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头路基加固结构,包括:桥头路基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桥头路基主体两侧的钢桁架;承重底架,其设置在所述桥头路基主体的底部,承重底架的两端通过固定卡槽与钢桁架卡接固定;加固框架,其设置在所述桥头路基主体的内部,加固框架的表面开设有混凝土填充槽;预制加固垫层,其设置在所述加固框架的正下方,预制加固垫层通过焊接与承重底架相固定。其实现了桥头路基主体结构强度高,不易损坏,各个构件之间连接更为紧密稳定且组装便捷,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桥头路基易发生塌陷和损坏,以及组装不方便和成本高的问题,可有效减轻对底部桥头路基主体的承重压力,提高连接处的稳定性,防止钢桁架发生松动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桥头路基加固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头路基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桥头路基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路基是轨道或者路面的基础,是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构筑物。路基的主要作用是为轨道或者路面铺设及列车或行车运营提供必要条件,并承受轨道及机车车辆或者路面及交通荷载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同时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递与扩散。在纵断面上,路基必须保证线路需要的高程;在平面上,路基与桥梁、隧道连接组成完整贯通的线路。在土木工程中,路基在施工数量、占地面积及投资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路基是由填筑或开挖而形成的直接支承轨道的结构,也叫做线路下部结构。路基与桥梁、隧道相连,共同构成线路。路基依其所处的地形条件不同,有两种基本形式:路堤和路堑,俗称填方和挖方。铁路路基的作用是在路基面上直接铺设轨道结构,因此,路基是轨道的基础,路基荷载,既承受轨道结构的重量,即静荷载,又承受列车行驶时通过轨道传播而来的动荷载。路基同轨道一起共同构成的线路结构是一种相对松散连结的结构形式,抵抗动荷载的能力弱。建造路基的材料,不论填或挖,主要是土石类散体材料,所以路基是一种土工结构,经常受到地质、水、降雨、气候、地震等自然条件变化的侵袭和破坏,抵抗能力差,因此,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坚固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现有的桥头路基结构强度较低且铺设过程较为繁琐,安装成本较高,因此市场需要研制一种新型的桥头路基加固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桥头路基加固结构,实现了桥头路基主体结构强度高,不易损坏,各个构件之间连接更为紧密稳定且组装的便捷性,从而有效的避免了桥头路基易发生塌陷和损坏,以及组装不方便和成本高的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头路基加固结构,包括:桥头路基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桥头路基主体两侧的钢桁架;承重底架,其设置在所述桥头路基主体的底部,承重底架的两端通过固定卡槽与钢桁架卡接固定;加固框架,其设置在所述桥头路基主体的内部,加固框架的表面开设有混凝土填充槽;预制加固垫层,其设置在所述加固框架的正下方,预制加固垫层通过焊接与承重底架相固定。优选的是,所述钢桁架的上端通过焊接固定有桥钢架,钢桁架与桥头路基主体的铰接处设置有加固筋。优选的是,所述加固框架的上方安装有密封垫层,密封垫层的表面设置有嵌合固定架,密封垫层的上方安装有支撑面层。优选的是,所述预制加固垫层的内部设置有加固填充槽,加固填充槽的外部设置有稳固支撑块。优选的是,所述加固填充槽的内部设置有混凝土垫层、钢筋垫层和路基基层。优选的是,所述路基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支撑面,路基基层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支撑面。优选的是,所述混凝土垫层、钢筋垫层和路基基层之间设置有沥青层。优选的是,所述混凝土垫层内部采用硬质矿石子、水泥、砂浆、黄砂材料共同搅拌压制而成。优选的是,所述钢筋垫层内部设置有钢筋条,钢筋条呈十字交错式分布在加固填充槽的内部。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桥头路基主体的两侧安装有钢桁架,钢桁架通过固定卡槽与承重底架卡接固定,起到连接紧密,组装固定方便的优点,可大大节省整体的安装成本和预算,桥头路基主体的内部安装有加固框架,加固框架的表面开设有混凝土填充槽,可将预制的混凝土垫块投放进混凝土填充槽中,使得加固框架形成一个稳定的承重构件,采用预制组装方式对加固框架进行组装,可缩短路基的建设周期,通过安装有预制加固垫层,预制加固垫层内部组件之间连接紧密,采用一体式压制成型,整体结构强度高,用于对桥头路基主体起到稳定支撑加固作用,通过将混凝土垫层与钢筋垫层进行融合预制,使得路基整体拥有更好的抗拉和抗压性能,可用来对上方荷载进行稳定支撑承重。2、桥钢架呈三角交错式分布,具备稳定性好的优点,同时桥钢架整体采用相对强度高且质量轻的合金材料,可有效减轻对底部桥头路基主体的承重压力,钢桁架与桥头路基主体的铰接处设置有加固筋,加固筋用于对连接处进行铆接二次加固,提高连接处的稳定性,防止钢桁架发生松动情况。