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装配式深隧调蓄泵站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建设
,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装配式深隧调蓄泵站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泵站,是能提供有一定压力、流量的液压动力,气压动力的装置,工程称泵/泵站工程。排灌泵站的进水、出水、泵房等建筑物的总称。目前,泵/泵站工程多采用地埋的方式,即成为地埋式泵站,常规的地埋式泵站,的基本方式和流程为:挖掘基坑,再搭脚手架,预置胶木板,混泥土浇注,拆除胶木板/脚手架,土方回填;或者,埋设耐腐蚀性好的封闭玻璃钢管路。然而,常规的方式,依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土方松散地区挖掘和回填工作难度大,混凝土固化时间长;2、玻璃钢材质的抗压能力弱,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装配式深隧调蓄泵站的施工方法,解决了松散土质快速固化的预埋工作,混凝土结构强度高。本专利技术解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化装配式深隧调蓄泵站的施工方法,由多组装配组件组成,并形成环状结构,多层环状结构堆摞形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装配式深隧调蓄泵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n由多组装配组件组成,并形成环状结构,多层环状结构堆摞形成筒状结构,所述装配组件包括:/n沿上下方向放置的板体(10),所述板体(10)的水平横街面设置为扇面形,多组板体(10)直立的平面相贴合并组合形成环状结构,板体(10)上沿上下方向贯穿设置有多个穿孔(11),板体(10)两侧直立的平面设置有向两侧开放的第一通槽(12A)、第二通槽(12B),两组装配组件相结合,相邻的第一通槽(12A)、第二通槽(12B)组成沿上下方向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与穿孔(11)的结构相同,板体(10)下底面的穿孔(11)、第一通槽(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装配式深隧调蓄泵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多组装配组件组成,并形成环状结构,多层环状结构堆摞形成筒状结构,所述装配组件包括:
沿上下方向放置的板体(10),所述板体(10)的水平横街面设置为扇面形,多组板体(10)直立的平面相贴合并组合形成环状结构,板体(10)上沿上下方向贯穿设置有多个穿孔(11),板体(10)两侧直立的平面设置有向两侧开放的第一通槽(12A)、第二通槽(12B),两组装配组件相结合,相邻的第一通槽(12A)、第二通槽(12B)组成沿上下方向贯穿的通孔,所述通孔与穿孔(11)的结构相同,板体(10)下底面的穿孔(11)、第一通槽(12A)、第二通槽(12B)边缘处设置有凹台(13),板体(10)上顶面的穿孔(11)、第一通槽(12A)、第二通槽(12B)边缘处设置有凸起(14),所述上层板体(10)的凹台(13)卡入下层板体(10)的凸起(14),板体(10)上顶面的穿孔(11)、第一通槽(12A)、第二通槽(12B)之间设置有向上开放的连通槽(15);
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沉管预埋:
将金属沉管垂直吊装至泵站预设的位置,金属管道的上顶端与液压作业机械的液压行程端相抵接,并通过液压作业机械将金属沉管向下推进,推进过程中,通过挖掘式作业机械将金属沉管中的土方清空,交替重复进行金属沉管推进和挖掘土方的过程,直至到达预埋深度;
B、混泥土基层:
金属沉管下低端的土方进行夯实,并以放射型的形式插入多根锚杆,所述锚杆外露于夯实层的一端固定钢筋骨架,进行混凝土浇灌,所述钢筋骨架上焊接设置有多根凸出于基层上顶面的主钢筋;
C、组件装配:
a、通过吊装作业机械将装配组件的吊装至主钢筋的上顶端,同时,装配组件的穿孔(11)套设于主钢筋上,并降至混泥土基层处,多组装配组件形成环状,敷设于混泥土上,
b、在环状的多组装配组件上顶端的连通槽(15)内放置与主钢筋固定连接的辅助钢筋,
c、以上述环状的多组装配组件为基础,交错重复进行a步骤、b步骤,交错敷设多层装配组件;
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卉,郝斌,白娜,李嘉诚,谷稳山,谷燕孟,王瑞军,宋维增,董云霞,张志青,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南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