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抗白粉病基因VrMOL12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6538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绿豆抗白粉病基因VrMOL12及其应用。一种绿豆抗白粉病基因VrMOL12,选自以下任意一项:1)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的基因,2)具有SEQ ID NO.2所示CDS序列的基因;3)与1)、2)的核苷酸序列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表达相同功能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鉴定了绿豆抗白粉病基因VrMOL12,对绿豆抗白粉病育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育种手段可有效控制绿豆白粉病的发生,减轻该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并为绿豆抗白粉病的分子育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绿豆抗白粉病基因VrMOL12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因工程及分子生物学领域,具体地说,涉及绿豆抗白粉病基因VrMOL12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绿豆(Vignaradiata)是一种豆科、蝶形花亚科豇豆属植物,是亚洲,特别是南亚和东南亚的一种重要的社会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于印度、中国、缅甸、泰国、孟加拉国、巴基斯坦、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绿豆通常是继水稻、小麦和玉米之后单独种植的作物,或作为各种种植系统的组成部分,如与甘蔗的间作,因为绿豆生长快,成熟早,只有75天左右。据估计,绿豆的生产面积超过600万公顷。印度、缅甸和中国是主要种植国家。绿豆的平均产量不高。病害是造成低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侵染绿豆的常见病害包括白粉病、叶斑病和病毒病等。绿豆白粉病是由蓼白粉菌(ErysiphepolygoniD.C.)引起的。它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绿豆的一种主要真菌病,尤其是在阴干季节。冷季是南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生产优质绿豆的主要季节。白粉病可导致感病品种产量损失20~40%。如果该病害发生在生长早期,且天气适宜,则可杀死绿豆幼苗,造成绝产。白粉病防治最常用的方法是喷洒杀菌剂。因此选育抗白粉病绿豆品种对我国绿豆产业有很大的益处。MLO基因在大麦中被证实是白粉病发病的重要条件(Buschgesetal.1997).另外在水稻(OryzasativaL.;OsMLO3),小麦(TriticumaestivumL.;TaMLO_A1和TaMLO_B1)拟南芥(AtMLO2,AtMLO6和AtMLO12),番茄(SolanumlycopersicumL.;SlMLO1),辣椒(CapsicumannuumL.;CaMLO2),豌豆(PisumsativumL.;PsMLO1),烟草(NicotianatabacumL.;NtMLO1),荷花(Lotusjaponicus(Regel)K.Larsen;LjMLO1)和三叶草(MedicagotruncatulaGaertn.;MtMLO1)(Baietal2008;Zhengetal.2013;Consonnietal.,2006;Humphryetal.2011;Pavanetal.2011).等植物上都有相关基因报道。绿豆MOL基因也有近期报道,但是关于该类基因在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中的差异,至今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绿豆抗白粉病基因VrMOL12及其应用。一种绿豆抗白粉病基因VrMOL12,选自以下任意一项:1)具有SEQID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的基因,2)具有SEQIDNO.2所示CDS序列的基因;3)与1)、2)的核苷酸序列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表达相同功能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利用图位克隆方法对其进行精细定位,基因VrMOL12位于绿豆第9号染色体9,989,729到9,995,549之间约6kb范围内。RUM5来自泰国,已有文献报道其抗绿豆白粉病。KPS1和CN60已有文章报道其感白粉病,VC1973A为已公开测序品种(http://plantgenomics.snu.ac.kr/mediawiki-1.21.3/index.php/Main_Page),为了明确绿豆抗白粉病品种RUM5的抗白粉病基因,本专利技术对绿豆RUM5的抗白粉病基因VrMOL12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抗白粉病品种RUM5中的VrMOL12基因与感白粉病品种KPS1和CN60有多处明显差异,碱基差异能引起VrMOL12蛋白功能的变化。