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端头补浆设备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6704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桥梁预应力管道补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端头补浆设备和方法,补浆方法包括步骤:S10.将柔性管的一端连接到灌浆容器的出浆口;S20.按照灌浆要求对灌浆材料进行搅拌,并将搅拌完成后的灌浆材料倒入灌浆容器中;S30.将柔性管的另一端插入到预应力管道端头处的注浆孔中;S40.开始进行补浆,直至预应力管道端头的注浆孔中有灌浆材料流出再停止补浆,重复该步骤3次以上。该补浆方法简单、有效、便于实现,是对管道端头位置存在脱空或空洞时的一种补救措施,可以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保障桥梁预应力体系的正常发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端头补浆设备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预应力管道补浆
,具体涉及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端头补浆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桥梁预应力体系是承载桥梁自重及活载的主要受力体系,梁板预应力管道内压浆饱满时,不仅能使预应力钢绞线、孔道内压浆材料和孔道周围的钢筋混凝土形成共同受力体系,还可以阻止预应力筋与空气、空气中的水分接触,避免预应力钢绞线锈蚀。由于稳压时间不足、拔管后管道内浆液喷出等压浆工艺和浆液微膨胀效果不佳、水胶比不满足现场施工需求等原因,在桥梁预应力压浆完成后,预应力孔道端头一段范围内,经常会出现端部脱空或者空洞的情况。由于预应力钢绞线设计线性的原因,预应力孔道端部出现脱空或者空洞后,预应力钢绞线基本裸露,与空气直接接触,且预应力梁体两端预应力钢绞线应力集中,在高应作用下,会加剧预应力钢绞线的锈蚀,因此预应力孔道端头位置的脱空或者空洞必须进行补浆处理。由于预应力孔道端头位置通常钢筋配置极为复杂,很难通过开窗补浆的方式进行重新灌浆。基于以上描述,在桥梁预应力梁板施工中,亟需一种可以对预应力孔道端头内脱空或空洞情况进行补浆的处理方法及配套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预应力孔道端头位置存在脱空或空洞而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导致桥梁预应力体系不能正常发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端头补浆方法,该方法简单、有效、便于实现,是对管道端头位置存在脱空或空洞时的一种补救措施,可以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保障桥梁预应力体系的正常发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端头补浆设备,该设备使用以上所述的补浆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端头补浆设备,所述预应力管道设置在预应力梁板内,所述预应力梁板端部设置有注浆孔,所述注浆孔的下端口与预应力管道的端头接通,所述补浆设备包括灌浆容器和柔性管,所述灌浆容器底端平面所处的水平面在预应力管道之上,所述灌浆容器底部设置有出浆口,上部设置有进浆口,所述柔性管一端与灌浆容器的出浆口连接,另一端插入到预应力管道端头处的注浆孔中。作为优选,所述柔性管上或所述灌浆容器的出浆口处设置有开关。作为优选,所述柔性管采用塑料材料制作而成。作为优选,所述柔性管插入到注浆孔中的端头设置为倾斜角。作为优选,所述灌浆容器的进浆口位于灌浆容器的顶端。作为优选,所述灌浆容器上设置有把手。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端头补浆方法,该补浆方法应用于桥梁预应力管道端头补浆设备,所述预应力管道设置在预应力梁板内,所述预应力梁板端部设置有注浆孔,所述注浆孔的下端口与预应力管道的端头接通,所述补浆设备包括灌浆容器和柔性管,所述灌浆容器底端平面所处的水平面在预应力管道之上,所述灌浆容器底部设置有出浆口,上部设置有进浆口,所述柔性管一端与灌浆容器的出浆口连接,另一端插入到预应力管道端头的注浆孔中;所述补浆方法包括步骤:S10.将柔性管的一端连接到灌浆容器的出浆口;S20.按照灌浆要求对灌浆材料进行搅拌,并将搅拌完成后的灌浆材料倒入灌浆容器中;S30.将柔性管的另一端插入到预应力管道端头处的注浆孔中;S40.开始进行补浆,直至预应力管道端头的注浆孔中有灌浆材料流出再停止补浆,重复该步骤3次以上。作为优选,所述柔性管上或所述灌浆容器的出浆口处设置有开关;在步骤S40中,先打开开关开始进行补浆,直至预应力管道端头的注浆孔中有灌浆材料流出再关闭开关停止补浆,重复该步骤3次以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提供的桥梁预应力管道端头补浆设备中,所述预应力管道设置在预应力梁板内,所述预应力梁板端部设置有注浆孔,所述注浆孔的下端口与预应力管道的端头接通,所述补浆设备包括灌浆容器和柔性管,所述灌浆容器底端平面所处的水平面在预应力管道之上,所述灌浆容器底部设置有出浆口,上部设置有进浆口,所述柔性管一端与灌浆容器的出浆口连接,另一端插入到预应力管道端头处的注浆孔中。补浆方法应用于桥梁预应力管道端头补浆设备。补浆方法包括步骤:S10.将柔性管的一端连接到灌浆容器的出浆口;S20.按照灌浆要求对灌浆材料进行搅拌,并将搅拌完成后的灌浆材料倒入灌浆容器中;S30.将柔性管的另一端插入到预应力管道端头处的注浆孔中;S40.开始进行补浆,直至预应力管道端头的注浆孔中有灌浆材料流出再停止补浆,重复该步骤3次以上。