3、密封垫层用于对加固框架上方进行稳固,同时密封垫层的表面设置有嵌合固定架,嵌合固定架与加固框架表面开设的混凝土填充槽相匹配,用于对混凝土填充槽内部的混凝土垫块进行压实加固和限位,使得内部混凝土垫块平整,从而使得整个桥头路基主体受力更加均匀,加固填充槽的内部用于填充一些加固材料和构件,采用预制填充方式更加方便快捷,稳固支撑块可对加固填充槽的外部进行限位固定,同时也起到良好的承重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桥头路基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桥头路基加固结构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桥头路基加固结构的桥头路基主体内部组成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桥头路基加固结构的俯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桥头路基加固结构的预制加固垫层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桥头路基加固结构的侧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桥头路基加固结构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阅本说明书后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7所示,一种桥头路基加固结构,包括:桥头路基主体2,以及设置在所述桥头路基主体2两侧的钢桁架3;承重底架4,其设置在所述桥头路基主体2的底部,承重底架4的两端通过固定卡槽5与钢桁架3卡接固定;加固框架10,其设置在所述桥头路基主体2的内部,加固框架10的表面开设有混凝土填充槽11;预制加固垫层12,其设置在所述加固框架10的正下方,预制加固垫层12通过焊接与承重底架4相固定。在上述方案中,桥头路基主体的两侧安装有钢桁架,钢桁架通过固定卡槽与承重底架卡接固定,起到连接紧密,组装固定方便的优点,可大大节省整体的安装成本和预算,桥头路基主体的内部安装有加固框架,加固框架的表面开设有混凝土填充槽,可将预制的混凝土垫块投放进混凝土填充槽中,使得加固框架形成一个稳定的承重构件,采用预制组装方式对加固框架进行组装,可缩短路基的建设周期,通过安装有预制加固垫层,预制加固垫层内部组件之间连接紧密,采用一体式压制成型,整体结构强度高,用于对桥头路基主体起到稳定支撑加固作用。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钢桁架3的上端通过焊接固定有桥钢架1,钢桁架3与桥头路基主体2的铰接处设置有加固筋6。在上述方案中,桥钢架呈三角交错式分布,具备稳定性好的优点,同时桥钢架整体采用相对强度高且质量轻的合金材料,可有效减轻对底部桥头路基主体的承重压力,钢桁架与桥头路基主体的铰接处设置有加固筋,加固筋用于对连接处进行铆接二次加固,提高连接处的稳定性,防止钢桁架发生松动情况。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加固框架10的上方安装有密封垫层7,密封垫层7的表面设置有嵌合固定架9,密封垫层7的上方安装有支撑面层8。在上述方案中,密封垫层用于对加固框架上方进行稳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头路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桥头路基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桥头路基主体两侧的钢桁架;/n承重底架,其设置在所述桥头路基主体的底部,承重底架的两端通过固定卡槽与钢桁架卡接固定;/n加固框架,其设置在所述桥头路基主体的内部,加固框架的表面开设有混凝土填充槽;/n预制加固垫层,其设置在所述加固框架的正下方,预制加固垫层通过焊接与承重底架相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头路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桥头路基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桥头路基主体两侧的钢桁架;
承重底架,其设置在所述桥头路基主体的底部,承重底架的两端通过固定卡槽与钢桁架卡接固定;
加固框架,其设置在所述桥头路基主体的内部,加固框架的表面开设有混凝土填充槽;
预制加固垫层,其设置在所述加固框架的正下方,预制加固垫层通过焊接与承重底架相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头路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桁架的上端通过焊接固定有桥钢架,钢桁架与桥头路基主体的铰接处设置有加固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头路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框架的上方安装有密封垫层,密封垫层的表面设置有嵌合固定架,密封垫层的上方安装有支撑面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头路基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龙飞,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汇美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