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I机器人的学生入园测试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6698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AI机器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AI机器人的学生入园测试辅助装置,能够在识别检测时根据检测人员的身高及位置进行调节,并能防止其他人员混入其中而造成安全隐患,提高实用性;包括放置板、推板、电动伸缩杆、定位伸缩杆、减速电机、固定板、支腿、第一滚珠轴承、支撑杆、第二滚珠轴承、伺服电机和档杆,四组电动伸缩杆安装于固定板顶端,推板安装于四组电动伸缩杆顶端,四组电动伸缩杆顶端均与推板底端固定连接,两组定位伸缩杆分别安装于推板底端左侧和右侧,两组定位伸缩杆底端分别与固定板顶端左侧和右侧固定连接,减速电机固定安装于推板底端中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AI机器人的学生入园测试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AI机器人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AI机器人的学生入园测试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发展,AI技术越来越完善,AI机器人也越来越普遍应用于社会生活中,幼儿的安全防护、健康关怀及传染病的预防隔离,在世界各地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在国内幼儿园入学的晨检已经成为普适应的入园制度,可以每天相对的阻止传染病源头,主要针对小儿疱疹、手足口病等;AI机器人也因此应用于各幼儿园中,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对入园学生及管理人员进行检测,防止非本园人员进入,保障园区的安全,AI机器人的体温检测功能能够对入园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筛选体温异常人员,快速检测入园人员是否生病发热,提升对入园人员的健康管理,通过AI互联网技术实时了解入园人员的健康数据,能有效的对儿童的安全、健康防护起到积极作用;现有的AI机器人通常固定于幼儿园入口处,不能够进行高度调节,对不同身高的学生和管理人员进行人脸识别时需要人员进行调整使AI机器人获取人脸进行识别,较为麻烦,且入园检测时易忽略入园人员,非本园人员或易混入园内,对园区造成安全隐患,导致实用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在识别检测时根据检测人员的身高及位置进行调节,并能防止其他人员混入其中而造成安全隐患,提高实用性的基于AI机器人的学生入园测试辅助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AI机器人的学生入园测试辅助装置,包括放置板、推板、电动伸缩杆、定位伸缩杆、减速电机、固定板和支腿,四组所述支腿分别安装于所述固定板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四组所述电动伸缩杆安装于固定板顶端,所述推板安装于四组电动伸缩杆顶端,四组电动伸缩杆顶端均与推板底端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定位伸缩杆分别安装于所述推板底端左侧和右侧,两组定位伸缩杆底端分别与固定板顶端左侧和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电机固定安装于推板底端中部,所述推板顶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第一滚珠轴承,所述减速电机输出端自安装孔底端穿过第一滚珠轴承,所述放置板固定安装于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固定板顶端中部设置有让位孔,所述让位孔位于所述减速电机正下方,所述固定板顶端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支撑杆,两组所述支撑杆左端顶端均设置有圆孔,两组所述圆孔内均设置有第二滚珠轴承,两组支撑杆左端均设置有伺服电机,两组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分别自两组圆孔左端穿过两组所述第二滚珠轴承,两组伺服电机输出端均设置有档杆,两组所述档杆左端后侧分别与两组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顶端后侧的支撑杆高度大于固定板顶端前侧的支撑杆。优选的,所述推板底端设置有电机壳,所述减速电机位于所述电机壳内,所述让位孔直径大于电机壳直径。优选的,四组所述支腿底端均设置有滚轮机构。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顶端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内径小于推板直径,四组所述电动伸缩杆、两组定位伸缩杆和减速电机均位于保护壳内。优选的,所述放置板顶端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夹紧板,两组所述夹紧板远离放置板中心一端均设置有螺纹孔,两组所述螺纹孔内均设置有螺栓,两组所述螺栓靠近放置板中心一端分别自两组螺纹孔远离放置板中心一端螺装穿过两组螺纹孔,两组螺栓靠近放置板中心一端均设置有夹紧块,两组所述夹紧块分别与两组所述螺栓转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AI机器人的学生入园测试辅助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基于AI机器人的学生入园测试辅助装置,将AI机器人放置于放置板上,减速电机通过第一滚珠轴承带动放置板和AI机器人进行转动,通过电动伸缩杆对推板和放置板上下移动调节,通过定位伸缩杆对推板进行限位,通过让位孔对减速电机进行让位,防止减速电机与固定板发生碰撞,两组伺服电机通过第二滚珠轴承带动两组档杆进行旋转,当人员入园时,能够调整AI机器人的高度和角度,便于对入园人员进行识别检测,识别通过通过后,将两组挡杆竖直抬起,人员通过,然后再将两组档杆旋转至水平,对人员进行阻挡,能够在识别检测时根据检测人员的身高及位置进行调节,并能防止其他人员混入其中而造成安全隐患,提高了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放置板;2、推板;3、电动伸