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补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6703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桥梁预应力孔道补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补浆方法,包括步骤:S10.找到纵向或横向预应力管道注浆不密实区,并在预应力梁板上进行标记;S20.对预应力梁板上标记的注浆不密实区的最高和最低位置进行开窗;S30.将补浆进浆管通过下端开窗口插入预应力管道内,将补浆出浆管通过上端开窗口插入预应力管道内;S40.将补浆进浆管和补浆出浆管分别于与预应力管道密封;S50.从补浆进浆管开始注浆,直至补浆出浆管流出的出浆浓度与进浆浓度一致,停止补浆。该方法有效、便捷,是对管道存在压浆缺陷时的一种补救措施,可以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保障桥梁预应力体系的正常发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补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桥梁、市政桥梁、铁路桥梁等行业的预制梁纵向束和现浇箱梁腹板纵向束与顶板横向注浆孔道补浆
,具体涉及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补浆方法。
技术介绍
桥梁预应力体系是承载桥梁自重及活载的主要受力体系,梁板预应力管道内压浆饱满时,不仅能使预应力筋、孔道内压浆材料和孔道周围的钢筋混凝土形成共同受力体系,还可以阻止预应力筋与空气、空气中的水分接触,避免预应力钢筋锈蚀。桥梁预应力孔道压浆工艺属于隐蔽施工工程,由于现有工艺、压浆材料和现场操作问题,造成预应力孔道内压浆不饱满的情况极为常见,梁体孔道内注浆病害,不仅影响桥梁预应力体系的发挥,还影响运营期桥梁使用的耐久性,严重时甚至能导致桥梁垮塌。因此,对于预制梁纵向束和现浇箱梁腹板纵向束与顶板横向注浆孔道存在不密实(空洞、含水)的管道,亟需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补浆方法,可以对管道内注浆不密实处进行补浆处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梁体孔道内注浆病害而影响桥梁预应力体系的发挥,还影响运营期桥梁使用的耐久性,严重时甚至能导致桥梁垮塌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补浆方法,该方法有效、便捷,是对管道存在压浆缺陷时的一种补救措施,可以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保障桥梁预应力体系的正常发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补浆方法,包括步骤:S10.找到纵向或横向预应力管道注浆不密实区,并在预应力梁板上进行标记;S20.对预应力梁板上标记的注浆不密实区的最高和最低位置进行开窗,注浆不密实区的最高处所开的窗为上端开窗口,注浆不密实区的最低处所开的窗为下端开窗口;S30.将补浆进浆管通过下端开窗口插入预应力管道内,将补浆出浆管通过上端开窗口插入预应力管道内;S40.将补浆进浆管和补浆出浆管分别于与预应力管道密封;S50.从补浆进浆管开始注浆,直至补浆出浆管流出的出浆浓度与进浆浓度一致,停止补浆。作为优选,在步骤S10中,通过无损检测方法找到纵向或横向预应力管道注浆不密实区。作为优选,在步骤S20中,用风钻进行开窗,开窗时钻入点为预应力管道的中心位置,直至钻透预应力管道。作为优选,在步骤S30中,补浆进浆管及补浆出浆管的插入端均做斜角处理。作为优选,在步骤S40中,用胶带将补浆进浆管和补浆出浆管分别于与预应力管道密封。作为优选,在步骤S50中,分别通过浓度检测设备检测补浆出浆管流出的出浆浓度与补浆进浆管流入的进浆浓度。作为优选,在步骤S30中,在注浆不密实区的最低位置处,用补浆进浆管穿过预应力管道直至插入到注浆不密实区的最低处;注浆不密实区的最高位置处,用补浆出浆管穿过预应力管道直至插入到注浆不密实区的最高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方案提供的桥梁预应力管道补浆方法,包括步骤:S10.找到纵向或横向预应力管道注浆不密实区,并在预应力梁板上进行标记;S20.对预应力梁板上标记的注浆不密实区的最高和最低位置进行开窗,注浆不密实区的最高处所开的窗为上端开窗口,注浆不密实区的最低处所开的窗为下端开窗口;S30.将补浆进浆管通过下端开窗口插入预应力管道内,将补浆出浆管通过上端开窗口插入预应力管道内;S40.将补浆进浆管和补浆出浆管分别于与预应力管道密封;S50.从补浆进浆管开始注浆,直至补浆出浆管流出的出浆浓度与进浆浓度一致,停止补浆。所以该方法有效、便捷,是对管道存在压浆缺陷时的一种补救措施,可以提高桥梁的使用寿命和耐久性,保障桥梁预应力体系的正常发挥。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梁预应力板与预应力孔道的主剖视图;图2是梁预应力板与预应力孔道的右视图;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桥梁预应力管道补浆方法流程图。