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州大学专利>正文

建筑工程用压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733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建筑工程用压桩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绕桩柱体施工工位并环形矩阵设置的若干动力总成,用于控制动力总成的控制总成,每个动力总成均通过控制线连接控制总成,所述的动力总成包括被配置提供不同大小竖向力的第一可调力组件和被配置在压桩过程中卡固桩柱的卡爪,第一可调力组件的上端连接第二可调力组件,第二可调力组件的动力输出轴连接卡爪,所述的卡爪与桩柱体接触部设置弧形凹槽,弧形凹槽上固定设置传感器,所述的第一可调力组件底部设置基座。压桩过程中,卡爪上设置的传感器可以实时测量每动力总成个卡爪所受到的力,并具体是测量压力,传感器共同的数值进行对比,知道测量的压力是否均衡,知道柱体内部在横向应力的分布是否均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工程用压桩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领域装置,尤其是一种建筑工程用压桩结构。
技术介绍
在相关的现有技术中,比如中国技术专利CN201120539320.6一种压桩机及其压桩机构和夹桩钳口装置的
技术介绍
内容公开了现有的液压静力压桩机通过夹桩机构夹紧桩体。其中,夹桩机构包括两组沿桩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夹桩钳口装置,每组夹桩钳口装置围绕桩体周向均布。例如每组夹桩钳口装置可以包括四个两两相对的夹桩钳口装置,每个夹桩钳口装置包括夹桩液压缸和钳口,钳口的夹紧面的截面轮廓大致为与桩体的横截面同心的弧形。钳口安装在夹桩液压缸上,并通过液压缸的伸缩沿桩体的径向移动,以通过夹桩液压缸推动钳口夹紧桩体;该中国技术专利CN201120539320.6一种压桩机及其压桩机构和夹桩钳口装置还公开了其主要专注的
技术实现思路
,即,压桩机的夹桩钳口装置,包括夹桩液压缸和第一钳口,其中,所述夹桩钳口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夹桩液压缸和所述第一钳口之间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夹桩液压缸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具有内凹的第一曲面,所述第一钳口具有外凸的与所述第一曲面匹配的第二曲面,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压桩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绕桩柱体施工工位并环形矩阵设置的若干动力总成,用于控制动力总成的控制总成,每每个动力总成均通过控制线连接控制总成,所述的动力总成包括被配置提供不同大小竖向力的第一可调力组件和被配置在压桩过程中卡固桩柱的卡爪,第一可调力组件的上端连接第二可调力组件,第二可调力组件的动力输出轴连接卡爪,所述的卡爪与桩柱体接触部设置弧形凹槽,弧形凹槽上固定设置传感器,所述的第一可调力组件底部设置基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压桩结构,其特征是:包括绕桩柱体施工工位并环形矩阵设置的若干动力总成,用于控制动力总成的控制总成,每每个动力总成均通过控制线连接控制总成,所述的动力总成包括被配置提供不同大小竖向力的第一可调力组件和被配置在压桩过程中卡固桩柱的卡爪,第一可调力组件的上端连接第二可调力组件,第二可调力组件的动力输出轴连接卡爪,所述的卡爪与桩柱体接触部设置弧形凹槽,弧形凹槽上固定设置传感器,所述的第一可调力组件底部设置基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压桩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控制总成包括电路板以及若干第一电控模块、若干第二电控模块,第一电控模块/第二电控模块分布设置在控制总成内,所述的电路板与每个第一电控模块/第二电控模块均电性连接,并且电路板用于电驱动第一电控模块/第二电控模块,所述每个动力总成均通过控制线连接控制总成具体是,每个动力总成均通过控制线连接第一电控模块/第二电控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压桩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可调力组件/第二可调力组件均采用流体缸驱动结构,所述的第一电控模块/第二电控模块采用伺服阀结构,所述的控制线采用流体管路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任一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压桩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可调力组件包括外壳、输出轴、压缩塞头;输出轴置于外壳内,输出轴的一端安装有压缩塞头,另一端穿过置于外壳一端并伸出外壳;输出轴内部设有与其轴线重合的连接件,输出轴一端开设缺孔;缺孔位置的连接件上套接有线圈;近压缩塞头端的连接件伸出输出轴,且端部连接有信号采集元件,信号采集元件上罩有底壳;底壳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外壳一端,底壳上连接有控制线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压桩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电路板的电路配置中设置单片机和存储器,所述单片机和存储器电性连接,单片机还与单片机通信电路、用于控制第一电控模块/第二电控模块的输出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分别电性连接,模数转换电路与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的输出电路至少包括数模转换电路和功放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压桩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可调力组件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卫治宋冰炀陈奎樊豪杰陈灵敏石俊姣樊飞杰连鸿博樊有昌陈飞樊聚昌杨芳张美芳许国峰杨静张铮铮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