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配水均匀性的泵站前池整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2294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升配水均匀性的泵站前池整流装置,包括引渠、配水孔、泵站前池以及水泵进水口,引渠包括第一引渠、第二引渠和第三引渠,第一引渠分别与水流进口连通和第二引渠连通,第二引渠位于第一引渠的下方,第二引渠在垂直方向上的截面为喇叭状,沿着水流的方向,喇叭状的开口由小变大,第三引渠与配水孔连通,第三引渠位于第二引渠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引渠、第二引渠和第三引渠的设计,在不增大平面布置空间的前提下,显著增大水流到达配水孔前的平直调整距离,进而有效的避免了泵站前池内水流回流、偏流和旋涡现象的发生,并且还能显著的提升不同配水孔流量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配水均匀性的泵站前池整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设施
,具体是一种提升配水均匀性的泵站前池整流装置。
技术介绍
在城市排水系统中设置泵站,对预防城市内涝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现有的泵站由于受用地条件、管网布置等条件的限制,泵站总体布置较为局促,泵房的进水池及前池的尺寸偏紧、容积偏小,可能引起泵站进水系统内存在的不良流态等水力学问题,如斜向管涵进流造成泵站进水闸门井流态紊乱、进水箱涵内存在水流分配不均等问题;前池、进水池空间狭小导致进水流态不良,易在水泵流道进口前产生表面漩涡,严重时可能有间歇性吸气现象。引水管的水流进入前池后会发生突然扩散,前池流态十分紊乱,不但会降低水泵运行效率,甚至还会导致水泵汽蚀和机组振动的发生,严重威胁到泵站机组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因此泵站前需要办采取适当的整流措施来改善,对整流措施的主要要求有:①使前池中流态平稳,回流区尽可能小,水流波动小,流速均匀;②尽量使进水池或进水流道进口不产生表面旋涡,保证水泵正常运行条件;③减小前池泥沙淤积量,保证泵站装置正常运行;④整体的整流措施工程量少,施工方便,投资减少。但是现有的整流装置,对于布置紧凑的多机组排水泵站,存在着各泵站前室内水流分配不均匀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提升配水均匀性的泵站前池整流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升配水均匀性的泵站前池整流装置,包括引渠、配水孔、泵站前池以及水泵进水口,所述引渠与配水孔连通,配水孔与泵站前池连通,泵站前室与水泵进水口连通,所述引渠包括第一引渠、第二引渠和第三引渠,所述第一引渠分别与水流进口连通和第二引渠连通,第二引渠位于第一引渠的下方,所述第二引渠在垂直方向上的截面为喇叭状,沿着水流的方向,喇叭状的开口由小变大,第三引渠与配水孔连通,第三引渠位于第二引渠的下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引渠的底面上,均匀布置有底坎,所述底坎的布置方向与水流方向垂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坎为纵断面形状为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中的任意一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引渠的底面向下设置有配水池,所述配水孔设置在配水池的侧面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第一引渠、第二引渠和第三引渠的设计,在不增大平面布置空间的前提下,显著增大水流到达配水孔前的平直调整距离,进而有效的避免了泵站前池内水流回流、偏流和旋涡现象的发生,并且还能显著的提升不同配水孔流量的均匀性;第一引渠内底坎的设置,破坏平面回流,使坎后流态得到重新调整,由于底坎的作用,使得主流在坎后发生立面漩滚,流速得到再分布,流态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第三引渠内配水池的设置,水流在配水池内均匀分配后,再次配水孔进入泵站前池内,对于布置紧凑的多机组排水泵站,各泵站前室内水流分配不均匀的现象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提升配水均匀性的泵站前池整流装置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提升配水均匀性的泵站前池整流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提升配水均匀性的泵站前池整流装置,包括引渠1、配水孔2、泵站前池3以及水泵进水口4,所述引渠1与配水孔2连通,配水孔2与泵站前池3连通,泵站前室3与水泵进水口4连通,所述引渠1包括第一引渠101、第二引渠102和第三引渠103,所述第一引渠101分别与水流进口(图中未示出)连通和第二引渠102连通,第二引渠102位于第一引渠101的下方,所述第二引渠102在垂直方向上的截面为喇叭状,沿着水流的方向,喇叭状的开口由小变大,第三引渠103与配水孔2连通,第三引渠103位于第二引渠102的下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引渠101的底面上,均匀布置有底坎5,所述底坎5的布置方向与水流方向垂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坎5为纵断面形状为三角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引渠103的底面向下设置有配水池6,所述配水孔2设置在配水池6的侧面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水从水流进口进入第一引渠101后,在底坎5的作用下,主流在坎后发生立面漩滚,流速得到再分布,水的流态得到极大的改善,水流进入第二引渠102后,在喇叭状的第二引渠102的作用下,水流进一步的趋于均匀、平稳,回流和涡流现象进一步降低;水流进入第三引渠103后,水流在配水池6内均匀的分配,使得布置紧凑的多机组排水泵站内的水得以均匀的分配,显著的提升了各机组排水泵站的工作效率。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配水均匀性的泵站前池整流装置,包括引渠、配水孔、泵站前池以及水泵进水口,所述引渠与配水孔连通,配水孔与泵站前池连通,泵站前室与水泵进水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渠包括第一引渠、第二引渠和第三引渠,所述第一引渠分别与水流进口连通和第二引渠连通,第二引渠位于第一引渠的下方,所述第二引渠在垂直方向上的截面为喇叭状,沿着水流的方向,喇叭状的开口由小变大,第三引渠与配水孔连通,第三引渠位于第二引渠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配水均匀性的泵站前池整流装置,包括引渠、配水孔、泵站前池以及水泵进水口,所述引渠与配水孔连通,配水孔与泵站前池连通,泵站前室与水泵进水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渠包括第一引渠、第二引渠和第三引渠,所述第一引渠分别与水流进口连通和第二引渠连通,第二引渠位于第一引渠的下方,所述第二引渠在垂直方向上的截面为喇叭状,沿着水流的方向,喇叭状的开口由小变大,第三引渠与配水孔连通,第三引渠位于第二引渠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君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菲源水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