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冷效率高的闪发装置及换热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7120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过冷效率高的闪发装置及换热器。闪发装置浸没于液态冷媒内,所述闪发装置包括:壳体;过冷管,所述过冷管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过冷管内部流通有低温冷媒;连通管,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连通管的端部贯穿所述壳体后与所述液态冷媒连通,所述连通管上设置有喷射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过冷效率高的闪发装置及换热器,将液态冷媒通过连通管引入至壳体内部并喷射进行闪发,然后利用过冷管引入低温冷媒进行过冷,有效的增加过冷度,并且设置挡板能够增加连通管内的气液分离效果,同时增加冷媒的凝露滴落过程,设置波纹结构,增大气液混合冷媒撞击挡板的表面积,放大过滤效果,最大限度的提高过冷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冷效率高的闪发装置及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处理设备
,特别是一种过冷效率高的闪发装置及换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为提高制冷设备机组能效,增大冷凝器过冷度是一种低成本且效果好的方法之一。增大过冷度的方法主要三种:1、外置再冷却器,此方法结构复杂,成本高;2、内置过冷器,此方法结构简单,成本底;3、采用系统回热循环,连接管路复杂损失较大。因此第二种结构性价比高,应用广泛,但此结构往往都是通过设置更多过冷管或折流结构提高过冷度,这种方式存在换热管成本高,折流结构导致系统压降大,且液态冷媒容易夹杂气态通过出液口流出,存在过冷度较小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换热器过冷度较小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在换热器内部设置闪发结构的过冷效率高的闪发装置及换热器。一种闪发装置,浸没于液态冷媒内,所述闪发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过冷管,所述过冷管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过冷管内部流通有冷却水;连通管,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连通管的端部贯穿所述壳体后与所述液态冷媒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闪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浸没于液态冷媒内,所述闪发装置包括:/n壳体(1),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11);/n过冷管(2),所述过冷管(2)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部,且所述过冷管(2)内部流通有冷却水;/n连通管(3),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部,且所述连通管(3)的端部贯穿所述壳体(1)后与所述液态冷媒连通,所述连通管(3)上设置有喷射孔(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闪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浸没于液态冷媒内,所述闪发装置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11);
过冷管(2),所述过冷管(2)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部,且所述过冷管(2)内部流通有冷却水;
连通管(3),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部,且所述连通管(3)的端部贯穿所述壳体(1)后与所述液态冷媒连通,所述连通管(3)上设置有喷射孔(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孔(31)的喷射方向朝向所述过冷管(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3)的两端均贯穿所述壳体(1)后与所述液态冷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闪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3)的两端贯穿所述壳体(1)相同的侧面上;或所述连通管(3)的两端贯穿于所述壳体(1)不同的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闪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为长方体结构,所述连通管(3)的两端贯穿所述长方体结构的底面;或所述连通管(3)的两端贯穿所述长方体结构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闪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闪发装置还包括挡板(4),所述过冷管(2)设置于所述连通管(3)的上方,所述挡板(4)设置于所述连通管(3)和所述过冷管(2)之间,且所述喷射孔(31)的喷射方向指向所述挡板(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闪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上设置有通孔(41),沿所述挡板(4)的长度方向,所述通孔(41)的间距相等;或所述挡板(4)上设置有通孔(41),沿所述挡板(4)的长度方向,所述通孔(41)的间距逐渐增加。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闪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的截面为弧形或倒V形;或所述挡板(4)的边沿处设置有折边。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闪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利杨锦源王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