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架搬运车集成式车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167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架搬运车集成式车架结构,涉及矿井机械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支架搬运车由于气罐、液压油箱以及补水箱布置不合理而导致整车宽度过大的技术问题。包括两组纵梁与横梁形成的U型车架本体,横梁上设置有气罐和液压油箱,任一纵梁上设置有补水箱;或者,横梁上设置有液压油箱和补水箱,任一纵梁上设置有气罐;气罐、液压油箱以及补水箱均集成于车架本体前进方向的端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气罐和液压油箱设置于横梁上,或者将液压油箱和补水箱设置于横梁上,在同等容积条件下减小了横梁的宽度,从而减小了支架搬运车整车的宽度,使整车设计更紧凑,保证了支架搬运车良好的通过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架搬运车集成式车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矿井机械设备
,具体来说,是指一种支架搬运车集成式车架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近几年井下大采高工作面的不断开发,综采设备越来越趋于大功率、大采高、智能化发展。液压支架作为顶板支护和管理的一种液压动力装置,基于大采高需要,其吨位也越来越大。支架搬运车是专门针对综采工作面搬家倒面过程中液压支架的倒运或长距离运输而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特种工具,是现代化采煤工艺必不可少的辅助运输设备。支架搬运车在整体结构布置过程中,常常需要将气罐、液压油箱以及补水箱设置为体积较大的容积,并且三者均布置在车架的横梁上,导致了支架搬运车整车宽度过大,影响了支架搬运车在煤矿井下狭窄巷道内良好的通过性。因此,提供一种气罐、液压油箱以及补水箱合理布置的车架结构,以减小支架搬运车的整车宽度,是本
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支架搬运车集成式车架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支架搬运车由于气罐、液压油箱以及补水箱布置不合理而导致整车宽度过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支架搬运车集成式车架结构,包括两组纵梁与一组横梁形成的U型车架本体,其中: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位置比邻并且整体位于两组纵梁之间的液压油箱和补水箱,使液压油箱和补水箱的容积能够向两组纵梁之间的空间延伸,任一一组所述纵梁上设置有气罐;或者,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位置比邻并且整体位于两组纵梁之间的气罐和液压油箱,使气罐和液压油箱的容积能够向两组纵梁之间的空间延伸,任一一组所述纵梁上设置有补水箱;所述气罐、液压油箱以及补水箱均集成于车架本体前进方向端面的下层。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该支架搬运车集成式车架结构还可以做如下的改进。可选的,所述气罐呈独立的长方体盒式结构连接于车架本体上。可选的,所述气罐内设置有若干用于加强气罐充气后拉结强度的加强拉杆。可选的,所述气罐上设置有用于充气和排气的进排气口。可选的,所述液压油箱呈独立的倒L形盒式结构连接于车架本体上。可选的,所述液压油箱上设置有用于平衡压力的回油阀块以及用于抽吸液压油的吸油阀块。可选的,所述车架本体上设置有位于液压油箱上方用于加油口与空滤安装的安装孔口。可选的,所述补水箱呈独立的长方体盒式结构连接于车架本体上。可选的,所述补水箱上设置有加注口、出水口以及加气口。可选的,所述车架本体前进方向的端面上还设置有供管线穿过的通道;所述气罐、液压油箱以及补水箱均为钢板焊接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支架搬运车集成式车架结构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将液压油箱和补水箱设置于横梁上,或者将气罐和液压油箱设置于横梁上,在同等容积条件下减小了横梁的宽度,从而减小了支架搬运车整车的宽度,使整车设计更紧凑,保证了支架搬运车良好的通过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支架搬运车集成式车架结构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架本体;2—气罐;3—进排气口;4—液压油箱;5—回油阀块;6—吸油阀块;7—补水箱;8—加注口;9—通道;10—安装孔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面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支架搬运车集成式车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两组纵梁与一组横梁形成的U型车架本体1,在车架本体1沿支架搬运车前进方向端面的下侧分别设置有气罐2、液压油箱4以及补水箱7。气罐2、液压油箱4以及补水箱7分别为独立的盒式结构,即气罐2、液压油箱4以及补水箱7均采用钢板焊接而成薄的盒式结构。如图1所示,气罐2呈长方体的盒式结构,气罐2焊接于任一一侧纵梁前进方向的端面。