缩杆;4、定位伸缩杆;5、减速电机;6、固定板;7、支腿;8、第一滚珠轴承;9、支撑杆;10、第二滚珠轴承;11、伺服电机;12、档杆;13、电机壳;14、滚轮机构;15、保护壳;16、夹紧板;17、螺栓;18、夹紧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包括放置板1、推板2、电动伸缩杆3、定位伸缩杆4、减速电机5、固定板6和支腿7,四组所述支腿7分别安装于所述固定板6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四组所述电动伸缩杆3安装于固定板6顶端,所述推板2安装于四组电动伸缩杆3顶端,四组电动伸缩杆3顶端均与推板2底端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定位伸缩杆4分别安装于所述推板2底端左侧和右侧,两组定位伸缩杆4底端分别与固定板6顶端左侧和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电机5固定安装于推板2底端中部,所述推板2顶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第一滚珠轴承8,所述减速电机5输出端自安装孔底端穿过第一滚珠轴承8,所述放置板1固定安装于所述减速电机5的输出端,所述固定板6顶端中部设置有让位孔,所述让位孔位于所述减速电机5正下方,所述固定板6顶端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支撑杆9,两组所述支撑杆9左端顶端均设置有圆孔,两组所述圆孔内均设置有第二滚珠轴承10,两组支撑杆9左端均设置有伺服电机11,两组所述伺服电机11输出端分别自两组圆孔左端穿过两组所述第二滚珠轴承10,两组伺服电机11输出端均设置有档杆12,两组所述档杆12左端后侧分别与两组伺服电机11输出端固定连接,将AI机器人放置于放置板1上,减速电机5通过第一滚珠轴承8带动放置板1和AI机器人进行转动,通过电动伸缩杆3对推板2和放置板1上下移动调节,通过定位伸缩杆4对推板2进行限位,通过让位孔对减速电机5进行让位,防止减速电机5与固定板6发生碰撞,两组伺服电机11通过第二滚珠轴承10带动两组档杆12进行旋转,当人员入园时,能够调整AI机器人的高度和角度,便于对入园人员进行识别检测,识别通过后,将两组挡杆12竖直抬起,人员通过,然后再将两组档杆12旋转至水平,对人员进行阻挡,能够在识别检测时根据检测人员的身高及位置进行调节,并能防止其他人员混入其中而造成安全隐患,提高了实用性。本技术的固定板6顶端后侧的支撑杆9高度大于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AI机器人的学生入园测试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板(1)、推板(2)、电动伸缩杆(3)、定位伸缩杆(4)、减速电机(5)、固定板(6)和支腿(7),四组所述支腿(7)分别安装于所述固定板(6)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四组所述电动伸缩杆(3)安装于固定板(6)顶端,所述推板(2)安装于四组电动伸缩杆(3)顶端,四组电动伸缩杆(3)顶端均与推板(2)底端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定位伸缩杆(4)分别安装于所述推板(2)底端左侧和右侧,两组定位伸缩杆(4)底端分别与固定板(6)顶端左侧和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电机(5)固定安装于推板(2)底端中部,所述推板(2)顶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第一滚珠轴承(8),所述减速电机(5)输出端自安装孔底端穿过第一滚珠轴承(8),所述放置板(1)固定安装于所述减速电机(5)的输出端,所述固定板(6)顶端中部设置有让位孔,所述让位孔位于所述减速电机(5)正下方,所述固定板(6)顶端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支撑杆(9),两组所述支撑杆(9)左端顶端均设置有圆孔,两组所述圆孔内均设置有第二滚珠轴承(10),两组支撑杆(9)左端均设置有伺服电机(11),两组所述伺服电机(11)输出端分别自两组圆孔左端穿过两组所述第二滚珠轴承(10),两组伺服电机(11)输出端均设置有档杆(12),两组所述档杆(12)左端后侧分别与两组伺服电机(11)输出端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AI机器人的学生入园测试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置板(1)、推板(2)、电动伸缩杆(3)、定位伸缩杆(4)、减速电机(5)、固定板(6)和支腿(7),四组所述支腿(7)分别安装于所述固定板(6)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四组所述电动伸缩杆(3)安装于固定板(6)顶端,所述推板(2)安装于四组电动伸缩杆(3)顶端,四组电动伸缩杆(3)顶端均与推板(2)底端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定位伸缩杆(4)分别安装于所述推板(2)底端左侧和右侧,两组定位伸缩杆(4)底端分别与固定板(6)顶端左侧和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电机(5)固定安装于推板(2)底端中部,所述推板(2)顶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第一滚珠轴承(8),所述减速电机(5)输出端自安装孔底端穿过第一滚珠轴承(8),所述放置板(1)固定安装于所述减速电机(5)的输出端,所述固定板(6)顶端中部设置有让位孔,所述让位孔位于所述减速电机(5)正下方,所述固定板(6)顶端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支撑杆(9),两组所述支撑杆(9)左端顶端均设置有圆孔,两组所述圆孔内均设置有第二滚珠轴承(10),两组支撑杆(9)左端均设置有伺服电机(11),两组所述伺服电机(11)输出端分别自两组圆孔左端穿过两组所述第二滚珠轴承(10),两组伺服电机(11)输出端均设置有档杆(12),两组所述档杆(12)左端后侧分别与两组伺服电机(11)输出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正王学利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晨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