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棉发泡成型生产线的冷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899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泡棉发泡成型生产线的冷却设备,其包括机架,机架长度方向远离挤出机的一端设有传动机构,机架远离传动机构的一端设有第一风冷装置,第一风冷装置为内部中空的环形,且第一风冷装置上开设有环隙风口,第一风冷装置连通有吸风机;第一风冷装置靠近挤出机设置,挤出机的挤出模口靠近第一风冷装置的中部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易于加速泡棉冷却定型的同时,又减小了泡棉与实体物碰撞的可能性,最终达到降低泡棉表面褶皱或破损、提高泡棉成品品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泡棉发泡成型生产线的冷却设备
本技术涉及泡棉生产制造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泡棉发泡成型生产线的冷却设备。
技术介绍
泡棉是一种在聚烯烃类材料的基材中均匀混入发泡剂后经过加热使发泡剂分解、汽化膨胀后获得的内部多空腔的材料,其具有很强的减振、隔热作用,成品多呈片状,被广泛地用于设备的保温和商品的包装上。泡棉的生产过程一般为:将配方原料按比例混合后加入挤出机料斗,同时向挤出机内注入发泡剂,原料和发泡剂经挤塑发泡后由挤出机的挤出模口而出,再经过整平板和牵引后,通过冷却装置进行冷却成型,最后裁切收卷成为市面上常见的泡棉成品。公告号为CN207327564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泡棉冷却槽,其对泡棉冷却时间进行调整时更加便捷,能够起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在对挤出的泡棉进行冷却时,冷却槽内装满冷却液,压杆的一部分旋转浸入冷却槽内,压迫泡棉基材浸入冷却液中进行冷却。现有技术虽然能够对泡棉起到冷却效果,但是由于刚挤出的泡棉并未完全定型,在与压杆接触并受到压杆压迫时,容易使泡棉表面出现褶皱甚至破损的情况,导致泡棉成品的品质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泡棉发泡成型生产线的冷却设备,其能够对泡棉进行冷却定型的同时,还能够降低泡棉表面褶皱或破损的情况,最终达到提高泡棉成品品质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泡棉发泡成型生产线的冷却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长度方向远离挤出机的一端设有传动机构,所述机架远离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设有第一风冷装置,所述第一风冷装置为内部中空的环形,且所述第一风冷装置上开设有环隙风口,所述第一风冷装置连通有吸风机;所述第一风冷装置靠近挤出机设置,挤出机的挤出模口靠近所述第一风冷装置的中部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挤出机的挤出模口挤出的泡棉,易于在传动机构的作用下,从环形的第一风冷装置中间穿过并向前传送。在泡棉经过第一风冷装置时,第一风冷装置上的环隙风口能够在吸风机的作用下向里吸风,从而对挤出机刚挤出的泡棉上携带的热量起到吸取作用,加速泡棉的冷却成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方案中的第一风冷装置能够从泡棉的四周通过吸风的方式对泡棉起到冷却定型作用,但不容易直接和泡棉发生接触,从而起到降低泡棉表面褶皱或破损、提高泡棉成品品质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环隙风口位于所述第一风冷装置的内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环隙风口更加靠近泡棉,有利于增强第一风冷装置对泡棉热量的吸取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吸风机通过若干根吸风支管与所述第一风冷装置连通,若干根风冷支管沿第一风冷装置的外周均匀排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吸风机作用于第一风冷装置上的吸力更加均匀,从而使泡棉四周受到的吸力更加均匀,减小因为环隙风口吸力不均而造成的泡棉表面损坏的情况。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第一风冷装置远离挤出机的一侧设有纵向切割装置,所述纵向切割装置与所述第一风冷装置之间设有内风冷筒,所述内风冷筒包括沿所述机架长度方向延长的支撑筒和出风筒;所述支撑筒的径向截面为内部中空的圆环状,所述支撑筒远离所述第一风冷装置的一端从所述纵向切割装置的上方通过后与所述机架固定,且所述支撑筒远离所述第一风冷装置的端部连通有吹风机;所述出风筒远离所述吹风机的一端固定有端板,所述端板上开设有若干出风口,所述端板朝向所述吹风机凹陷形成插接部,所述支撑筒穿设于所述出风筒外,且所述支撑筒远离所述吹风机的一端与所述插接部插接,所述支撑筒和所述出风筒长度方向一端均靠近挤出机的挤出模口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挤出机的挤出模口挤出筒状的泡棉时,支撑筒和出风筒一方面易于从筒状泡棉的内部将筒状泡棉撑开,以免刚挤出的筒状泡棉内壁发生粘连。另一方面,吹风机吹出的冷风易于通过支撑筒后流入出风筒内,并从出风筒端板上的出风口吹出,在加速筒状泡棉冷却定型的同时,还易于在挤出机的挤出模口处将刚挤出的筒状泡棉吹开,进一步减小筒状泡棉内壁粘连的情况。纵向切割装置用来沿泡棉的轴向将筒状的泡棉切开,易于泡棉在后续传送的过程中展平,增加泡棉的宽幅,同时,纵向切开后的泡棉易于内风冷筒实现靠近挤出模口安装的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风冷筒远离所述纵向切割装置的一侧设有展平辊,所述展平辊为朝向所述机架弯曲的弧形,且所述展平辊与所述机架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纵向切割装置将筒状的泡棉纵向剖开后,展平辊易于对剖开后的泡棉起到展平作用,减小泡棉粘连的几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展平辊远离所述纵向切割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二风冷装置,所述第二风冷装置与所述机架固定,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第二风冷装置的上方设有第一从动辊排,所述第一从动辊排与所述机架平行,所述第一从动辊排包括若干根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的第一从动辊,所述第一从动辊沿所述机架的宽度方向延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从动辊排内的第一从动辊易于泡棉向前传送,在泡棉向前传送的同时,第二风冷装置能够在第一风冷装置的基础上从下向上对泡棉进进行二次风冷,加速泡棉冷却成型。