为了保证气罐2充气后盒式结构的拉结强度,在气罐2内焊接有若干加强拉杆(如图中均匀分布的点状结构所示),以提高气罐2充气后的气压。此外,气罐2的表面凸出横梁的端面,能够增大气罐2的容积,使更多的气体储存在气罐2中,有利于使支架搬运车的发动机更多次的启动。在气罐2凸出部分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充气和排气的进排气口3,进排气口3设置于气罐2靠向车架本体1内侧的侧壁上,能够避免进排气口3在支架搬运车行驶时的刮伤。如图1所示,液压油箱4呈倒L形的盒式结构,液压油箱4焊接于双侧纵梁之间的横梁上,并且液压油箱4的缺口朝向车架本体1前进方向端面的中下部位置,液压油箱4倒L形盒式结构的上部位于车架本体1的中部位置。此外,在液压油箱4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回油阀块5,用于平衡液压油箱4内液压油的压力。在液压油箱4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吸油阀块6,用于抽吸液压油。特别地,在横梁的正上方设置有安装孔口10,安装孔口10位于液压油箱4倒L形盒式结构上部的正上方,能够方便液压油箱4的加油口与空滤等部件的安装。本技术倒L形盒式结构的液压油箱4能够向车架本体1的双侧纵梁之间延伸,有利于增大液压油箱4的容积,使液压油能够循环散热,同时使液压油的清洁度更高。如图1所示,补水箱7呈长方体的盒式结构,补水箱7焊接于横梁上邻近液压油箱4的位置,并且与液压油箱4形成一个由车架本体1前端面贯通到车架本体1双侧纵梁中间的通道9,通道9主要用于管线的穿过,同时位于车架本体1前进方向端面中下部的通道9还有利于通过支架搬运车的发动机散热器所吹出的部分冷却风。此外,在补水箱7的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加水的加注口8、用于排水的出水口以及用于加注气体的加气口。补水箱7整体位于车架本体1的双侧纵梁之间,使补水箱7能够向车架本体1的双侧纵梁之间延伸,有利于增大补水箱7的容积,从而使得车辆尾气的洗水能力更好,并且车辆在更长时间行驶时不需要补加水。本技术将液压油箱4和补水箱7设置于横梁上,在同等容积条件下减小了横梁的宽度,从而减小了支架搬运车整车的宽度,使整车设计更紧凑,保证了支架搬运车良好的通过性。同时,气罐2、液压油箱4以及补水箱7分开布置形成三个独立的焊接盒式结构,工艺性更好,能够分别对气罐2、液压油箱4以及补水箱7进行焊接并做密封性和压力试验。在焊接前,能够分别对盒式结构内部进行防腐蚀处理后,再分别焊接到车架本体1上,从而提高了盒式结构的防腐性能。此外,盒式结构的气罐2、液压油箱4以及补水箱7焊接于车架本体1上,各自为箱体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架搬运车集成式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纵梁与一组横梁形成的U型车架本体(1),其中:/n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位置比邻并且整体位于两组纵梁之间的液压油箱(4)和补水箱(7),使液压油箱(4)和补水箱(7)的容积能够向两组纵梁之间的空间延伸,任一一组所述纵梁上设置有气罐(2);或者,/n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位置比邻并且整体位于两组纵梁之间的气罐(2)和液压油箱(4),使气罐(2)和液压油箱(4)的容积能够向两组纵梁之间的空间延伸,任一一组所述纵梁上设置有补水箱(7);/n所述气罐(2)、液压油箱(4)以及补水箱(7)均集成于车架本体(1)前进方向端面的下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架搬运车集成式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纵梁与一组横梁形成的U型车架本体(1),其中:
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位置比邻并且整体位于两组纵梁之间的液压油箱(4)和补水箱(7),使液压油箱(4)和补水箱(7)的容积能够向两组纵梁之间的空间延伸,任一一组所述纵梁上设置有气罐(2);或者,
所述横梁上设置有位置比邻并且整体位于两组纵梁之间的气罐(2)和液压油箱(4),使气罐(2)和液压油箱(4)的容积能够向两组纵梁之间的空间延伸,任一一组所述纵梁上设置有补水箱(7);
所述气罐(2)、液压油箱(4)以及补水箱(7)均集成于车架本体(1)前进方向端面的下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搬运车集成式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罐(2)呈独立的长方体盒式结构连接于车架本体(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搬运车集成式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罐(2)内设置有若干用于加强气罐(2)充气后拉结强度的加强拉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搬运车集成式车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罐(2)上设置有用于充气和排气的进排气口(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康韩亮波王力彬郗涛施利兰李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重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