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离心风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心风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离心风机。
技术介绍
离心风机是根据动能转换为势能的原理,利用高速旋转的叶轮将气体加速,然后减速、改变流向,使动能转换成势能。在单级离心风机中,气体从轴向进入叶轮,气体流经叶轮时改变成径向,然后进入扩压器。在扩压器中,气体改变了流动方向并且管道断面面积增大使气流减速,这种减速作用将动能转换成压力能。压力增高主要发生在叶轮中,其次发生在扩压过程。在多级离心风机中,用回流器使气流进入下一叶轮,产生更高压力。目前,现有的智能离心风机的电动机一般裸露在外,当智能离心风机上的电动机遭受外力冲击时,容易受到损坏,从而影响智能离心风机的使用寿命,且智能离心风机上的电动机一般是通过自然冷却散热,散热效率较为低下。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智能离心风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离心风机,通过在电动机的外侧设置有防护套筒,能够避免电动机遭受外力的冲击,保护了电动机,电动机与蜗壳间添加了隔热盘,能够防止蜗壳上的热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离心风机,包括安装板(1)、蜗壳(2)和电动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2)固定在安装板(1)的上侧右部,所述蜗壳(2)的后侧上端设置有出风口(4),所述蜗壳(2)的右侧中部开设有进风口(5),所述蜗壳(2)的内部设置有叶轮(6),所述叶轮(6)的右端设置有前圈(7),所述叶轮(6)的左端固定有后圈(8),所述后圈(8)与前圈(7)间设置有固定有外圈叶片(9),所述后圈(8)的中部固定有连接座(10),所述连接座(10)设置为圆台型结构,所述电动机(3)位于蜗壳(2)的左方,所述电动机(3)与蜗壳(2)间设置有隔热盘(11),所述隔热盘(11)的右侧与蜗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离心风机,包括安装板(1)、蜗壳(2)和电动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2)固定在安装板(1)的上侧右部,所述蜗壳(2)的后侧上端设置有出风口(4),所述蜗壳(2)的右侧中部开设有进风口(5),所述蜗壳(2)的内部设置有叶轮(6),所述叶轮(6)的右端设置有前圈(7),所述叶轮(6)的左端固定有后圈(8),所述后圈(8)与前圈(7)间设置有固定有外圈叶片(9),所述后圈(8)的中部固定有连接座(10),所述连接座(10)设置为圆台型结构,所述电动机(3)位于蜗壳(2)的左方,所述电动机(3)与蜗壳(2)间设置有隔热盘(11),所述隔热盘(11)的右侧与蜗壳(2)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隔热盘(11)的左侧与电动机(3)间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3)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远离电动机(3)的一端贯穿隔热盘(11)伸入蜗壳(2)内,所述转轴(12)与连接座(10)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隔热盘(11)的内部设置有空腔(13),所述隔热盘(11)的外侧圆周面等间距开设有进气孔(14),所述隔热盘(11)靠近电动机(3)的一侧表面的前后上下四部均开设有出风孔(15),所述转轴(12)处于空腔(13)内的轴身表面固定套接有主动齿轮(16),所述主动齿轮(16)的上下前后四侧均设置有从动齿轮(17),所述从动齿轮(17)与主动齿轮(16)间啮合连接,所述从动齿轮(17)的中部固定有转杆(18),所述转杆(18)的一端与空腔(13)的右侧壁活动连接,所述转杆(18)的另一端连接有散热扇叶(19),所述散热扇叶(19)与出风孔(15)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电动机(3)的外侧套接有防护套筒(20),所述防护套筒(20)的表面等间距开设有散热孔(21),所述防护套筒(20)的右端与隔热盘(11)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上侧左部固定有安装架(22),所述安装架(22)的上侧与防护套筒(20)的下侧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机(3)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杆(23),所述支撑杆(23)的下端与防护套筒(20)的底部内侧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盘(11)采用隔热铝合金材料加工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叶片(9)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外圈叶片(9)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外圈叶片(9)的左端与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晴川,袁金国,曹为洋,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众兴成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