机体组件包括侧板、加固件、上板、下板、座板和起落架,两个侧板、一个上板、一个下板、夹在两个侧板中间的五个加固件和两个放置调姿组件的座板构成机体的主框架,起落架通过半圆形管夹连接在两端的加固件上;所述调姿组件包括立柱、鱼眼轴承、斜盘、轴承盖、球头连杆、舵机和舵机座,立柱的一端连接在座板上、另一端插入鱼眼轴承的内圈并设有轴用挡圈限位,鱼眼轴承的外圈放置在斜盘的轴承座内、并由螺接在斜盘上的轴承盖限位,球头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斜盘上、另一端铰接在舵机摇臂上,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桨距变转速双旋翼纵列式无人直升机,其特征在于:由机体组件和前后安置于机体上的动力组件和调姿组件构成,调姿组件与动力组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机体组件包括侧板、加固件、上板、下板、座板和起落架,两个侧板、一个上板、一个下板、夹在两个侧板中间的五个加固件和两个放置调姿组件的座板构成机体的主框架,起落架通过半圆形管夹连接在两端的加固件上;所述调姿组件包括立柱、鱼眼轴承、斜盘、轴承盖、球头连杆、舵机和舵机座,立柱的一端连接在座板上、另一端插入鱼眼轴承的内圈并设有轴用挡圈限位,鱼眼轴承的外圈放置在斜盘的轴承座内、并由螺接在斜盘上的轴承盖限位,球头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斜盘上、另一端铰接在舵机摇臂上,舵机安装在螺接于座板底部的舵机座上;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电机、电调、螺旋桨、压桨板和整流罩,电机的一端固定在斜盘上、另一端不经过任何传动机构直接连接螺旋桨,压桨板压在螺旋桨上并通过螺丝将螺旋桨与电机连接,电调安装在座板的底部,整流罩安装在压桨板的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桨距变转速双旋翼纵列式无人直升机,其特征在于:采用定桨距螺旋桨而非变桨距旋翼,通过调节电机转速改变升力大小,增加或减小电机转速即可实现升降。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浩赵凯凤徐元哲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