该补浆方法简单、有效、便于实现,是对管道端头位置存在脱空或空洞时的一种补救措施,可以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保障桥梁预应力体系的正常发挥。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预应力管道与预应力梁板的装配主视图;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预应力管道与预应力梁板的装配左视图;图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桥梁预应力管道端头补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桥梁预应力管道端头补浆方法流程图。图中:1-预应力管道;2-表层钢筋;3-预应力梁板;6-灌浆容器;7-灌浆材料;8-柔性管;9-注浆孔;10-空洞;11-预应力钢绞线;12-浆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装置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方案中,预应力梁板3内设置有若干条预应力管道1,在预应力梁板3中设置有多根纵向和横向的表层钢筋2,表层钢筋2分布在预应力管道1的周边。预应力管道1内贯穿有预应力钢绞线11。在预应力管道1的两端头处经常会出现脱空或者空洞的情况,即预应力管道1端头处有空洞10,在预应力管道1的中间部分灌浆密实处均分布有浆体12。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预应力梁板3端部设置有注浆孔9,所述注浆孔9的下端口与预应力管道1的端头接通,通过注浆孔9向预应力管道1内灌浆。所述补浆设备包括灌浆容器6和柔性管8,灌浆容器6用于盛放灌浆材料7,所述灌浆容器6底端平面所处的水平面在预应力管道1之上,所述灌浆容器6底部设置有出浆口,上部设置有进浆口,所述柔性管8一端与灌浆容器6的出浆口连接,另一端插入到预应力管道1端头处的注浆孔9中。于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灌浆设备还包括控制灌浆容器6内灌浆材料7流出与否的开关,当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灌浆容器6内灌浆材料7不流出,当开关处于打开状态时,灌浆容器6内灌浆材料7通过柔性管8流入预应力管道1的端头。所述开关可以设置在灌浆容器6的出浆口处,也可以设置在柔性管8上。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柔性管8采用塑料材料制作而成。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柔性管8插入到注浆孔9中的端头设置为倾斜角。该倾斜角可保障灌浆材料7倒入注浆孔9孔道的流畅性。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灌浆容器6的进浆口位于灌浆容器6的顶端。当然,并不局限于最顶端,也可以设置在灌浆容器6上端部的其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端头补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管道设置在预应力梁板内,所述预应力梁板端部设置有注浆孔,所述注浆孔的下端口与预应力管道的端头接通,所述补浆设备包括灌浆容器和柔性管,所述灌浆容器底端平面所处的水平面在预应力管道之上,所述灌浆容器底部设置有出浆口,上部设置有进浆口,所述柔性管一端与灌浆容器的出浆口连接,另一端插入到预应力管道端头处的注浆孔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端头补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管道设置在预应力梁板内,所述预应力梁板端部设置有注浆孔,所述注浆孔的下端口与预应力管道的端头接通,所述补浆设备包括灌浆容器和柔性管,所述灌浆容器底端平面所处的水平面在预应力管道之上,所述灌浆容器底部设置有出浆口,上部设置有进浆口,所述柔性管一端与灌浆容器的出浆口连接,另一端插入到预应力管道端头处的注浆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预应力管道端头补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管上或所述灌浆容器的出浆口处设置有开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预应力管道端头补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管采用塑料材料制作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预应力管道端头补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管插入到注浆孔中的端头设置为倾斜角。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预应力管道端头补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容器的进浆口位于灌浆容器的顶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预应力管道端头补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容器上设置有把手。


7.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松鲁光银冷志明车立刚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致力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