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驱动的FAST缆索检测机器人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驱动的FAST缆索检测机器人系统,属于缆索检测
技术介绍
目前,缆索已被广泛的应用于桥梁、电力、建筑和矿山业中,除大桥外,许多大型建筑如机场、体育场及FAST等也采用了缆索结构。在对建筑的缆索进行探伤时,很长时期内,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针对小型缆索建筑使用液压升降平台进行缆索涂装,另一种是利用预先装好的塔顶的吊点,用钢丝拖动吊篮搭载工作人员沿缆索进行涂装。采用人工携带设备的方式进行缆索探伤工作,不仅效率低,而且安全性差,成本高。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hundred-meterApertureSphericalradioTelescope)英文简称刚好是FAST。FAST是世界在建的最大射电望远镜,借助天然圆形溶岩坑建造。FAST的反射镜边框是1500米长的环形钢梁,而缆索则依托钢梁,悬垂交错,呈现出球形网状结构。FAST的反射面100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用于汇聚无线电波、供馈源接收机接收。在洼地周边山峰上建造6个百余米的支撑塔101,安装公里尺度的缆索柔性支撑体系及其导索、卷索机构,以实现馈源舱的一级空间位置调整;制造直径10米左右的馈源舱102,在馈源舱内安装Stewart平台(精调并联机器人)用于二级调整;制造两级调整机构之间的转向机构,辅助调整馈源舱的姿态角。由于馈源舱质量大,工作时被6根缆索悬于高空中,每根缆索长度300米至500米。6根缆索的一端对应连接在馈源舱的六个吊挂点,另一端对应连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驱动的FAST缆索检测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滑动安装在被测缆索(103)上的缆索检测机器人(1)以及控制缆索检测机器人(1)在被测缆索(103)上移动的第一牵引装置(2)及第二牵引装置(3),缆索检测机器人(1)的前后两端与第一牵引装置(2)及第二牵引装置(3)之间分别通过牵引缆绳(4)连接,馈源舱(100)的每个吊挂点上均固定安装有馈源舱操作平台(5),所述第一牵引装置(2)的数量与支撑塔(101)的数量相等且每个支撑塔(101)上均对应安装一个第一牵引装置(2),所述第二牵引装置(3)的数量与第一牵引装置(2)的数量相等且每个馈源舱操作平台(5)上均对应安装有第二牵引装置(3);/n所述缆索检测机器人(1)包括第一机构总成(11),所述第一机构总成(11)包括缆索探伤传感器(11-1)、第一框架(11-2)、第一抱紧轮总成(11-3)及两个电器箱(11-4),其中两个电器箱(11-4)固装在第一框架(11-2)的下端且对称布置,所述第一抱紧轮总成(11-3)包括两组抱紧轮组(11-31)、两个收放连接件(11-32)及两个第一电机(11-33),其中两组抱紧轮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驱动的FAST缆索检测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滑动安装在被测缆索(103)上的缆索检测机器人(1)以及控制缆索检测机器人(1)在被测缆索(103)上移动的第一牵引装置(2)及第二牵引装置(3),缆索检测机器人(1)的前后两端与第一牵引装置(2)及第二牵引装置(3)之间分别通过牵引缆绳(4)连接,馈源舱(100)的每个吊挂点上均固定安装有馈源舱操作平台(5),所述第一牵引装置(2)的数量与支撑塔(101)的数量相等且每个支撑塔(101)上均对应安装一个第一牵引装置(2),所述第二牵引装置(3)的数量与第一牵引装置(2)的数量相等且每个馈源舱操作平台(5)上均对应安装有第二牵引装置(3);
所述缆索检测机器人(1)包括第一机构总成(11),所述第一机构总成(11)包括缆索探伤传感器(11-1)、第一框架(11-2)、第一抱紧轮总成(11-3)及两个电器箱(11-4),其中两个电器箱(11-4)固装在第一框架(11-2)的下端且对称布置,所述第一抱紧轮总成(11-3)包括两组抱紧轮组(11-31)、两个收放连接件(11-32)及两个第一电机(11-33),其中两组抱紧轮组(11-31)相对布置且均滑动设置在第一框架(11-2)上,两个第一电机(11-33)固装在第一框架(11-2)上且通过收放连接件(11-32)控制两组抱紧轮组(11-31)实现其在被测缆索(103)上的抱紧与分离,所述缆索探伤传感器(11-1)对应固装在两组抱紧轮组(11-31)相对的一侧,且扣装在被测缆索(103)上,通过第一抱紧轮总成(11-3)实现第一机构总成(11)在被测缆索(103)上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驱动的FAST缆索检测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轮组(11-31)包括安装架(11-311)以及布置在安装架(11-311)一侧的驱动抱紧轮总成(11-312)及辅助抱紧轮总成(11-313),其中所述驱动抱紧轮总成(11-312)包括驱动电机(11-319)和主动轮(11-320),通过所述驱动电机(11-319)控制主动轮(11-320)转动,所述辅助抱紧轮总成(11-313)包括三个辅助轮(11-321),其中主动轮(11-320)与一个辅助轮(11-321)呈八字形布置为一组,另外两个辅助轮(11-321)呈八字形布置为另一组,每个机构总成中的四组轮两两对称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驱动的FAST缆索检测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轮组(11-31)还包括氮气弹簧(11-314),氮气弹簧(11-314)的一端部顶紧主动轮(11-320)的轮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复合驱动的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峰,张学贺,李长乐,李戈,刘玉斌,赵杰,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