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础桩的施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8210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础桩的施工设备,包括:支架组件,固定在电梯底坑上;油压缸装置,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支架组件上,其输出端与基础桩的顶部相连;桩杆定位机构,位供基础桩向下穿过以导引基础桩下压运动;挡位固定装置,设置在支架组件与油压缸装置之间,挡位固定装置沿竖直方向分布有多个挡位位置,挡位固定装置可将油压缸装置固定于任一挡位位置上。在施工前,先将油压缸装置通过挡位固定装置固定在某一挡位位置上,当下压至油压缸装置的最大行程后,利用挡位固定装置将油压缸装置固定在下一个挡位位置上,重复上述操作直到将基础桩下压至持力层;该基础桩的施工设备的施工时间较短、对环境的破坏较小、噪音较小、施工质量可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础桩的施工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梯
,尤其涉及一种基础桩的施工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梯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大量出现了对老旧的楼房加装电梯的工程需要,对这些没有电梯的楼房加装电梯时,用于安装电梯的基础结构是独立于原楼宇结构的,需要单独施工处理。然而,施工的场所大多在住宅小区的内部,住宅小区内的道路狭小,大型施工设备往往无法进入,因此,目前进行加装电梯施工时,基础桩多采用钻孔灌注桩。但是,钻孔灌注桩在施工时所排放的泥浆对住宅小区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同时这种湿法施工,也给住户的进出造成了不便,而且钻孔灌注桩所需的检测时间长,进一步造成住户的出行不便,也容易造成安全事故。而且,采用钻孔灌注桩时,施工质量受地质条件及施工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施工质量不稳定,容易出现断桩或缩桩等不良现象,容易造成质量事故或额外增加施工成本,施工时间也不可控。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环保、施工时间较短、施工质量可靠稳定的基础桩的施工设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础桩的施工设备,包括:支架组件,固定在电梯底坑上;油压缸装置,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组件上,其输出端与基础桩的顶部相连以驱使基础桩下压运动;桩杆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组件上,位于所述油压缸装置的下方,供基础桩向下穿过以导引基础桩下压运动;挡位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架组件与油压缸装置之间,所述挡位固定装置沿竖直方向分布有多个挡位位置,相邻的挡位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油压缸装置的下压行程,所述挡位固定装置可将所述油压缸装置固定于任一所述挡位位置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为了便于基础桩的安装和拆卸,所述油压缸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基础桩的顶部的桩头管套。进一步优选,所述桩头管套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油压缸装置的输出端上,可根据不同的基础桩的规格来替换不同的桩头管套。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架组件包括底部固定在电梯底坑上的竖直导向杆,所述竖直导向杆上设置有能够沿其高度方向滑动的滑动架,所述油压缸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动架上,所述滑动架通过所述挡位固定装置安装于所述竖直导向杆上。其中,所述挡位固定装置包括沿所述竖直导向杆的高度方向等距分布的多个固定孔,同一高度位置的固定孔对应一所述挡位位置,所述滑动架上设有与所述固定孔相匹配的穿孔以及能够从穿孔和对应的固定孔中穿过的插销。以上挡位固定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效果稳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操作工人将滑动架和其上的油压缸装置固定在高处的挡位位置上,所述支架组件上设有一延伸至所述竖直导向杆的顶部的爬梯。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架组件上设有与所述油压缸装置相连的起重装置,起重装置用于吊挂油压缸装置和油压缸装置上的基础桩,起重装置集成在支架组件上,可减小相关施工设备的占地面积,最大限度地减小对周边的住户的影响。优选地,所述起重装置为电动葫芦。为了提高竖直导向杆的承载能力,避免竖直导向杆发生倾斜,所述竖直导向杆的顶部与电梯底坑之间连接有与竖直导向杆倾斜的拉杆。进一步优选,所述拉杆上设有用于调节其长度以调整所述竖直导向杆的垂直度的调节装置,从而确保基础桩的作业顺利进行。有益效果:以上结构的基础桩的施工设备利用液压驱动的油压缸装置与基础桩的顶部相连,配合桩杆定位机构导引基础桩的下压运动,并且油压缸装置可相对支架组件竖直滑动,施工之前,先将油压缸装置通过挡位固定装置固定在某一挡位位置上,油压缸装置驱动基础桩下压至油压缸装置的最大行程后,将油压缸装置向下滑动一个挡位位置的距离后通过挡位固定装置再次固定,然后继续通过油压缸装置下压基础桩,重复上述操作直到将基础桩下压至持力层;该基础桩的施工设备的施工时间较短、对环境的破坏较小、噪音较小、施工质量可靠稳定。