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推进器系桩推力测试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下机器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水下推进器系桩推力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水下推进器在水下机器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水下机器人系统中至关重要的设备。水下推进器系桩推力是指将水下推进器固定于岸桩上,当桨叶运转时水下推进器产生的推力大小。系桩推力大小是研究水下推进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现有的水下推进器系桩推力测试中,通常将被测水下推进器系于系桩,控制水下推进器运转使其在导轨上滑动,通过测量作用于系桩上的拉力来测量水下推进器产生的推力大小。另外,还有一些测试使用测力杠杆间接测试水下推进器的推力大小。现有的测试中忽略了由于导轨或杠杆而产生的摩擦力。而且,现有的水下推进器测试时,被测的水下推进器所处水深有局限性,由于工装结构的限制使水下推进器只能沉于水底部或处于水面附近的位置,试验深度不可调节;而水池底面或水深较浅均会对水下推进器周围流场造成很大影响,使测得的推力值远离真实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水下推进器系桩推力测试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推进器系桩推力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框架(1)、驱动器舱(3)、防水拉力计(7)、配平压载(10)、吊装钢丝绳(12)、连接电缆、吊带(17)及水面控制与监测系统,其中待测试的水下推进器(2)安装于所述试验框架(1)内部,该待测试的水下推进器(2)一侧的试验框架(1)上安装有驱动器舱(3),另一侧的试验框架(1)上安装有防止测试系统起吊后试验框架(1)发生偏转的配平压载(10);所述吊装钢丝绳(12)的下端与试验框架(1)的顶部相连,上端与所述防水拉力计(7)的下端连接,该防水拉力计(7)的上端与吊带(17)相连,作为测试系统的起吊点;所述连接电缆包括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推进器系桩推力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框架(1)、驱动器舱(3)、防水拉力计(7)、配平压载(10)、吊装钢丝绳(12)、连接电缆、吊带(17)及水面控制与监测系统,其中待测试的水下推进器(2)安装于所述试验框架(1)内部,该待测试的水下推进器(2)一侧的试验框架(1)上安装有驱动器舱(3),另一侧的试验框架(1)上安装有防止测试系统起吊后试验框架(1)发生偏转的配平压载(10);所述吊装钢丝绳(12)的下端与试验框架(1)的顶部相连,上端与所述防水拉力计(7)的下端连接,该防水拉力计(7)的上端与吊带(17)相连,作为测试系统的起吊点;所述连接电缆包括水密电缆(14)及推进器供电电缆(18),所述驱动器舱(3)通过水密电缆(14)与待测试的水下推进器(2)相连,该驱动器舱(3)通过推进器供电电缆(18)和所述水面控制与监测系统连接,所述防水拉力计(7)和水面控制与监测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推进器系桩推力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框架(1)顶部一侧安装有保持测试系统稳定的防扭转机构,该防扭转机构包括加长梁(8)及防扭转杆(9),所述加长梁(8)高度可调地安装于试验框架(1)上,所述防扭转杆(9)的一端固接于加长梁(8)的顶部,另一端延伸至试验水域岸边供手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推进器系桩推力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扭转杆(9)的一端由加长梁(8)顶部开设的孔穿过,并通过所述加长梁(8)顶部设置的防扭转杆固定销(25)与加长梁(8)固定;所述加长梁(8)安装于试验框架(1)的加长梁安装立梁(23)上,该加长梁(8)的高度方向及加长梁安装立梁(23)的高度方向均预留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加长梁(8)通过安装于不同高度的安装孔实现安装高度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推进器系桩推力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扭转杆(9)的长度方向中心线与加长梁(8)的高度方向中心线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推进器系桩推力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试的水下推进器(2)通过推进器转接板(5)及固定卡箍(4)安装于试验框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英博,杜林森,苏辰长,孔范东,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