感白粉病品种KPS1基因序列如SEQIDNO.3所示,感白粉病品种CN60基因序列如SEQIDNO.4所示。在6个外显子中,有12个SNP位点能用于判断白粉病的抗感性,其中引起氨基酸变化的位点有348(丙氨酸(A)→甘氨酸(G),387(丙氨酸(A)→丝氨酸(S)和476(丙氨酸(A)→甘氨酸(G)。本专利技术还提供表达盒、表达载体、克隆载体或工程菌,其包括包含基因VrMOL12序列的核酸。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基因VrMOL12在提高转基因绿豆抗白粉病能力中的应用。其中,所述植物包括绿豆。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转基因植物的构建方法,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在目标植物中影响基因VrMOL12的表达量,筛选阳性转基因植株。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首次鉴定了绿豆抗白粉病基因VrMOL12,对绿豆抗白粉病育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育种手段可有效控制绿豆白粉病的发生,减轻该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并为绿豆抗白粉病的分子育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附图说明图1RUM5中抗白粉病基因VrMOL12的精细定位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均按照常规实验条件,如Sambrook等分子克隆实验手册(SambrookJ&RussellDW,Molecularcloning:alaboratorymanual,2001),或按照制造厂商说明书建议的条件。实施例1CN60XRUM5F2群体190株,CN60XRUM5的BC1F1群体74株,群体构建及表型鉴定以抗白粉病绿豆野生资源RUM5为父本,以感白粉病绿豆资源CN60为母本,配制杂种,构建了包含190个单株的F2分离群体,每个F2单株通过自交获得相应的F2:3家系,进行抗白粉病鉴定。此外以抗白粉病绿豆野生资源RUM5为父本,以感白粉病绿豆资源CN60为母本,配制杂种,构建了包含74个单株的BC1F1分离群体,每个单株自交获得BC1F1:2家系,进行抗白粉病鉴定,两个群体同步试验,具体方法如下:每份材料随机选取30粒健康种子,包括2份感白粉病CN60、抗白粉病RUM5对照,种于田间,行距50cm,株距12cm,出苗后20d,25d和30d分别对叶片进行白粉病接种,待出苗后50d时统计,每株叶片上的侵染按1~9(1=无病害侵染,3=1~25%叶面积受侵染,5=26~50%叶面积受侵染,7=51-75%叶面积受侵染,9=76-100%叶面积受感染)评分。抗白粉病鉴定结果显示,RUM5以及CN60/RUM5杂交获得的F1种子全抗,表明RUM5抗白粉病特性由显性基因控制。190个CN60/RUM5F2:3家系对白粉病的抗性级别频率分布呈连续分布。已有研究表明,绿豆白粉病抗性位点qPMRUM5-3位于连锁群9上,SSR标记CEDG070和CEDG259之间(Chankaew等2013)。我们根据绿豆参考序列对这两个标记的引物序列进行了BLAST搜索(http://plantgenomics.snu.ac.kr/sequenceserver)。该序列在第9染色体9,097,007bp到19,388,902bp之间,大小为10.292Mb,下载了该标记间序列,设计了55对SSR引物(表1),在CN60和RUM5之间筛选多态性,以绿豆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反应。10μlPCR反应体系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豆抗白粉病基因VrMOL12,其特征在于,选自以下任意一项:/n1)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的基因,/n2)具有SEQ ID NO.2所示CDS序列的基因;/n3)与1)、2)的核苷酸序列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表达相同功能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豆抗白粉病基因VrMOL12,其特征在于,选自以下任意一项:
1)具有SEQID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的基因,
2)具有SEQIDNO.2所示CDS序列的基因;
3)与1)、2)的核苷酸序列具有90%以上同源性且表达相同功能蛋白质的核苷酸序列。


2.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豆抗白粉病基因VrMOL12的重组表达载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晨晨塞班陈新袁星星陈景斌普拉给特宋塔披拉沙斯乃文闫强吴然然张红梅陈华涛崔晓艳刘晓庆顾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