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长固体充填工作面采煤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36877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长固体充填工作面采煤系统及方法,具体是:在煤层内掘进三条巷道,中间巷位于工作面中间位置,形成“W”型1进2回或2进1回的通风方式;在工作面内布置两部多孔底卸式刮板输送机,采用固体充填采煤方法对煤炭资源进行回采;充填工作面长度为200~300m,是现有普通固体充填采煤工作面长度的2倍,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采用沿空留巷技术保留充填工作面一侧巷道,作为下一超长固体充填采煤工作面的回采巷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发挥了固体充填采煤与巷道优化布置的特点,减少了工作面搬家次数、劳动强度和沿空留巷长度,同时有效处理矸石、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实现了煤炭资源的高效安全开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长固体充填工作面采煤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层开采与固体废弃物处置
,具体涉及一种超长固体充填工作面采煤系统及方法,尤其适用于煤层的高效充填开采。
技术介绍
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煤炭资源绿色开采已经是大势所趋,是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自研发以来,在我国二十多个矿区的“三下”压煤及特殊采矿地质条件下得到了成功应用,解放大量煤炭资源的同时,处理了大量的矸石、粉煤灰等矿区固体废弃物。但由于现有固体充填采煤技术本身工艺及充填采煤设备的限制,充填采煤液压支架后部多孔底卸式刮板输送机长度上限一般为150m,固体充填采煤工作长度一般在150m以下。因此,单个固体充填采煤工作面煤炭生产能力受限,采空区矸石、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处置能力较低,充填采煤过程中沿空留巷长度、工作面搬家次数、劳动强度等增加,影响了单个工作面的高产高效。面对现阶段存在的技术瓶颈难题,对于采矿地质条件较好,适于布置超长固体充填采煤工作面的条件,如何研发一种超长固体充填工作面采煤系统及方法,保障工作面高产高效的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长固体充填工作面采煤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煤层内掘进三条巷道,中间巷位于工作面中间位置,上下两巷的功用相同,上下巷与中间巷交替用作运煤进风巷或运矸回风巷,形成“W”型1进2回或2进1回的通风方式;在工作面充填液压支架后部布置两部多孔底卸式刮板输送机,采用固体充填采煤方法对煤炭资源进行回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长固体充填工作面采煤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煤层内掘进三条巷道,中间巷位于工作面中间位置,上下两巷的功用相同,上下巷与中间巷交替用作运煤进风巷或运矸回风巷,形成“W”型1进2回或2进1回的通风方式;在工作面充填液压支架后部布置两部多孔底卸式刮板输送机,采用固体充填采煤方法对煤炭资源进行回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长固体充填工作面采煤系统,其特征在于:固体充填采煤液压支架(8)后部布置有2部多孔底卸式输送机(15),工作面总长度为200~30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长固体充填工作面采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W”型1进2回通风方式具体为:中间巷为运煤进风巷道(6),上下两巷分别为运矸回风上巷(5)、运矸回风下巷(7);充填液压支架前部布置有2部刮板输送机(14),充填矸石进入工作面后方采空区后,由工作面两侧向中间运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长固体充填工作面采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W”型2进1回通风方式具体为:中间巷为运矸回风巷道(11),上下两巷分别为运煤进风上巷(10)、运煤进风下巷(12),充填矸石进入工作面后方采空区后,由工作面中间向两侧运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长固体充填工作面采煤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W”型2进1回通风方式,中间巷(11)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强张吉雄周楠巨峰孟国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