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避免遮挡效果的布液结构及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12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避免遮挡效果的布液结构及换热器。布液结构包括:布液管;所述换热器内设置有换热管,所述布液管呈环形设置于所述换热管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具有避免遮挡效果的布液结构及换热器,将现有技术中的布液盘结构替换为呈环形的布液管,从而在保证与布液盘结构相同的布液效果的情况下降低对气态冷媒的遮挡,从而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同时通过设置喷射孔,能够增加换热管的分布区域,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换热管分布区域小而存在多个换热死区的问题,减少布液器对换热管的遮挡,减少布液器对换热管布局的限制,简化布液器结构,使其占据空间小,布液无死角,换热无死角提高了换热器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避免遮挡效果的布液结构及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处理设备
,特别是一种具有避免遮挡效果的布液结构及换热器。
技术介绍
在热泵系统机组中,降膜式蒸发器需要具备兼顾蒸发、冷凝双工况功能,常规的布液器结构为整块矩形或其他形式的盒子形式,该结构只能满足蒸发工况时的布液效果及流体流动方式,在冷凝工况时,高温高压的气态冷媒通过原蒸发工况的出气口反向进入壳体顶部,中间布液器遮挡到绝大部分换热区域,气态冷媒无法充分与换热管接触,导致部分换热管换热较差,导致换热面积利用率不高,并且使换热管布局仅布置到壳体中部区域,布液器两侧无换热管布局,当转换为冷凝工况时,出现较多换热死区而导致气态冷媒虽然充满整个壳程,但减少了与换热管接触的面积,使整个空间利用率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换热器内的布液器妨碍气态冷媒进入而造成换热器换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将布液管呈环形设置而避免对气态冷媒造成遮挡的具有避免遮挡效果的布液结构及换热器。一种布液结构,应用于换热器,所述布液结构包括:布液管,所述布液管设置于所述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布液结构,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换热器(1),所述布液结构包括:/n布液管(2),所述布液管(2)设置于所述换热器(1)内,且所述布液管(2)上设置有喷射孔(21);/n所述换热器(1)内设置有换热管(3),所述布液管(2)呈环形设置于所述换热管(3)的上方,且所述喷射孔(21)的喷射方向朝向所述换热管(3)和/或朝向所述换热管(3)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液结构,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换热器(1),所述布液结构包括:
布液管(2),所述布液管(2)设置于所述换热器(1)内,且所述布液管(2)上设置有喷射孔(21);
所述换热器(1)内设置有换热管(3),所述布液管(2)呈环形设置于所述换热管(3)的上方,且所述喷射孔(21)的喷射方向朝向所述换热管(3)和/或朝向所述换热管(3)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1)上设置有进液口(11),所述进液口(11)与所述布液管(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液管(2)围成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的底面朝向所述换热管(3),且所述喷射孔(21)处于所述矩形框架的内表面、底面或外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液结构还包括至少一根连通管路(4),所述连通管路(4)设置于所述环形内部,且所述连通管路(4)的两端均与所述布液管(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路(4)的数量为至少两根,所有所述连通管路(4)并列设置于所述环形内部;或所述连通管路(4)的数量为至少两根,所有所述连通管路(4)交叉设置于所述环形内部,且相互交叉的所述连通管路(4)之间相互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路(4)上设置有喷射孔(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沿远离所述换热管(3)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治平王铁强胡东兵胡海利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