图中:1-预应力管道;2-梁板混凝土表层钢筋;3-补浆进浆管;4-补浆出浆管;5-下端开窗口;6-注浆不密实区;7-注浆密实区;8-上端开窗口;9-预应力梁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3所述,在预应力管道1的周边设置有梁板混凝土表层钢筋2,梁板混凝土表层钢筋2有横向设置和竖向设置的,起到支撑和定型的作用,在浇筑混凝土前,先在梁板混凝土表层钢筋2外侧围上定型模,之后在定型模内测浇筑混凝土,即形成预应力梁板9。桥梁预应力孔道1压浆工艺属于隐蔽施工工程,由于现有工艺、压浆材料和现场操作问题,造成预应力孔道内压浆不饱满的情况极为常见,在预应力管道1的注浆完成后,容易出现注浆不密实区6,注浆不密实区6一般分布在注浆密实区7之间。若检测到预应力管道1内出现注浆不密实区6,则在注浆不密实区6的最上端打出上端开窗口8,在注浆不密实区6的最下端打出下端开窗口5。并通过上端开窗口8向预应力管道1内插入补浆出浆管4,通过下端开窗口5向预应力管道1内插入补浆进浆管3。补浆出浆管4与补浆进浆管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储浆灌。补浆出浆管4与补浆进浆管3上均设置有浓度检测设备。如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补浆方法包括步骤:S10.找到纵向或横向预应力管道1注浆不密实区,并在预应力梁板9上进行标记。S20.对预应力梁板9上标记的注浆不密实区6的最高和最低位置进行开窗,注浆不密实区6的最高处所开的窗为上端开窗口8,注浆不密实区6的最低处所开的窗为下端开窗口5。S30.将补浆进浆管3通过下端开窗口5插入预应力管道1内,将补浆出浆管4通过上端开窗口8插入预应力管道1内。S40.将补浆进浆管3和补浆出浆管4分别于与预应力管道1密封。该措施可防止上端开窗口8位置及下端开窗口5位置封补混凝土时混凝土浆液进入预应力孔道1中而造成预应力孔道1的堵塞。S50.从补浆进浆管3开始注浆,直至补浆出浆管4流出的出浆浓度与进浆浓度一致,停止补浆。具体的,进行补浆处理时,应遵循从低处进浆、从高处出浆的方法。压浆过程应符合桥梁预应力管道1压浆的技术参数,从下端的补浆进浆管3开始注浆,直至上端的补浆出浆管4浆液与进浆浓度一样时,压浆设备稳压至规定时间后,即完成补浆处理。作为优选方案,在步骤S30中,在注浆不密实区6的最低位置处,用补浆进浆管3穿过预应力管道1直至插入到注浆不密实区6的最低处,注浆不密实区6的最高位置处,用补浆出浆管4穿过预应力管道1直至插入到注浆不密实区6的最高处(补浆出浆管4能否插入到注浆不密实区6的最高点处,是补浆处理效果的关键)。于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在步骤S10中,通过无损检测方法找到纵向或横向预应力管道注浆不密实区6。当然,并不局限于无损检测法,还可以通过其它检测方法。于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方案,在步骤S20中,用风钻进行开窗,开窗时钻入点为预应力管道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补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S10.找到纵向或横向预应力管道注浆不密实区,并在预应力梁板上进行标记;/nS20.对预应力梁板上标记的注浆不密实区的最高和最低位置进行开窗,注浆不密实区的最高处所开的窗为上端开窗口,注浆不密实区的最低处所开的窗为下端开窗口;/nS30.将补浆进浆管通过下端开窗口插入预应力管道内,将补浆出浆管通过上端开窗口插入预应力管道内;/nS40.将补浆进浆管和补浆出浆管分别于与预应力管道密封;/nS50.从补浆进浆管开始注浆,直至补浆出浆管流出的出浆浓度与进浆浓度一致,停止补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预应力管道补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0.找到纵向或横向预应力管道注浆不密实区,并在预应力梁板上进行标记;
S20.对预应力梁板上标记的注浆不密实区的最高和最低位置进行开窗,注浆不密实区的最高处所开的窗为上端开窗口,注浆不密实区的最低处所开的窗为下端开窗口;
S30.将补浆进浆管通过下端开窗口插入预应力管道内,将补浆出浆管通过上端开窗口插入预应力管道内;
S40.将补浆进浆管和补浆出浆管分别于与预应力管道密封;
S50.从补浆进浆管开始注浆,直至补浆出浆管流出的出浆浓度与进浆浓度一致,停止补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预应力管道补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中,通过无损检测方法找到纵向或横向预应力管道注浆不密实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预应力管道补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0中,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家松鲁光银冷志明车立刚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致力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