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耗能减震桥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基于泡沫混凝土吸能减震功能的桥墩结构,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桥梁工程桥墩地震反应控制的结构,属于桥梁抗震和桥梁减隔震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具有地震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等特点,因此,如何提高桥梁的抗震能力,降低地震对桥梁结构的破坏,这给桥梁的抗震设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鉴于地震对于桥梁有严重的破坏作用,在桥梁设计时会考虑如利用减隔震支座,设置基础隔震层以及主动或被动的结构减震等措施来提高桥梁的抗震性能,并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结构设计要求。目前开发和应用阻尼器抑制结构的振动一直是桥梁抗震等领域的前沿研究课题。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910595530.8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抗震桥墩,包括由若干个节段从下至上依次拼装形成的桥墩本体,所述桥墩本体的侧面至少设置有一根竖直的减震梁,所述减震梁与桥墩本体之间设置有阻尼器,减震梁通过在其一侧设置的若干支梁分别与若干节段固定连接,支梁水平设置与减震梁相互垂直,在节段受到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耗能减震桥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桥墩(1)、横梁(2)、碟簧自复位耗能器(3)、橡胶隔震垫层(4)、泡沫混凝土柱(5),所述泡沫混凝土柱(5)设置在空心桥墩(1)中间,所述空心桥墩(1)与泡沫混凝土柱(5)之间间隔地设置横梁(2),所述横梁(2)与泡沫混凝土柱(5)之间用碟簧自复位耗能器(3)连接,所述碟簧自复位耗能器(3)与横梁(2)之间、与泡沫混凝土柱(5)之间均为螺栓连接,且中间均垫有一层橡胶隔震垫层(4)。/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耗能减震桥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桥墩(1)、横梁(2)、碟簧自复位耗能器(3)、橡胶隔震垫层(4)、泡沫混凝土柱(5),所述泡沫混凝土柱(5)设置在空心桥墩(1)中间,所述空心桥墩(1)与泡沫混凝土柱(5)之间间隔地设置横梁(2),所述横梁(2)与泡沫混凝土柱(5)之间用碟簧自复位耗能器(3)连接,所述碟簧自复位耗能器(3)与横梁(2)之间、与泡沫混凝土柱(5)之间均为螺栓连接,且中间均垫有一层橡胶隔震垫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耗能减震桥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一共设置五层,空心桥墩(1)上部等距离设置3~4层,下部等距离设置1~2层,其中上部每层之间的间隔距离比下部每层之间的间隔距离小,所述下部每层之间的间隔距离不超过10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耗能减震桥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层横梁(2)与泡沫混凝土柱(5)设四个方向的连接,相邻连接之间呈90°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耗能减震桥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碟簧自复位耗能器(3)由固定钢板(10)、碟簧(7)、内管(8)、挡板(9)、内部挡板(11)组成,所述固定钢板(10)上分布有螺栓孔(6),所述挡板(9)套在内管(8)上,可以移动,且不会脱离内管(8)。
技术研发人员:张宁,李亮亮,张煜,何乃福,葛彬,叶至韬,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