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基础桩的施工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参见图1,一种基础桩的施工设备,包括:支架组件10,固定在电梯底坑1上;油压缸装置2,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组件10上,其输出端与基础桩0的顶部相连以驱使基础桩0下压运动;桩杆定位机构3,设置在所述支架组件10上,位于所述油压缸装置2的下方,供基础桩0向下穿过以导引基础桩0下压运动;挡位固定装置40,设置在所述支架组件10与油压缸装置2之间,所述挡位固定装置40沿竖直方向分布有多个挡位位置,相邻的挡位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油压缸装置2的下压行程,所述挡位固定装置40可将所述油压缸装置2固定于任一所述挡位位置上。以上结构的基础桩的施工设备利用液压驱动的油压缸装置2与基础桩0的顶部相连,配合桩杆定位机构3导引基础桩0的下压运动,并且油压缸装置2可相对支架组件10竖直滑动,施工之前,先将油压缸装置2通过挡位固定装置40固定在某一挡位位置上,油压缸装置2驱动基础桩0下压至油压缸装置2的最大行程后,将油压缸装置2向下滑动一个挡位位置的距离后通过挡位固定装置40再次固定,然后继续通过油压缸装置2下压基础桩0,重复上述操作直到将基础桩0下压至持力层;该基础桩的施工设备的施工时间较短、对环境的破坏较小、噪音较小、施工质量可靠稳定。参见图1,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为了便于基础桩0的安装和拆卸,所述油压缸装置2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基础桩0的顶部的桩头管套5。进一步优选,所述桩头管套5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油压缸装置2的输出端上,可根据不同的基础桩0的规格来替换不同的桩头管套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架组件10包括底部固定在电梯底坑1上的竖直导向杆11,所述竖直导向杆11上设置有能够沿其高度方向滑动的滑动架6,所述油压缸装置2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动架6上,所述滑动架6通过所述挡位固定装置40安装于所述竖直导向杆11上。在这里,支架组件10具有两条平行的竖直导向杆11,滑动架6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滑动套装在两条竖直导向杆11上的滑套;桩杆定位机构3由前夹板和后夹板组成,前夹板和后夹板拼接组成的整体具有一个与基础桩0的直径相匹配的第一通孔以及两个分别与两条竖直导向杆的直径相匹配的第二通孔。其中,所述挡位固定装置40包括沿所述竖直导向杆11的高度方向等距分布的多个固定孔41,同一高度位置的固定孔41对应一所述挡位位置,所述滑动架6上设有与所述固定孔41相匹配的穿孔以及能够从穿孔和对应的固定孔41中穿过的插销42。以上挡位固定装置40的结构简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础桩的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架组件(10),固定在电梯底坑(1)上;/n油压缸装置(2),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组件(10)上,其输出端与基础桩(0)的顶部相连以驱使基础桩(0)下压运动;/n桩杆定位机构(3),设置在所述支架组件(10)上,位于所述油压缸装置(2)的下方,供基础桩(0)向下穿过以导引基础桩(0)下压运动;/n挡位固定装置(40),设置在所述支架组件(10)与油压缸装置(2)之间,所述挡位固定装置(40)沿竖直方向分布有多个挡位位置,相邻的挡位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油压缸装置(2)的下压行程,所述挡位固定装置(40)可将所述油压缸装置(2)固定于任一所述挡位位置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础桩的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组件(10),固定在电梯底坑(1)上;
油压缸装置(2),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组件(10)上,其输出端与基础桩(0)的顶部相连以驱使基础桩(0)下压运动;
桩杆定位机构(3),设置在所述支架组件(10)上,位于所述油压缸装置(2)的下方,供基础桩(0)向下穿过以导引基础桩(0)下压运动;
挡位固定装置(40),设置在所述支架组件(10)与油压缸装置(2)之间,所述挡位固定装置(40)沿竖直方向分布有多个挡位位置,相邻的挡位位置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油压缸装置(2)的下压行程,所述挡位固定装置(40)可将所述油压缸装置(2)固定于任一所述挡位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础桩的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压缸装置(2)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基础桩(0)的顶部的桩头管套(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础桩的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桩头管套(5)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油压缸装置(2)的输出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础桩的施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组件(10)包括底部固定在电梯底坑(1)上的竖直导向杆(11),所述竖直导向杆(11)上设置有能够沿其高度方向滑动的滑动架(6),所述油压缸装置(2)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动架(6)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伟李卫乔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凯兴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