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侧边模具伸缩组合结构
本技术涉预制混凝土叠合板侧边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侧边模具伸缩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叠合构件已广泛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生产预制混凝土叠合板,需要采用钢底模和固定在底模上的整体性侧边模具,组装后浇筑混凝土。为适应不同设计方案的户型尺寸,预制混凝土叠合板尺寸变化频繁且无规律,影响了模具的通用性。现有整体性侧边模具多采用角钢制作,根据叠合板型号及尺寸,确定角钢长度,板边伸出钢筋通过在角钢上开槽来完成,侧边模具与底模通过螺栓连接。因此现有形式的角钢模具仅针对一种规格的板,无法后期改用,且角钢模具的设计工作量繁琐,模具制作成本高,加工周期长。对于使用次数少的叠合板型号,造成材料的浪费,增加了成本。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侧边模具伸缩组合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侧边模具伸缩组合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侧边模具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侧边模具伸缩组合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活动边模组件(100),所述活动边模组件(100)包括底板(101)、立设在所述底板(101)上且相互垂直的第一侧板(102)和第一定位板(103),所述第一侧板(102)的上端设有可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侧边模具固定连接的第一螺栓(104),所述第一侧板(102)的上端还设有第二螺栓(10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混凝土叠合板侧边模具伸缩组合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活动边模组件(100),所述活动边模组件(100)包括底板(101)、立设在所述底板(101)上且相互垂直的第一侧板(102)和第一定位板(103),所述第一侧板(102)的上端设有可与预制混凝土叠合板侧边模具固定连接的第一螺栓(104),所述第一侧板(102)的上端还设有第二螺栓(10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板侧边模具伸缩组合结构,其特征是:还包括可伸缩活动板组件(200),所述可伸缩活动板组件(200)包括与所述第一侧板(102)齐平的第二侧板(201)、与所述第一定位板(103)平行的第二定位板(202),所述第二侧板(201)的上端设有顶板(203),所述顶板(203)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螺栓(105)滑动配合的滑轨(20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混凝土叠合板侧边模具伸缩组合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定位板(20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板(103)固定连接的第三螺栓(20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谦,林虹兵,胡小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中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