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从动辊排的上方设有第三风冷装置,所述第三风冷装置与所述机架固定,所述第一从动辊排和所述第三风冷装置之间设有第二从动辊排,所述第二从动辊排与所述第一从动辊排平行,所述第二从动辊排包括若干根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的第二从动辊,上下相邻的所述第一从动辊和所述第二从动辊呈错位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二风冷装置从下方对泡棉进行风冷的同时,第三风冷装置能够在泡棉的上面对泡棉进行风冷,并且第一从动辊排和第二从动辊排使泡棉能够从第二风冷装置和第三风冷装置之间呈蛇形穿设而过,增加了泡棉和冷风的接触面积,更易于泡棉冷却定型。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第一风冷装置的下方设有水平往复机构,所述第一风冷装置与所述水平往复机构连接,所述水平往复机构驱使所述第一风冷装置沿所述机架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易于使第一风冷装置沿机架进行往复运动,扩大第一风冷装置的风冷范围,从而增强第一风冷装置对泡棉的风冷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风冷装置与挤出机的挤出模口之间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筒和支撑杆,所述支撑筒沿所述机架的宽度方向延长,所述支撑杆长度方向的一端和所述机架固定,另一端和所述支撑筒固定,且所述支撑杆能够沿其长度方向伸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件能够对刚挤出的泡棉起到支撑作用,易于泡棉沿机架的长度方向传送。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第一风冷装置、环隙风口和吸风机的设置,易于从泡棉的四周对刚挤出的泡棉所携带的热量进行吸取,加速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泡棉发泡成型生产线的冷却设备,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长度方向远离挤出机(2)的一端设有传动机构(1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远离所述传动机构(13)的一端设有第一风冷装置(5),所述第一风冷装置(5)为内部中空的环形,且所述第一风冷装置(5)上开设有环隙风口(51),所述第一风冷装置(5)连通有吸风机(53);所述第一风冷装置(5)靠近挤出机(2)设置,挤出机(2)的挤出模口(21)靠近所述第一风冷装置(5)的中部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泡棉发泡成型生产线的冷却设备,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长度方向远离挤出机(2)的一端设有传动机构(1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远离所述传动机构(13)的一端设有第一风冷装置(5),所述第一风冷装置(5)为内部中空的环形,且所述第一风冷装置(5)上开设有环隙风口(51),所述第一风冷装置(5)连通有吸风机(53);所述第一风冷装置(5)靠近挤出机(2)设置,挤出机(2)的挤出模口(21)靠近所述第一风冷装置(5)的中部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棉发泡成型生产线的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隙风口(51)位于所述第一风冷装置(5)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棉发泡成型生产线的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机(53)通过若干根吸风支管(52)与所述第一风冷装置(5)连通,若干根风冷支管沿第一风冷装置(5)的外周均匀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棉发泡成型生产线的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位于所述第一风冷装置(5)远离挤出机(2)的一侧设有纵向切割装置(6),所述纵向切割装置(6)与所述第一风冷装置(5)之间设有内风冷筒(7),所述内风冷筒(7)包括沿所述机架(1)长度方向延长的引风筒(71)和出风筒(72);
所述引风筒(71)的径向截面为内部中空的圆环状,所述引风筒(71)远离所述第一风冷装置(5)的一端从所述纵向切割装置(6)的上方通过后与所述机架(1)固定,且所述引风筒(71)远离所述第一风冷装置(5)的端部连通有吹风机(73);
所述出风筒(72)远离所述吹风机(73)的一端固定有端板(721),所述端板(721)上开设有若干出风口(722),所述端板(721)朝向所述吹风机(73)凹陷形成插接部(723),所述引风筒(71)穿设于所述出风筒(72)外,且所述引风筒(71)远离所述吹风机(73)的一端与所述插接部(723)插接,所述引风筒(71)和所述出风筒(72)长度方向一端均靠近挤出机(2)的挤出模口(21)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泡棉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园强李登平郭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亚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